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商英终于听懂了:“太保之意是一旦金银数量增加,绢交则不必与金银挂钩,也不必与铜币挂钩。”
“天觉,此言中的也。但有三个必要的前提,绢交必须得到大家信任,甚至比铜币还要信任,那时绢交才是成为唯一的真货币之时,金银可以稍稍放开一点了。其次就是放开了金银,储蓄的本金金银数量必须是货币的一半,那怕金银价格严重下跌,这个本金是不能少的,否则绢交价值可能就会严重失控。绢交合理的数量是十文钱相当于九文到十一文之间,但这个比例能高于十一文,却不能低于九文,也就是宁缺勿滥,因为缺可以增印,但滥掉后,再也收不回来了。”
王巨请这几十名重要的行务使回京,说的就是这三条,但为何当着赵顼的面说,同样也是解释给赵顼与诸位宰相听的。
还有几个月,王巨就要去陕西了
他在陕西只能建议了,却不能插手,更不能主导。
因此这些交待到用到之时,那要过很久了,不过现在就要说清楚。
大家都不懂啊,包括王巨,也不是很懂,只能说他见识要更长远一点罢了。
但这个见识很重要的,因此不仅讲给赵顼与几个宰相听,同时也将这些行务使请到京城,讲给他们听。这些行务使都是年青的官员,指不准以后谁就会主持银行司了。
王巨又详细地讲了许多他记忆中的金融知识,甚至还略略讲了股票与期货,不过对这两条,王巨是比较排斥的,尽管它们如果做得好,利于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及房屋按揭,对此王巨持着中立看法,不过现在同样没有那个必要,本身还没有足够货币放贷呢。不过说了,是有备无患,一旦经济萎缩了,则可以推广房屋按揭,进一步刺激经济发展。
说完了,让张商英带着这几十名行务使退下。
老王说道:“子安,长见识了。”
“太保,绢交如此重要,银行司一旦选人不当,国家岂不危矣”小赵佣忽然说道。
“殿下,中也。可是事有利弊,它利远大于弊,并且也是大势所趋。彼岸有许多土著用贝壳做货币,实际我们的老祖先也用贝壳做过货币。只是随着文明发展,才用金银与铜币做货币,便于商业发展。到了我朝,更是出现了交子。这个交子就是未来的大势所趋,但因为是新事物,大家不懂。现在臣将它规范化,让其有信誉,正式成为先进的货币,进一步刺激商业发展,以使更多百姓过上富裕的生活。但起先之时,必须要小心翼翼的,这与臣在南方时一样,虽拿下大理与交趾,但再三请求陛下,在六年之内,不得指望其收益,而将其财政税赋留下来,开发两路,直到两路发展起来,与我朝差距缩小,百姓也融合于我朝,才可以根据情况,朝廷抽调一部分税赋作为收益。事物不一样,性质却是一样。”
“再就是选择人,其实没有银行司,国家选人也要慎之又慎,仁宗之世,举世称誉。但实际庆历宋夏之战时,我朝远比现在更困苦,真正辰光好的时候乃是仁宗前期与仁宗中期,随后旱灾涝灾全部到来,幸得吕夷简为相,操持有术,我朝才没有出大乱子。仁宗中期首相是从贾昌朝开始一直持续到庞籍公,也包括文公第一次为首相,但文公第一任首相时,表现十分出色,同时还有君子们所讥讽的贾昌朝与陈执中等人。随后仁宗以富公与韩公为首相,庞公自太原回京述职,仁宗说,天下人皆认为朝廷得贤相。庞公说未得重位,无人恨之,故爱者多。但身为首相,如果为公,天下憎者必会比爱者多,或以公媚私,那么爱者还会多,只是会误了国事。果然,仁宗晚年,天下士大夫继续爱戴韩公与富公,然国家财政从那时就开始败坏。”
“父皇,贾昌朝与陈执中如何”
“佣儿,两人操守略差,才能却很强。”赵顼答道。
“操守重要,还是才能重要”
“殿下,”王巨在下面替赵顼回答道:“司马光曾说过一句话,德大于才,则是君子,能用之,才大于德,则是小人,不能用之。只说了一半,而且产生了严重的失误。其实吕夷简与陈执中、贾昌朝等人差不多,都是属于有才能,可操守略差的大臣。但为什么仁宗多次起用吕夷简有才有德之人,那是最好不过了,然而这样的人大臣能有多少即便范文正公,操守有了,才能还行,然而能否为首相因此国家用人,实际是才大于德,只要有才华,那怕操守略缺,问题也不大。但有一条,不能有不诡之心,只要对国家忠心,虽操守欠缺犯了错误,国家可以将其贬一贬,用之警告,还可以再度起用。但有了操守,才能不足,绝对不能重用。就如臣的恩师,他的操守可以说无几人能及,为何臣不向陛下推荐才能不足也。”
“这是我朝,还有唐朝,唐朝四大贤相,房杜姚唐,姚崇操守同样不行,私心重,心机深,还有那么一点虚伪,然为何列为四大贤相之一,才能弥补了眼下还有一个最好的例子,比如臣,操守比吕夷简姚崇更差,为何陛下还继续重用因为这也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国家可以容忍其操守略欠缺之,但不能容忍他不替国家效劳,或如现在的文公,有才能,甚至名气更有了,然而一心为私,却不想着国家,因此朝廷无法重用了。”
“太保,公在前,私在后”
“正是。”
几个宰相一起抬起头。
王巨都解释得这么清楚了,领会了,也不奇怪,可别忘记了,赵佣只有一个虚十岁的孩子
王巨也看着赵佣。
赵顼前面五个儿子名字叫赵佾、赵仅、赵俊、赵伸、赵僩,名字都不错,可一个个早逝了。于是替赵佣取了一个贱名,佣,佣人,结果还真得活了。
不过王巨却从赵佣身上看到了整个宋朝的宿命之痛。
严格说,赵匡胤的才情是不及柴荣的,但也不错吧。不过因为他是被皇袍加身弄上皇位的,因此对武将不放心,对文臣也不放心,于是在赵普与赵匡义之间玩平衡。赵普玩下去了,赵匡胤三访赵延美,赵匡义也不是一个好惹的角色,被大哥玩了这么多年,能不急吗,于是斧光烛影
世人皆讥赵匡义,其实真的不能低估了赵匡义,宋朝种种制度实际除了沿用柴荣所订的制度外,大多数就是在赵匡义手中完善的,所以才有了一个史上最富裕的王朝,军事上是弱了一点,但也比一般皇帝强吧,否则如何兵不血梁,收回吴越与闽国,又亲自拿下北汉但悲催的是他遇到了萧燕燕、韩德让与耶律休哥,这辽国史上最强的三驾马车
不仅如此,还有赵匡胤留下的祸害,那就是曹彬,曹彬平江南,如果不是前期后期潘美的帮助,中间刘遇与王明在皖江口拼命,还不知得打成什么样子。唯一能拿得出的,就是不杀人,但这套对付辽国管用吗赵匡胤肯定知道了,可是为了压制功臣,偏偏夸大了曹彬的战功。大哥重用的人,俺为何不重用之好了,岐沟关来了
再就是宋真宗,其实早朝的宋真宗真的很亮眼,然而澶渊之盟来了,举国颓丧
再到宋仁宗,宋仁宗更不用说了,但没有一个儿子得活,弄了一个宋英宗上来
赵顼来了,其实熙宁变法后矛盾渐渐弱化了,然而赵顼偏偏想经营西夏,如果不是为了经营西夏,进一步地将变法中敛财的一面矫正过来,那来的元佑党争反过来,西夏没有打下来,自己急得病情恶化,英年早逝。
随后就是赵佣了,其实论天姿,赵佣只比少年时的李隆基稍逊一筹,还略略强过同年龄的汉宣帝,然而在高滔滔与小程联手下,导致他身体羸弱,二十来岁就死了。
大才子上台
想到这里,王巨说道:“殿下,你对论语十分熟悉,应当记得这一段,微生亩与夫子有过一段对话,微生亩问夫子,丘,何为是栖栖者,无乃为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