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0(2 / 2)

天色见黑,官道上看不见一个人影,漫天的星光洒在路上,如同一条平静的河流。

黎生就这样走在路上,呼吸着四周树木的气息,仿佛白天的疲倦都消退不少。

突然间,黎生猛地挺住脚步,面色微变。

血腥味

虽然味道极淡,可是黎生依旧清晰的闻到了。

看着杳无人迹的官道,察觉四周没有别的声响,黎生才小心翼翼的沿着气味寻去。

片刻之后,距离官道不到百米处,黎生神色严肃,看着眼前的景象。

两具尸体,躺在树林之中。借着星光看着眼前的尸体,黎生发现两人似乎并没有死去多久。

然而看着四周的景象,黎生的心中却是无法平静。

眼看着两个死人躺在自己面前,就算是黎生也是心中有些惊慌。深吸一口气,黎生强迫自己镇静下来。

自己以后的路还很长,黎生知道,别说是死人,总有一天,自己说不定会杀人。

两具尸体浑身血迹和伤痕躺在已经快要干涸的血泊之中,两人的四周全是折断的树木和碎裂的岩石。地上还有着凹凸不平的恐怖坑洞。

不仅如此,四周还有这烧焦的痕迹和水迹,如同两个阵法高手对阵的痕迹一般。看着眼前的恐怖景象,黎生心中有了结论。

“这两人,恐怕是先天强者。看死状应该是同归于尽。”

不是黎生有多么的明察秋毫,两人几乎是倒在一起,没有闭上的双目还能看到怨毒之色,手中的兵刃插在对方的胸腔之内。

见到这副景象,黎生有着正常人的推断,这应该是同归于尽。

这是黎生第一次看到拭去的先天高手,很年轻,也就不到三十岁左右。只不过两人的服饰稍稍有些奇怪,不像是聚仙城之中的服饰,倒有些像是道袍。

黎生观察了半晌,正要离去,却突地停住。

“差点忘了”

忍住心中的不安和恐惧,黎生上前在两人的尸体上细细摸索,半晌,两个储物袋出现在了黎生的手中。

“找到了。”黎生满脸的惊喜。不说储物袋之中的东西,就这两个储物袋,就够他换取两块灵石了。

仔细搜索了一番,最终确定没什么遗漏,灵石看了眼依旧在两人身体之中的兵刃,终究摇摇头不舍的离去。

不过片刻之后,黎生再度折返回来,一脸的决然。

“算了,就算恶心了点,我不拿走也会被别人拿走的。”黎生喃喃道,忍住恶心的感觉拔出两人体内的兵刃,在一旁草草的擦拭一番,而后装入储物袋之中。

心中惊慌的黎生将四周的环境检查了数遍,确定没有能够发现自己的痕迹之后,连储物袋都没有来得及查看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直到黎生偷偷摸摸的回到了家中,这才松了一口气。虽然他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可是发了一回死人财的黎生依旧有些紧张。

冯平没有多问少爷的事情,见到少爷平安回来,准备好饭菜之后便退了下去。

直到吃完晚饭,黎生回到房中,这才拿出今天收获的储物袋。看着眼前的两个储物袋,黎生眼神放光。

他正为了购买灵石的钱财犯愁,老天便赐给他两个储物袋。这绝对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第三十一章:哥有钱了有钱了

打开两个储物袋,将其中的物品一股脑的倒在了床上,黎生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黄金,银两,还有几个装着不知名丹药的玉瓶,几把兵器,一些杂物以及黎生最想要的灵石

林林总总,突然得到的财富让黎生看花了眼。随后便沉浸在这种不劳而获的欢喜之中。

都说杀人越货的感觉不错,可是黎生觉得,还是不劳而获的感觉最爽了。

半晌,黎生总算是清点出了所有的五品。

其中包括黄金一千两有余,白银二十三两;灵石十三块;丹药三瓶合计二十八粒,黎生认不出具体是什么丹药,但是以他对灵药的了结来看,应该是先天级别的灵药。价值不明;长剑三把,材质上佳,应该是先天级别的兵器;衣食杂物若干;令牌一块,上记外门弟子四字;没有任何标记的低阶储物袋两个,不知名符纸三张;

以黎生的见识,应该是低阶的符篆,上面绘着跟阵法符文有些相似的符文。

他总算是明白,为什么两个先天高手尸体的四周还有火焰烧焦的痕迹和水迹,应该就是这符篆的作用了。不过看当时现场的痕迹,这符篆的威力比自己的阵法强不出太多。

以上就是黎生的收获。清点完毕之后,黎生以最快的速度将那些衣食杂物和那块外门弟子的令牌放进盆中点燃,毁灭痕迹。这些东西留着没有丝毫意义,还会让黎生担惊受怕。

然而那块令牌也不知是什么材质,竟然无法烧毁,逼急了的黎生招出八门阵,运用阵中的火焰,总算是慢慢的将令牌融化成汁水,再也看不出原来的样子。

干完这一切之后,黎生总算是彻底放下心来,剩下的物品他打算都留着自己用,自然不用担心泄露今天晚上的事。

第二日,当黎生从一处店铺了出来的时候,满脸都是喜色,昨日战斗的成果已经变成了储物袋中的上千两白银和几株修炼所用的灵药。

走在大街上,黎生的嘴角依旧是抑制不住的上扬,若非是明白财不露白的道理,他几乎要挨个揪住路人的衣领吼上一句:哥有钱了有钱了

数天后,陈修杰姐弟按照约定来到了黎生的院中,乡试的日子到了。

没有请两人进去坐坐,黎生拿好了早就准备好的考试用具,坐陈修杰带来的马车向着考试地点赶去。

与童生试不同,这次乡试的地点虽然还是在聚仙城之中,却不是瘦竹先生的墨香园,而是城中心的官衙。

大赵国的科举层次分的比较简单,从小到大,依次是童生,秀才,举人,进士,至于进士之后的殿试不过是皇帝的一次考察,不算在内。

童生试相对简单,只要从小熟读诗书,或是家中殷实,除了廪生难得之外,对于真正的有些才学的学子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

至于秀才,相比于却是困难得多。

不同于童生的熟读经义,秀才还要具备一定的才气,乡试过后,众位考生的试卷会被官衙大印加持,显露文气运数,若不真正具备学识和天资修养的士子,秀才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