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3(2 / 2)

曹旭点了点头,说道:“宋代的海上贸易非常成功,尤其是在宋室南迁之后,每年的海上贸易为当时的朝廷贡献着数千万贯的财税收入。而我大明的海上贸易比之宋代有增无减,但因是这庞大的贸易额并没有给朝廷带来多少收入,只肥了沿海的官绅和走私商人。”

嘉靖皇帝沉默了,这些情况他并不是不知道,但是有些事情你知道了,也没有什么办法。

来自沿海诸省的官员,占据了大半个朝堂,这些官员再合纵连横,他这个皇帝面临的将会是整个朝堂的激烈反对,想要从沿海的官绅口中夺食,真的是有心无力啊。

明朝万历二十一年有官员要求开放宁波口岸,但受到宁波籍阁老沈一贯抵制。万历二十七年,恢复了浙江市舶司,但仅是国内贸易稽税机构。与南宋时期的职能不可同日而语。这些事情,充分说明了明朝官员对于朝廷插手海贸的态度。

“只要皇上能够建立起市舶司,琉球岛可以配合皇上打击走私,规范海贸秩序。”曹旭说道。

嘉靖皇帝双眼一亮,琉球岛现在是海外贸易的无冕之王,如果琉球岛愿意配合,那么此事大有可为。

“还请先生相助。”嘉靖皇帝诚恳的说道。

“皇上言重了,入世扶龙,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自会鼎力相助。”曹旭说道。

曹旭和嘉靖皇帝的谈话就进行到了这里,人与人之间相处,最忌讳的便是交浅言深。就算是说的天花乱坠,也不如实际的行动来的可靠。

第二天,嘉靖皇帝便下旨册封曹旭为正三品辅国真人。但是这道旨意未能够得到内阁的认可,被内阁驳回,然后就是你来我往的扯皮斗争。

曹旭对这件事情不以为意,在岳灵珊的陪伴下,每天来往于京城的名胜古迹之中,一点也不曾着急。反倒是那位刘公公来过几次,赏赐了一些物品,以示嘉靖皇帝对曹旭的看重。

一个月后,册封曹旭的圣旨终于到来。

白云观中,一番忙碌之后,刘公公在一大群锦衣卫前呼后拥下,前来宣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番高呼之后,曹旭从刘公公手中接过了圣旨。

当圣旨落到了曹旭手中的时候,曹旭识海深处的轮回盘碎片猛的震颤了起来,黑白二色的轮回盘上方悬浮的五彩光球之中,一点星芒璀璨夺目。

曹旭微闭双目,凝神观察,只见一颗白色的星辰起于大明东南琉球岛,化作一道长虹经天,目标直指大明京师。

而就在对应大明京师位置的地方,同样浮现出一颗紫气环绕的星辰,飞来的白色星辰被紫气环绕的星辰所吸引,环绕而行。

这幅奇景只持续了几个呼吸的时间,随即,二颗星辰隐没,那五彩光球又恢复了往昔的模样。

“这是怎么回事”曹旭心中思索着。

“林师弟,你怎么走神了。”耳畔传来劳德诺的声音。

曹旭回过神来,说道:“不好意思,还请诸位见谅。”

“辅国真人言重了。”刘公公急忙说道。

送走了刘公公一行人后,岳灵珊跑了过来,说道:“林师兄,让我看看圣旨是什么模样”

曹旭将手中的圣旨递了过去,岳灵珊接过去后,上下左右前后翻看了几遍,最后说道:“也就是一块普通的步,没什么特别的呀。”

劳德诺闻言,无奈的笑了笑,说道:“小师妹,你这话也就有在私底下说一说,出去之后可别乱说。”

“我知道的,二师兄你还把我当做小孩子。”岳灵珊说道。

劳德诺顿时笑了起来,一会儿后,他止住笑声,问道:“林师弟,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朝堂之上一时半会是消停不下来的,我打算回琉球岛一趟。”曹旭说道。

“林师兄你这次打算在琉球岛宅多长时间”岳灵珊问道,她和曹旭在一起混的时间长了,也学会了一些比较“潮”的词语。

“等什么时候皇上将朝中的反对意见压下去,建立市舶司,我就什么时候回来。”曹旭说道。

嘉靖皇帝的战斗力,还是十分有保证的。

一个在朝堂中毫无根基的藩王世子,登基之后,能够迅速的摸清情况,分化拉拢正德旧臣,而后坚持不懈的战斗,历时三年为自己的生父、生母争得了尊号。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做得到的。

第二天的清晨,曹旭和岳灵珊一起离开了这座大明朝最繁华的城市。

二个人一路从河北行至河南,直往少室山而去。

前些日子全真教护送易筋经的真传弟子小分队,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成功抵达了目的地。

曹旭此行正是去往少林寺,处理交还易筋经的事宜。完事之后,再南下武当山,最后顺江而下,扬帆出海,返回琉球岛,静待时机。

第八十章少林与武当的落幕

嵩山脚下,登封县城。

曹旭和岳灵珊顺利的与护送易筋经的真传弟子们汇合,看到面前的三名真传弟子黄德、张千二和岳冥军,身上都没有了往昔的浮躁,变得沉稳、坚毅了起来,曹旭暗自点头,没有枉费他的一番苦心。

“走,去少林寺。”曹旭招呼一声,一马当先。岳灵珊和黄德等三人立即跟上。

这是他第三次来到少林寺了,曹旭缓步走在山路上。

记得第一次来少林寺,他让任盈盈放了一把火,将少林寺打落神坛;第二次来少林寺,借东方不败之手,大大削弱了少林寺的实力,迫使少林寺封山。

这一次,他从日月神教夺回了易筋经,千里迢迢送还少林。究其根本,就是在拿少林寺刷声望。在少林寺的伤口上,狠狠的撒上一把盐。

当全真教将后土往生经在中原大地上传播开来后,佛道之间的矛盾激化,根本就无法避免。

后土是道教尊神,同时在儒家文化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天地君亲师,后土,便是大地的化身。

当轮回权柄属于后土,也就代表着佛教将成为儒家的附庸,这也是为什么儒家对于全真教四处传教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朝堂之上,已经出现了要将后土往生经钦定为正典的呼声。

儒道释三家之间的斗争从未停止过,就像儒家在有意无意的放纵全真教的发展的同时,却也时刻警惕着,防备着道家以此为跳板,从而步入朝堂。

和外来的佛家相比较,道家上不缺治国理政的方法,下又有安抚民众的手段。强汉、盛唐,和道家黄老学说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包括大明太祖朱元璋打江山的时候,身边的谋士也多为道家高人,最有名的莫过于刘伯温。得江山后朱元璋曾亲自为老子一书作注,以自家心得立说,并盛赞老子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要宝”,可见道家的影响力。

这也是为什么嘉靖皇帝册封曹旭为正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