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当初这位阎罗王如此,李玄会交出阴司,就像是一条毒蛇一般,在暗中蛰伏着,等到阴司显露弱点时,狠狠一口,让其死不得翻身。
李玄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善人,就像是面对佛教一般,是,我现在是打不过你已经成佛的地藏王,但是五品正神打不过那就四品再上,四品不行就二品,李玄还年轻,随着自身的神位,时间对于李玄已经不重要了,李玄有无尽的岁月跟佛教耗。
佛家一群佛陀谋划了不知多少岁月,李玄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此方世界之中,佛家保存下来的底蕴绝对比而今的天宫要深厚得多,但哪又如何在华夏,佛教被天宫压制得几乎在华夏失去了所有信仰香火,李玄自信也能做到,只是需要时间罢了。
但是这位阎罗王却是什么都没有提,自动将自己贬为阎罗王,奉李玄为主,于是乎,又是一个疑惑显现而出,不管是天宫还是阴司,按理说,只有李玄才能召唤神位,毕竟自己是此方世界天地认可的唯一神祗,但是这位阎罗王的神位李玄可是自始至终都是未曾看见,阎罗王当日所说是真是假,李玄可不知道,毕竟李玄只有天宫完整传承,阴司之事,只是知道一些常识。
这些都是疑惑,望着阎罗王,李玄将这些疑惑按在了心底,现在还不是与阎罗王翻脸的时候,至少有这十殿阎王真君之首的阎罗王,阴司的事务李玄轻松了不少。
若是这阎罗王有二心,而今隐忍不发,就是时机未到,十分巧合,李玄而今最缺的就是时间,若是等到了以后,李玄对于一切阴谋都是无所畏惧,就如同当日阎罗王对于孟婆神刚刚晋升时所言,“若是以后陛下不满,罢免就是,就算孟婆是天定神位,也只是陛下一僚属尔”
“听闻阴司有了判官神,此事对于阴司来说十分重要,朕欲一观”李玄这样开口,阎罗王自无不可,这样恭敬应道,“既然陛下要观此人,自无不可,只是而今判官有些名不副实,未得陛下应允,神位没有显现,是有臣赐下了金符,让之代为判官之职责,若是有些本事,小神着可日后才向陛下请求赐下神位”
李玄点点头,虽然对于阎罗王有着戒心,但不得不说,身为土生土长的阎罗王,对于阴司一应事务与规矩,比李玄要熟悉得多,而今的阴司在他的治理之下,显得仅仅有条,至于孟婆神,只是执掌亡者记忆的神祗,阴司的事务她可不行。
第371章代判官
一道阎罗神喻从桌子上冲天而起,下一瞬便是消失在大殿之中,这是召唤那位新实习判官的神喻,判官自然待在判官府之中,未得上神命令,就算是天崩地裂,也不能离开阴司,这是一条红线铁律,触之必死
要问为何李玄对于第一位判官这般上心,实在还是阴司的制度问题,亡魂进入阴司之内,顺着黄泉路便是到了奈何桥,在望乡台前见自己阳世亲人最后一面,可以要喝下孟婆汤,消除记忆之后,便是会进入判官府之中接受审判。
而在之前,阴司制度不全,一切亡魂都是交给了阎罗审判,实则这是不符合规矩,十殿阎罗在阴司的地位出了阴天子之外便是至高无上,平日里作为坐镇阴司的至高战力,是不管事的,审判亡魂都是判官的事情,只有判官审判过,业力过大的统统送入十八层地狱,业力少点的,放进忘川河之中洗刷业力,等到灵魂干净了,便是由十殿阎王统一派发六道之中,或再世为人,或下贬为畜。
这一套流程下来,一环套着一环,其中判官与阎王的工作最为重要,一个掌握着亡魂下一步的去向,另一个掌握亡魂下一世的去处。
阎罗王是前任阴天子,李玄对他略微有些忌惮,故此他这个位子李玄暂时是动不了了,故此另一个重中之重的判官,需要好好斟酌。
就在这时,大殿之外便是走进了一个中年人,身形十分虚幻,看来也是一介魂魄罢了,“拜见阎罗王”
这个中年人见到站立在一旁的阎罗王便是拱手,阴司的阴神与凡间世俗的王朝不同,同为神,他们是有骨气与尊严的,除却跪拜李玄这个阴天子之外,遇到上神,最多也只会是拱手而已。
阎罗王点点头,没有说话,指了指堂上,中年人这才发觉还有一人端坐在原本阎罗王该坐的王座之上,一双漆黑如墨的眸子正好奇望着自己。
只是抬头一眼,这个中年人便是知道李玄是何人,立马屈膝跪拜,“小神代判官李显拜见天齐仁圣大帝,吾帝威严绵延八荒,统御万魂”
“起来罢”李玄摆摆手,让这个代判官李显站了起来,倒是不怀疑这个李显能一眼认出自己,李玄自然不认识这个叫李显的,但是李显必须认识李玄,这是阴司的铁律,说起来其实并没有那么夸张,这是一种本能,就像是人能认清自己的双亲一样,阴天子是阴司至高无上的存在,他的气息,被镌刻在阴神的神位之上,根本不用分辨。
虽然这个李显没有神位,但是有着金符,金符与神位差不了多少,最多一个是天成,一个人是人为。
前世的阴司是没有金符这种东西的,一旦阴司阴神之位空缺,在生死簿之下,什么样的符合要求的人才找不到找到便是立马走马上任,哪里需要什么金符,神位在手,一切工作职责便是如吃饭喝水一般的自然。
只是而今阴司残缺,连管辖之地也不过是一个大炎王朝,故此仿照了天宫的金符,凡事都需要再三谨慎,
“陛下,这李显代判官是华夏的三世善人,第一世为乞丐,第二世为商贾,第三世为官吏,三世一共一百一十载,原本是可以进入第四世,可惜大劫来临,一直被封印在拔舌地狱之中”
阎罗王这样介绍,让得李玄有些惊讶,要知道三世善人这样的人,就算是华夏也是极为罕见的,据李玄所知,华夏有典籍记载的善人只有一位,那便是九世善人,玄奘,可惜,其原身是佛教释迦牟尼座下大弟子,除此人之外,李玄再不知第二人。
这种善人,可不是简简单单先天而成,需要后天的努力,所谓善人,便是极善,不杀生不灭万灵,一生之中就算是踩死一个蚂蚁都不算得为善人。
玄奘能成为九世善人,其身上亦是加持着佛教的气运,这样的气运能在其转世红尘之中时,可护佑玄奘,让之安稳度过了九世,成就了九世善人这个千古的美名,再入西天,便是直接成了佛,名曰旃檀功德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