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非就是“拜见”、“叩见”之类,先生不会不知道,怎会明知故问
这春官下士同样有此疑惑,却不得不照实回答,“应高声山呼为拜见圣上”
石之轩轻嗯一声,肃声道:“改了等会儿通知众臣,今后大礼参拜圣上,一律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春官下士目瞪口呆,这也太马屁了,秦始皇都没这么张狂
宇文赟却已迫不及待地欢欣道:“太傅之议深得朕心,就这么来”
春官下士唯有拱手应诺,“谨遵陛下之令。”
石之轩又道:“平常颁布天子命令如何起头”
春官下士应道:“自魏晋至今,天子颁发命令,皆以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八字开头,阐明天子的正统。”
石之轩一挥长袖,沉声道:“改了今后圣上之令,一律唤作圣旨,圣旨开头,一律前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字,以示天地正统。”
春官下士看向宇文赟,目光中带着请示之意。
宇文赟嘴里咋摸着:“应天顺时奉天承运好像后一个更威严”说着果断一挥手,“准了”
春官下士惴惴不安地去往前殿通知众臣。
宇文赟则开怀不已,对石之轩赞道:“太傅高才,实乃朕之肱骨”
“陛下谬赞了。”石之轩笑眯眯看着宇文赟,对他头顶龙气里不住增长的郁郁紫黑恶煞大感心惊。
至乎这黑气都透出宇文赟的灵台,呈现在印堂命宫了,只要稍通观人之术者,皆可看出宇文赟灾祸不远。
不过,让石之轩颇为无语的是,宇文赟印堂除了黑色,还有隐约现出丝丝粉色,“这是桃花运么”
须臾之后,太极殿济济一堂。
伴随着群臣山呼海啸般的三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之后,高居龙椅上座的宇文赟志得意满,险些没憋住开怀大笑,但也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屁股,对那里从小到大因犯错而被宇文邕棒打鞭笞留下的累累伤痕介怀不已:老东西,怎么死的这么晚
此时太监已在按序颁布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后阿史那氏雍容慈和,尊为皇太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贵妃李氏宇文赟生母抚育英主尊为帝太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晋国公、上柱国、太傅裴矩器宇沈邃,风度宏远,誉彰遐迩,道冠簪缨,识具明允,才称王佐,望乃时英。识量清举,神彩凝映,德宣内外,声溢庙堂。特加授大前疑,为四辅之首”
听着这将自己吹捧成千古贤相的华丽辞藻,石之轩眸光一闪,感觉很是古怪。
尚书大传曰:“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天子有问无以对,责之疑;有志而不志,责之丞;可正而不正,责之辅;可扬而不扬,责之弼。其爵视卿,其禄视次国之君。”
也就是说,所谓“大前疑”,是个复古官职,乃四大辅政大臣之首,专供皇帝垂询政策,权位爵禄俯视百官,仅次于皇帝。
“咱也算是权倾朝野了吧”
石之轩无聊地腹诽着,“不知宇文邕是怎么教导宇文赟的,竟敢将杨坚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老丈人加封为大后丞,那可是后背心啊也不怕杨坚从背后捅他刀子”
反正石之轩已经看到杨坚那从瞳孔深处漫延出来的灼灼精芒
傍晚时分,新帝率百官再次去先帝灵堂前叩拜哭灵。
闲极无聊,宇文赟的视线总是徘徊在宇文邕的十余个美貌妃嫔身上,目露猥亵,嘴角银笑
“难道这王八羔子桃花运的对象还真应在你老爹的妃嫔身上,也不怕你老爹气得从棺材里爬出来掐死你”
石之轩暗暗鄙夷着这个便宜弟子的人品,眼不见为净,扭过头打量着规格大气、色泽微紫、纹理美观、清香馥郁的香楠木梓宫皇帝的棺材。
忍不住暗暗叹息:好漂亮的极品木材,作棺材可惜了
梓宫之内,宇文邕深深沉眠,呼吸、心跳、脉搏、体温等一切生命体征尽消,唯余每半个时辰才会有一次微不可察的生机波动。
这可是石之轩集胎息术、闭息术、龟息术、蛇息术、蛙眠术、蝠眠术、睡仙功等等敛息秘术,外加丹道静功、种魔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魔劫法”及慈航剑典的撒手法、死关这等徘徊在死亡边缘的寂灭枯禅法博采众长所精创的假死离魂之法,谓之蜇龙梦魂大法。
现下虽然大法尚未彻底完善,但已足以凭此让宇文邕陷入假死状态,骗过世间九成九的高手了。
宇文邕不愧是当世绝顶枭雄,揣摩人心的造诣罕有人能与之比肩,竟早早就为他自己预判了“蛰龙”的下场,而今一语成谶,果不其然
在石之轩的精微操纵下,此刻宇文邕的精神灵体和肉窍隐约间既分离隔膜又藕断丝连,奇妙非常,而长此已久,宇文邕的精神体将因一次又一次极短暂的游离虚空而被不断消磨记忆和情感。
当然,石之轩并不是想最终只剩一个纯真到白痴一样的植物人,而是深知宗师级武道高手最深刻的记忆一定是练武所悟的武道真意和战斗所形成的应变本能。
只要等到宇文邕那些乱七八糟的记忆消磨得差不多了,他就可及时止住这种状态,将宇文邕“复活”,甚或以精神大法重新为宇文邕灌注虚拟记忆,使其成为一具战斗、寄生两不误的绝佳人傀儡。
实际上,这也是石之轩深入研究灵魂的一次尝试在达到炼神还虚这层次后,石之轩再次生出了前路茫茫的感觉,不得不想方设法寻觅更上层楼的途径。
就连之前盗取人道本源,也是他的尝试之一至于此世人杰求之不得的破碎虚空,开启仙门,遁入“仙界”,反倒对他并无太大吸引力。
按照金丹大道的纲要,石之轩接下来就该炼虚合道,然而炼虚合道究竟具体如何,他其实心里也没底,唯有遵从心灵的感觉,亦步亦趋,且行且观。
正如性命圭旨所说:“大道乃虚空之父母,虚空乃天地之父母,天地乃人物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