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35(2 / 2)

一声爆响之后,黄马借着来人兵器上的大力,身子流星般划过长空,瞬间落在大院一侧的大街之上。

“咔擦”

刚刚的屋顶上陡然出现一个大洞,刚刚袭击杨易之人被黄马两只马蹄震得撞破屋顶,掉进了屋子里。

“奶奶”

红衣少女此时方才清醒过来,飞身飘下,进入撞破屋顶的屋子里,将一个老妇人扶了出来。

老妇人一头白发,拄着一根碧玉杖,此时一头泥土,满脸骇然,嘴里不断咳嗽。

她两眼惊疑不定看向少女,“凤儿,奶奶是不是真的老了眼睛都花了,竟然看到一个人骑着马在屋顶跳跃”

红衣少女呆呆道:“我也觉得我眼睛也花了”

两人同时抬头看向屋顶,只见蓝天之上,白云悠悠,刚才发生的事情犹如梦幻。

但破碎的屋顶,却是真实存在。

黄马从一家居民的屋顶跳下之后,一座佛寺出现在杨易面前。

抓了路边一名行人问了一下,果然就是东大寺。

给了吓得魂不附体的行人几块碎金之后,眼见他一脸惊喜的狂奔而去,杨易摇头失笑,沿着东大寺走了一段,眼前出现了一条树木掩映的小路。

杨易提缰拍马,沿着小路行进。

眼前小路豁然开朗,一座比东大寺小了不少的寺庙出现在杨易眼前,朴实无华,清幽寂静。

杨易嘿嘿冷笑,手中长戟一抖,朱璨父女的人头倏然飞出,落进了寺院之内。

第三十六章为师太剃度

“噗通”

人头落地的沉闷声音从院墙之内传了出来,根本不用观瞧,院内人头轱辘辘滚动的情形自然而然的就浮现在杨易的脑海之中。

这种情形并不是他心神关注之下的映射,而是另外一种极为玄妙的超出感官之外的映像,使得他纵然没有亲眼目睹寺院里的具体情形,但在这种奇异的状态之下,之时心中一动,院内的所有事物俱都浮现在脑海之中,有如目睹。

他清清楚楚的“看”到了院里一名小尼姑听到声音之后,好奇的向地上滚动的头颅看去,随后捂嘴惊叫。

尖叫的声音将庵里的尼姑全都惊动,一群老尼姑,小尼姑,不大不小中尼姑全都跑进院子里,看向地上的两颗人头。

在惊呼声中,一名慈眉善目的老尼走到旁边看了一眼之后,发出一声佛号,摇头叹息,看向身边的一名男装女子。

杨易虽在门外,依旧能感觉到老尼对男装女子的微妙情绪,似乎是埋怨,又似乎是无奈,又夹杂几分怜悯。

男装女子低头无言,对老尼谦合十躬身道:“妃暄鲁莽无知,竟将江湖争斗之事殃及于此,实在是有愧师太。”

老尼叹息道:“缘来缘去,生生灭灭,世间安有十全之事,庵小庙矮,容不得江湖厮杀,你去罢”

男装女子颇有惭色,看了地上的人头一眼,身子微微颤抖了几下,旋即走到了庵门之后,将院门推开。杨易跨马持戟的形象映入了她的眼帘。

“师妃暄”

杨易双目精光电闪,看向推开院门的男装女子。

只看此女容貌,便是杨易见惯美女,也不能违心说她长得难看,虽然此时她是一身文士装扮,玉面朱唇,犹若钟天地之灵气的山川般起伏的轮廓,全身上下无一不流露出一股出尘离世的超凡韵味,背上的一把长剑更是为她平添了一股英气。

她只是往那一站,一种仙子降下凡尘的感觉,便悠然滋生。

两人目光对视片刻,她轻轻低下螓首,欠身道:“可是杨易先生驾到妃暄见过先生。”

杨易端坐马鞍桥上,看着对面的少女,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你知道我”

师妃暄抬头看向杨易,秀丽出尘犹如洛水女神般的面孔上不曾露出半点情绪,淡淡道:“杨先生大闹长安城,单人破南阳,又斩杀洛阳王世充,名动天下,现在遍观天下,还有谁不知道先生的大名”

杨易嘿嘿笑道:“哦原来我已经有这么大的名头了”

师妃暄面无表情,默然不语。

杨易收起笑容,轻声道:“你可是佛门弟子”

这句话师妃暄不能不回答,当下点头道:“慈航静斋,本就是佛门支流。”

“那好”

杨易声音依旧很轻,“佛门教义是什么还请师太教我”

师妃暄闻言身子一震,“师太”这两个字不亚于一柄千斤重锤狠狠击打在她的心脏之上。

她虽自幼出家,但却一直留有长发,不曾剃度。

身许佛门,却不得清净。

自她出山以来,便一直以世俗女儿家的装扮面相时人,时间一长,心中只有往返奔波的劳碌女子,仙子小姐师妃暄,而无持戒修行的佛门弟子师妃暄师太。

杨易这一声“师太”喊出来,犹如晨钟暮鼓,又似当头棒喝,顿时使得她倏然变色,身子微颤,一时间脑中一片空白。

待到清醒过来时,便听到杨易嘿嘿冷笑,语含嘲讽,“怎么,师仙子连佛门经义都懒得给杨某说么”

师妃暄听他说话时,将“师仙子”三个字咬的特别重,讽刺意味极浓,俏脸微微发白,叹息道:“杨先生不要嘲笑妃暄了,我哪里有资格对先生宣讲教义先生乃人中之龙,妃暄佛理浅薄,尚未有资格对外说法,倒是让先生失望了。”

她仰头看向杨易,晶莹欲透美玉般的俏脸之上充满了疑惑与薄嗔,“杨先生,玉鹤庵乃是寂静修行之地,你又为何抛掷人头,乱我佛门修行”

杨易嘿嘿笑道:“今日佛门走失了一头迦楼罗鸟,我见他为恶吃人,便顺手宰了,但无论如何得向主人家说上一句,不然道理说不过去”

师妃暄脸上猛然变色,“杨先生说笑了,迦楼罗王朱璨与我佛门可是没有一点关系”

杨易笑道:“有没有关系暂且不说,既然师太知道世间有迦楼罗这么一个人,为何不挥色空剑斩杀此獠,为民除害”

师妃暄背后的所背着的长剑,名字便叫做色空剑,取得就是佛门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意思。

此时听杨易责问,低头道:“妃暄乃是出家之人,怎能行此杀戮之事”

杨易闻言哈哈大笑,“你不行杀戮之事”

他看向师妃暄,摇头道:“你不行杀戮之事,却又为何对魔门中人施展杀手”

师妃暄低头道:“魔门中人杀人害命,妃暄乃是降魔卫道,不得已而为之。”

杨易冷笑道:“杀人害命我问你,迦楼罗王朱璨吃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