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00(2 / 2)

沈栗摸了摸鼻子:“为上书陈事而死和身负罪名而死当然不同,因此曲大人急于留下一些东西,以期后来人为他伸冤。”

才经武哼道:“他若早早把证据同折子一起上报,咱们如今又何必费这么多事”

“曲大人身为三晋布政使,对大同府之乱负有失察的责任。”沈栗道:“单是揭盖子并不能让他推卸责任。因此最开始,只怕他是想立功,以期保住自己的官位。怎么立功呢皇帝派下来的人不了解三晋的情况,这时他若手中掌握足够消息,自然可处处领先,显得干练非常。”

才经武愕然:“你是说他本来也藏着奸”

沈栗笑道:“曲大人的确是首先向朝廷揭发了大同府的情况,想必很多人都要赞赏他铁骨铮铮,但转回头想,三晋如今闹成这个样子,首先是曲大人自己任事不力造成的,学生以为,曲大人为人至少为官还是略有瑕疵的。”

才经武一拍手道:“叫你这么一说,他还真不是什么好人能做出隐藏材料的事并不稀奇。这蠢材,大概没想到自己随后就被丁柯等人软禁了,嘿,多少材料他自己也用不着了。叫太子殿下倒戈的消息一吓,这些东西的用处就变成了给他伸冤的证据了。”

沈栗笑道:“至少曲大人还知道把东西藏在外边,若是藏在家里或衙门里,只怕早叫丁柯等人发现了。”

才经武看着沈栗心里暗叹,也难怪太子殿下对沈栗另眼相看。这小子年纪轻轻,却能不露声色处处料敌先机。

代县僵持,沈栗是最先劝太子与丁柯等人虚与委蛇,以待时机的。曲均叫丁柯把持着,又是沈栗说动丁柯松口的。众人还再困于大同府之乱时,沈栗已经预先开始筹谋可能到来的雪灾了。在街上逛逛,偏又心细如发从一场口角里发现何溪的踪迹。

今日丁柯与曲均谒见太子殿下,又是沈栗步步为营,小心谋划,才能在不惊动丁柯的情况下得到太子想要的东西。

不过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人,这份心机,到底是怎么历练出来的

第一百四十七章丁大人想撬墙角

才经武的感叹如果叫那浩勒等人听见,大约都要狠狠点头,说上一声附议。

别看沈栗平时一脸谦恭,与太子一行中其他人相比,对丁柯等人那叫一个温和亲切。没想到暗地里轻微动作,就能阴了丁柯一把狠的。

曲均拿出来的东西有多重要丁柯是觉得曲均这几年一直被自己耍的团团转,心存轻视,觉得他不可能掌握什么要紧的证据。因此在沈栗以官位相诱时,到底还是答应放曲均与太子见面。而谒见的过程又是在丁柯自己的监视下,中间分开的时间又是那样短暂,曲均那种清高书生,在得知太子殿下已经倒戈的情况下,绝不会试图向太子辩白的。

丁柯却没想到,曲均如今仍是三晋名义上的最高长官。只要曲均还是布政使,他拿出的东西只要稍微与丁柯等人有瓜葛,都能够给太子接下来调查丁柯等人提供足够充足的理由。

三晋的乱局一直叫太子束手无策,那么究竟是难在哪里呢

最大的难处,就是太子调不动人。军队掌握在安守道手里,不但不听他调遣,还暗暗威胁太子安全,逼得太子不得不暂时妥协。

三晋能形成窝案,别说太子没有想到,皇帝也没有想到。当初邵英令太子前往三晋时,他本意是叫太子来养望的。官场斗争从来复杂,想叫一地官员上下一心,也不容易,谁能想到一群贪官竟能做到呢因此太子到达三晋后,竟找不到一个听话的官员。

想要破除这个困局,第一,太子得掌握此地足够的军权,手里没有兵,逼急了安守道,说不定反倒叫人砍了;第二,太子想要调查安守道和丁柯,得有足够的由头,毕竟对方是代天子狩牧一地的朝廷大员,就是皇帝要杀人也得说出个子午寅卯不是虎躯一震就要打要杀,那是笑话,说丁柯等人是贪官,证据呢说他们威胁太子,证据呢

太子一直在等这个理由出现,奈何三晋如今叫丁柯收拾的如铁桶一般,别说没人告发,见天都是给丁柯安守道称功颂德的

曲均拿出的东西,终于打破了这个僵局,有地方最高长官出告下属丁柯安守道贪腐,第二个难题得到了解决,现在,只要太子手里再有了足够武力震慑三晋,就可以下令拘拿丁柯等人了。

沈栗在三晋的筹谋,最难得之处就在于不动声色。

在安守道的威胁下,太子等人任何行动都要如履薄冰,一旦引起对方的警觉,说不定太子连自己的安全都不能保证了,更别说继续调查三晋窝案。

而此时,丁柯对即将到来的末日还没有任何预感,正在做着升官发财的美梦。

自从万大丫这个丑得出奇的童养妾进门,才经武终于大发慈心,不再赶才茂去喂马。

重新穿上了绫罗绸缎的才茂仍然悲愤至极:“马脸都比那丫头好看”

易十四嘴角抽搐,低头不语。

才茂幽幽道:“易十四,自从父亲打发我去喂马,你对我就不如以前恭敬了。”

易十四低头抱拳:“属下不敢。”

“你不是我的属下,而是父亲的属下。”才茂气闷道:“你们这些人最机灵,想必是父亲厌恶了我,教你们瞧出风头,才敢如此怠慢于我。”

“公子多虑了,”易十四皱眉道:“将军养育公子多年,怎会讨厌您切莫胡思乱想。”

“胡思乱想”才茂哈哈笑了一声:“你打听打听,什么时候有过聘童养妾这种事我才茂如今就是个笑话”

易十四默然。

才经武开口答应万墩儿家的荒唐提议,是怀疑万墩儿一家来历蹊跷,另有所图,想把人弄到眼前观察。对才经武来说,万大丫不过就是个小丫头,等三晋事了,万墩儿家若是没有可疑之处,把那丫头放回去就是,就是万墩儿家非得赖上来,也不过就是多养了个下人而已。

然而此事对才茂却不能明言,毕竟有关三晋窝案的机密事,才茂是没有资格知道的。

才茂哼道:“自从与沈栗同行,父亲看我就越发不顺眼了。沈栗那样的妖孽,生来就是让同年人绝望的,谁能比得上”

易十四忍不住道:“少爷小时聪明伶俐,论资质不输旁人,只要刻苦攻读,不与沈七公子相比,也会远超他人。”

你也不用和沈栗那样的人尖比,只要胜过旁人,不,只要胜过现在的你自己也成啊。

“可是我成天游手好闲睡女人,辜负了父亲的期望,你是这样想的吧父亲也一定这样想,所以才越来越失望。”才茂苦笑道:“被父亲收养时我已经记事了,是父亲把我从牙人那里抱出来,使我不至于沦落成下人奴仆,反而一跃成为公子少爷,我那时想一定要好好报答父亲的恩德。”

易十四与才茂想来不大对付,不意才茂今日竟同他说起这些,不禁心下讶然。

“后来我是如何变成这个样子的”才茂回忆道:“父亲常年不在家,仆人们知道父亲是多么看重我,不论我想做什么,他们都想方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