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03(1 / 2)

出划圈,将第七颗冰球的来势封死,而右手则对着宁道奇隔空虚抓一下,一股强横的回旋劲气呼啸着卷向宁道奇。

与此同时,阴寒气场再次穆然扩张到十余丈范围,将宁道奇死死困锁,令其如遭万钧重压,并不住切削其护体劲气。

如此攻势看似凶猛,然而宁道奇总感觉对方颇有些故技重施,心中闪过一丝疑虑,但却摸不着头绪,唯有双手合十推出,凭着全身功力所聚的滚滚劲气抵御对手的气场和卷来的强横气卷。

就在此刻,宁道奇身后侧下方仍未跌出气场笼罩范围的第六颗冰球倏地一颤,轰然爆出沛然莫可抗御的劲气,再不是一件死物,而是像活过来般,充满神奇又浩然的意味;充满了宁静和纯灵的玄妙感觉,有如来自仙界的灵物。

下一瞬,这可冰球便携着惊人劲气,在阴寒气场的催动下,呼啸着斜向上激射宁道奇的背心

此着大大出乎宁道奇预料之外,令他悚然而惊,但他在抵挡气场和气卷的同时,再无余力抵挡和躲闪这颗奇异的冰球,唯有本能般竭力斜了下身子,令本该击在他背心的冰球最终击在了他左肩胛。

“蓬”

护体劲气应声而破,宁道奇浑体剧震,口喷血雾,断线风筝般侧翻抛飞,一头载向湖里。

石之轩并未急着去追宁道奇,反而第一时间飞身扑向一击建功,反弹跌飞的奇异冰球,手爪隔空虚抓,运气将之吸回手里。

“噼啪”

冰球龟裂,露出其核心处暗藏的鼓成方块儿状的雪白绸袋,其内正是异宝和氏璧

石之轩落回水面立定,感觉和氏璧安然无恙,才扭头看向宁道奇落水之处,那处湖面不出意料的只剩一汪淡红血水,不见了宁道奇的气息。

“果然,哪个老江湖没有自残精血,激发潜力的逃命秘术不过,宁道奇这次受创,没有一年半载的调养,休想恢复如初”

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石之轩大感精疲力竭,当即施展蜻蜓点水的身法掠向最近的一处岛屿,觅地潜修。

湖底深处,宁道奇陷在淤泥里,一身内外伤势其实比石之轩想象的还要严重的多,即使他施展了道门的燃血秘法激发潜能,根本逃不了多远,就得尽快开始深层入定,胎息疗伤。

湖底淤泥里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他心底总是不由自主的记挂着刚刚为何败落的执念,迟迟不能浑然忘我进入定境。

不片刻,他已隐隐然猜出第六颗冰球里封藏着的东西便是和氏璧,暗道败得不冤

其实凭着他的功行,纯灵真气一触之下即可感察清楚某物件的内外质地,照理本不该发现不了第六颗冰球里封藏着和氏璧。

但石之轩竟根据前面的几招交手,已将他“看”个晶莹通透,并算准他在一连抵挡六颗冰球所蓄满的数十重蓬勃劲力后,会有一瞬间的真元不继。

而恰恰这一瞬间,致使他错失了感察第六颗冰球内部情形的时机,终使和氏璧的“暗算”得逞,令他一败涂地,惨淡收场。

对方的感应之灵、算计之精固然让他暗暗惊异,而对方毅然拿和氏璧这绝世异宝冒险的决心和气度更令他心折不已。

当然,最让他惊疑不定的是,对方竟似能够短暂的御使和氏璧异能,实属闻所未闻之事

第四百三十三章相忘江湖

艳阳高照,春光瑰丽。

石之轩负手踏上一座庞大石桥,灼灼目光投注在前方巍然耸立的宫殿式建筑,品味着其给予自己感触上的那种玄之又玄的神秘潜质,不由轻轻吐了口气。

“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啊”

数日来在蛮荒无人的山林间日以继夜的不间断搜索,纵使以他的修为,亦不免颇为精神疲累,好在终于如愿以偿的寻得目标,让他如释重负。

别的建筑或许可以作假,唯独这宛若天成的宫殿所潜在的超乎常人理解的神秘特质却丝毫做不得假,确是充当战神殿入口的惊雁宫无疑

举目环视,宫殿占地颇广,气象肃森,依山势而建,背靠千里岗其中一座无名险峰。

全宫仅有一主殿二偏殿,及其整个地基,均以一种貌似大理石的质料所建,观其样式,颇类帝王行宫,固然少了帝王行宫的华丽奢靡、精雕细琢,却又多了种浑然一体、大气磅礴的古朴粗犷。

石之轩知道,如今的惊雁宫还是深藏蛮荒的“原生态”,实乃大巧不工的最佳写照,直到数百年后,才会给北宋开国皇帝之弟赵光美在这一主二副的体系周围增建诸多木质亭台楼阁,组成完整的行宫规模,以掩人耳目。

而之所以如此作为,无非是赵宋皇族想要霸占着惊雁宫慢慢钻研进入地下迷宫之法,凭此独享战神图录

不过,史上赵光美此人乃师典型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终其一生不过碌碌凡夫而已,又怎会有此手段和魄力

石之轩隐隐觉得,赵光美背后定是有着老谋深算的赵匡胤或赵光义在暗地里指使,旨在为赵氏后辈留存一受用不尽的绝世瑰宝。

“只可惜,终赵宋一朝,除了开国的赵匡胤、赵光义兄弟本身崛起草莽,枭雄了得之外,后辈里从未有惊天动地、武功盖世的超卓人物,反而重文轻武,羸弱昏君辈出。

由此看来,赵宋皇族很可能一直都没能取得战神图录,纯粹占着茅坑不拉屎”

石之轩摇头大叹,暗暗鄙夷赵宋皇族子弟尽是猪头,白瞎了祖宗的良苦用心。

目测之下,惊雁宫主殿雁翔殿高约八丈,毅然耸立于整个建筑组群之上,左右两偏殿分别为左雁翼和右雁翼,虽较雁翔主殿为低,亦极宏大,各由一二十丈的长廊走道连接主殿。

除主殿有正门和两道偏门外,左右雁翼都只开两道偏门,其中一道通向主殿的长廊,与另一道门遥遥相对。大门由精钢制成厚约一尺的两扇铁门组成,中分而开,高两丈阔四丈,每扇门仅眼观便知其重逾千钧,至少须壮汉十人,始能推动。

宫前沟壑深广,引汇千里岗的溪流经行而过,成为天然的屏障。

通往惊雁宫除了由千里岗绝峰攀山而下外,唯一的途径便是石之轩脚下这正对主殿正门的庞大石桥,宽敞至可容四马并驰,鬼斧神功,气势磅礴。

在石桥中段旋身环视四周形势地貌,背倚巍峨宫阙,即使以石之轩的清幽心怀,亦隐隐有种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雄迈感觉,不由微微颔首,一边继续迈向惊雁宫,一边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