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00(1 / 2)

,却在刚刚毫无征兆的发生了,完全出乎两人的预料。

真是人生总有意外和惊喜

好在石之轩心志坚如磐石,及时抽“心”而出,转移精神意念,否则若是二人继续沉浸在那种道心交感之中,他固然能够不住攫取宁道奇的道境感悟,可宁道奇同样能够获知他的道境真意。

而且是根本掺不得假的

果真如此,先不说两人中谁吃亏,就说他三世为人的丰厚“积累”,在宁道奇眼里便再无秘密可言。

那可呜呼哀哉

宁道奇同样心绪难平,一时间低垂眼帘,默然不语。

尽管两人间的道心交感仅止短短一瞬,他只“看到”到对方道心的模糊轮廓既混沌圆融,又变幻奇诡,根本未及细细参详其中深藏的无穷玄机,却已深感非同小可。

只可惜对方不愿敞开心扉,任其自然的尽情印证,否则他可以肯定,彼此定会因此而一齐道行大进,彻底于炼神还虚之途登堂入室。

错过这次,之后再难有此天赐良机

念及于此,宁道奇复又抬起视线,倾注在石之轩气度凝然的俊秀侧脸,暗暗感慨:人心之间的芥蒂何其无谓,门户之见何其狭隘,怎及得上互通有无、道法精进

然而即使如此奇人高士,亦不愿从其本心,与我交感印证,实在可悲可叹

罢了,罢了

若我不能谨守得失不萦于怀的淡然心境,又如何如庄子般逍遥自在

炼神还虚固然难得,然而即使此次藉由与对方相互印证而一举登入炼神还虚,却也依然离着炼虚合道白日飞仙尚有天堑之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天道实难假他人而成,唯有苦修不辍,精诚所至,终有金石为开之日

毅然摒弃杂念,心湖重归止水不波的澄澈,宁道奇立时感应到石之轩身上缭绕着一种玄之又玄的宁静感觉,不由微微一愕。

须知如两人这般触及甚或半步炼神还虚的层次,纵然随随便便的卓立,亦是精气神返璞归真,圆满无漏,怎会气息外泄

除非除非这气息不属于他本身,而是源于他身上所携带的某个事物

世间奇珍异宝虽多,但若论玄之又玄且能镇定心神、助益禅定,还令对方这等高人难以遮掩其气息之物,唯有传说中的和氏璧

三大圣僧在栖霞寺失了和氏璧之事,在佛门高层间算不得多隐秘,且迁延日久,宁道奇身为资深佛门友人,自是有所耳闻,却不料在此恰逢盗得宝璧的魔门邪人。

他貌似与世无争的天真眼神微一闪烁,淡淡道:“看石兄所来、所往的方向,该是对千里岗群峰情有独钟”

这点并不难猜,石之轩毫不避讳的承认道:“不错”语气中透着若有若无的隔阂。

宁道奇抚须微笑道:“那石兄可是有眼福了

去岁老夫也曾在千里岗悠游观景,其山势绵延,大部分地段都高在三百丈以上,具南北屏障之势。

值此清明时节,冷热气流交替频繁,在信安衢县一带,于上午巳时许,若是登上山腰或山顶,即可以看到山下气候突变:浓云密布,狂风猛作,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气象万千。自下而上,为时不长。

或瞬间,大雨可能下到头上,或片刻,风消云散,艳阳当空,此一派自然景观,直令人如临仙境。

惜乎物极必反,福兮祸所寄,祸兮福之倚。

同样也在清明前后这一季节里,千里岗南麓的西端,也是龙旋风的发源地。龙旋风所过之处,飞沙走石,拔树倒屋,往往使得周遭百姓伤亡不轻,损失惨重”

说着摇头轻叹,闲适自若的面庞涌现出悲天悯人之色。

第四百二十九章执假为真

“哈哈”石之轩仰天一阵长笑,沉声道:“若是道兄想要旁敲侧击的试探在下是否良心未泯,是否还有度化向善的可能,试图以嘴皮子哄得在下乖乖奉上和氏璧这无上瑰宝。

那在下倒要劝道兄省省口水,不必白费力气

在下虽不像道兄那般尊崇庄子,追求泯视生死寿夭、成败得失、是非毁誉,超脱一切欲好,视天地万物与己为一体,不知有我或非我的至人境界,但也早已不为世俗所谓的正邪善恶观念所桎梏。

且在下自认并非梦中迷人,所作所为,从心所欲,清醒得很,无需外人的当头棒喝,纵然道兄舌绽莲花,磨破嘴皮,也难动摇在下的心志”

宁道奇给拆穿心思,却丝毫不以为怪,仍是那副与世无争,悠然无为的仙姿逸态,仅是眼神愈发深邃,闪动着充盈智慧的神秘异芒,轻松自然的瞧着石之轩。

柔声道:“石兄可知自己天资横溢,年纪轻轻便有如此修为,实属千百年罕见。

只要你肯抛开正道和魔门的无谓执念,摒弃世俗权势争斗,一心精修,即可比老夫更有可能超越天人界限,到达生死之外的彼岸,成仙成神,完成每一个生命渴求的最高成就,踏足无数前辈高人梦寐以求的仙界,一览其中神奇。

如此岂不比滥用和氏璧的影响力,乱政祸国,荼毒苍生要更有趣千百倍”

石之轩把注意力从侧方远处的梅花鹿群里扯回来,哑然失笑道:“道兄把废话省回去吧,成不成仙,在下自有计较

道兄若要出手夺宝,还请尽早,在下赶时间,道兄若不出手,请恕在下这就告辞了”

宁道奇不以为忤的笑道:“石兄少年得志,有此不将天人桎梏放在眼内的自负,放纵自己徜徉于生死胜败之间的红尘万象,亦是人之常情。

生死之间的引人魅力正在于此,就像一个精彩无伦、刺激无比游戏,以生为始,死为终。由成孕开始,游戏开锣,我们全情投入,演尽了悲欢离合,在成败之间,忘记了自己只是过客的身分。

有人看不开胜败得失,有人舍不得荣华富贵,有人割不下男女之恋,此是理所当然。

何况石兄得道甚早,并不像老夫般是看破一切,苦修得之。

旁观者清,老夫虽然相信轮回之说,但每一次得道之机无不弥足珍贵,世间千万人亦难有一人可悟得天道玄机,一人轮回千百世亦未必有一世可以如石兄一般少年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