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43(2 / 2)

若是以前的孟婆神或许不会如此,毕竟那时的她虽为阴神,但是毕竟不是阴司本土神祗,故此对阴司的制度虽然有传承,但心中却是没有太多的印象。

但随着自身与神位的契合,来自于上一代孟婆的思想也是在影响着孟婆神,她早已经不是那处遗迹之中的游魂了。

“行了,阎罗在何处”李玄面对着孟婆神这样恭敬地态度,也是索然无味,直接切入了正题,孟婆神自然是知无不言了,“阎罗大人因为阴司的事务渐渐繁忙起来,阎罗打算将判官府重新启用,又因为前段时间一直联系不上陛下,故此先去地狱之中物色人选了,等待陛下回归”

李玄微微点头,他带走了阴司之中的两大至宝,判官笔和生死簿,其中判官笔便是判官府的镇府之物。

虽然说阎罗王统领下辖所有阴神鬼差,判官亦是在其中,但是没有了判官笔,即使有了判官阴神也是无用,毕竟判官执掌所有亡魂的最终归宿,没有判官笔,判官其本身可没有更改亡魂生命印记的能力。

“你继续吧”这样吩咐一声,李玄便是直入十八层地狱,神念一动,便是来到了第一次拔舌地狱之中,这片类似于小世界的拔舌地狱,李玄看到阎罗站在一座石碑之前,也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陛下”见到李玄出现,阎罗王也是有些惊讶,这样恭敬行礼,李玄点点头,目光也是看向眼前的这座石碑。

石碑十分古老,带着一抹岁月的味道,青苔在其脚下爬满,石碑之上刻满了蝇头小字,阎罗王在一旁轻声解释。

“这是先秦时期的一位炼气士,在升仙的雷劫时,选择在一座拥有数万人口的城池之中渡劫,虽然雷劫是过去了,但是这座城池之中的数万生灵都是被灭杀,当时的阎罗王异常震怒,派遣三千阴兵将之逮捕,镇压在此”

李玄看了他一眼,差不多都是猜测到这位阎罗王所想,当下便是开口,“听孟婆神说你在物色判官人选,此人就是你看上的”

阎罗王亦是一位老成精的人物,自然听出了李玄言语之中的不喜,当下小心翼翼开口,“陛下有所不知,此人虽然是因为在城池渡劫,导致数万生灵身亡,乃是无奈之举,升仙之劫时,是被仇家所追杀到那里,说起来也是一位受害者,而且此人百年便是”

“行了”阎罗王还要说什么这位先秦炼气士的好处,却是被李玄打断,李玄转过身盯着阎罗王,“他是受害者,情有可原那数万生灵又是何其冤你今日为他开解,那数万生灵的生命谁来挽回是你阎罗王,还是朕这个阴天子”

“这”阎罗王一时间竟是被李玄的话给噎得说不出话来,李玄轻哼一声,“判官手握万千生灵之轮回归宿,若是放在这等人的手中,说不定下一次他就是因为某种原因随意篡改亡魂的归宿,到那时,将天条律令置于何地”

“小神知罪也”阎罗王脸色变得煞白,跪在李玄的面前,“小神只是想尽快完善阴司,替陛下分忧,全然没有无视天条,请陛下明鉴”

李玄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阎罗王,摇摇头,弯腰将之扶起,语气稍稍变缓,“你是上一任的阴天子,是阴司的脑骨重臣,朕自然是知道你是为了阴司”

“朕也知道,在华夏时,阴司因为地位的尴尬,不管是天宫还是佛门,阴司都是需要给些面子,故此就有了什么死去的生灵重返阳间,重新有着寿元的荒唐事”

第349章紫金玉简上

“在那时,判官审理亡魂的时候,或许需要一些其他的考虑,但是现在不同了,阴司天宫都是在朕的麾下,谁都不必给谁颜面,各司其职,故,判官的人选需要慎重,朕可以不问出身、不问来历,但手握判官笔,就要做到法贵公平,否则,就算是天道不降下劫难,朕可是要追责的”

“是”阎罗王恭敬应声,低垂的眸子亦是有着点点激动之色,李玄的话何尝不是当年他的想法呢,只是当时的华夏情况十分复杂,阴司在洪荒之后便是有着衰败的迹象,压在阴司之上的,不光是天宫雨佛门,甚至于当时大兴的人族强者修士都不将阴司放在眼里,时不时从阴司之中救亡魂回阳间。

阎罗王当年的锐气早已经被消磨得干净了,所以当他要重建阴司判官府的时候,第一反应便是按照当年的情况来选择人选的。

这位先秦炼气士其本事不弱,但是心境却是有着认命的意味,当年升仙之劫,闯下那样的大祸,因为并不是故意的,换做其他人,一定会逃,面对着阴兵的追杀,也是一定不会束手就擒,但是这位炼气士却是不同,阴兵去逮捕时,他竟是没有丝毫的反抗。

这种逆来顺受的脾气,在阎罗王看来,做这判官之位自然是合适无比了,但是他却是忘了,现在可不是华夏,他也不是阴天子了,按照李玄的脾性,这等逆来顺受的阴司地位可不是他想要的。

“判官选择之后,便是交由朕看,现在物归原主”李玄手上便是拖着两件至宝,正是判官笔与生死簿。

李玄右手微微一晃,这两件至宝便是飞入了虚空消失不见,待得判官出任之后,判官笔便是会落入其手中,至于生死簿,原本便是应该有阎罗王执掌,故此自然是飞回了阎罗殿中。

“此间事了,阴司的阴神准备朝着大炎王朝的周边渗透,无量量劫将至,区区一个大炎王朝可不能让我等占据上风”李玄吩咐之后便是不再停留,阴司之事有着孟婆神与阎罗王,李玄自然是不需要担心什么,只是在大方向上把握好就行。

出了阴司,李玄的身影便是出现了大炎王朝的皇宫之中,一封口诏便是瞬间从皇宫之中送出,来到了流述的府上。

只是片刻,流述便是进宫了,见到李玄时,这个已经是神祗的老者竟是有些激动了,“臣,拜见陛下”

流述与其他神祗不同,他是李玄的宰相,亦是李玄麾下的功德值傮,故此自称为臣而不是小神,称呼李玄不是上神而是陛下。

“多时不见,宰相无恙否”李玄坐在王座之上,亦是笑意吟吟,在无量天他十分潇洒,做什么事都不需要顾及,但是只有在这里,他才是能真正的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