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7(2 / 2)

儿玉松了口气,也随之露出笑容。

「说吧。这过程一定挺有趣的。」

金枝倚着躺椅催促。

儿玉沉默了会,才为难勉强开口:「地图不是我发现的。有人比我早先一步发现那个地方。」

金枝干笑一声:「谁这么大本领敢抢我们的光彩咱们费了九牛二虎的气力,结果倒给人家抢了头香。这家伙是什么三头六臂的角色」

儿玉无耐只得接话:「就是在南京时的那两个家伙那个美国教授和中国小子。我们正愁挖错地点。他们倒是先找上门来探路。结果中了我们的圈套,领我们找到墓穴」

金枝当然听得来儿玉话中的酸味及不服。这点他反是有几份心喜,是该有人来挫挫儿玉的锐气。要不,所有事情全来得心应手,只怕未来手下骄兵不但易败,且难以驾驭。

于是故意,提高了语气,展露敬佩之意:「看来这两个人物是真有点本事。跟在咱们后头,却能一下子窜到咱们前面。」

听了金枝对张搴的赞赏,儿玉的尴尬全写在脸上。

金枝再度发话:「我们何不干脆找他们一起合作反正还没到和美国人翻面的时候。」

「我当时确有这个想法和提议,不过」

听儿玉欲言又止,更增添金枝的兴趣。

「不过怎么」

儿玉脸色有些挂不住地回道:「叫对方给耍了他们跳海跑了。」

听了儿玉的解释,金枝先愣了下,然后回神大笑:「哈哈居然有人能耍得了你儿玉。这倒是件新鲜事这人有意思」

儿玉起身深深一鞠躬:「先生。我们没能逮到他们,是我的过失,我向你致歉。」

金枝满意轻摸着下巴,欲盖弥彰道:「这人是个人才。咱们虽然有这么多的文件、数据和人马,都还找不到地点,给人抢了先。现在就算咱们有了地图,也未必能拔得头筹。寻宝这事,要运气也要有天份。咱们手下少的就是这一号有天份的人物」

金枝皱了皱眉头:「跑了这样的人,可惜呀可惜」

儿玉虽然吃味,倒也不是全居下风。他自怀中掏出了本书。将这本看似有些岁月的古书递交到金枝手中。

金枝约略翻了下。很快便发现在满是奇异文字当中出现了一些熟悉的汉字。金枝心中不言自明。

「所以,你知道这两家伙可能的去处」

「属下等候先生的令命和指示。」

儿玉的回答显然叫金枝满意。

「好很好儿玉,你真是天皇和我都少不了的大将」

「现在我们手上有了地图,赶紧去找专家把地图给解出来。另外想法子也把这两家伙给弄来」

「是的,金枝先生。」

金枝从躺椅上缓缓起身,儿玉见状立即跟着站了起来。

金枝理了理身上的衣服,对着儿玉开口:「印度热吧」

「是的,比新加坡还热。」

「噢你辛苦了。走,陪我出去逛逛」

「是」

儿玉立即随着金枝走出书房,步下楼梯,没一会便离开了洋楼。

一个星期后,儿玉机关新加坡支部召集了大批人马和装备,分批登上停泊在码头上以「阿波丸号」为首的三艘日本货轮。大多数人皆以为这些船是要返航回日本。但真正的目的地,却在儿玉和金枝安排下,即将驶向非洲。

注:阿波丸事件1945年4月1日,自菲律宾出发之日本货轮阿波丸号在福建外海牛山岛前往日本航途中,被美军潜水艇皇后鱼号击沈,船上2009人仅1人遇救;盛传船上满载人员、宝藏黄金40公吨,银4公吨、白金12吨,未加工钻石15万克拉,工艺品40箱、物资,锡3000吨,橡胶2000吨,铝2000吨等,东南亚橡胶、金属矿砂,由于载重过重,缓行导致船身中弹后失去平衡迅速尽没入大海。事后经美军情报揭露,船上可能载有自中国刼掠失踪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第63章咫尺天涯

更新时间200812315:01:00字数:2145

巴格达baghdad1940年

巴格达,这座中东的千年古城,两河流域上的明珠,一千零一夜下的神话之都;从上古的苏美人surian、阿卡德人akkadian、巴比伦人babyonian、亚述人assyrian、其后的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中世纪的阿拉伯人、蒙古人;近代的土耳其人、英国人等;不同的种族、国度,分别在这座古老城市里留下各自属于他们的足迹、文化及风采。

对于两位初来乍到的外地人看来,巴格达这座西亚古城所呈现的异国风味,和想象中「天方夜谭」笔下的浪漫的神话之都,有着那么点差距。

现实中的巴格达也恰如其份地反应出这座城市在历史上的宿命悲剧特别是这座矗立在张搴和江龙眼前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这座原本该是呈现穆斯林、阿拉伯世界多元文化风情的博物馆门面,却有着一座犹如抗敌碉堡般结实的正门。正门两侧突出的城墙,将博物馆正面坚强的护卫着。这个特别的设计,或许可以窥知此地的悲残历史背景之一二。这个奇特门面,一点不像欧洲中世纪的古堡城池,倒和千里外中国紫禁城内的角楼有几分神似,虽少了护城河,但却一丝不少捍卫故土文物的决心。

这座在考古学者眼中朝圣的宝库,以收藏两河文明的古文物闻名于世。但最早却是由一位英国的旅行者兼作家杰褚贝尔gertrudebe建立,并在1926年贝尔死前开放。博物馆内保有许多关于世界最古老文明之一,五千年前美索不达米亚sootaia文明的重要收藏,馆内共计有二十八个展览馆和数以百万计的珍贵古文物。

如今身为国际知名历史学者的张搴,对这座考古学上圣殿的第二印象,远不及头一回造访时来得深刻。十四年前1926年,张搴首次造访巴格达,方来到博物馆大门口,博物馆突然奉令关闭。

近在咫尺的博物馆,却警卫阻隔宛如楚河汉界般无法跨越。年轻的张搴极力争取,依然不得其门而入,结果只得铩羽而归。

返回纽约后,将这番荒唐遭遇忿忿不平向赖德曼控诉,反引来老馆长的窃笑。记得当时赖德曼笑颜告诉他的爱徒,应该先和他连络。保证「大门不开,但后门畅通。」

由于这段不美好的记忆,张搴自此再没回到巴格达和这座博物馆。时至今日,一本古游记居然鬼使神差般又把他牵引回到巴格达。

回想起这段往事,张搴脱口而出:「人生真是无法预料」

江龙却在一旁哇哇大叫:「别在这里赖不赖了,赶紧进去吧这巴格达的太阳真是美的要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