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路面掉了下去。或许那根本不叫路面,应该叫做一片石椎来得更适当一些
“该死”林潜唯有紧紧抓住滚筒里仅有的两个扶手,双脚蹬在两处比较凹陷的地方,同时眼睛紧紧的盯着那段路面,试图在碰撞的刹那掌握一个最佳的着力点而头上一些凉凉的可能擦出了血迹则管不上那么多了
现在搞不好就是个残废,希望当然不能建立在华老医师的高超技术上
轰
宛如轰炸声一样,滚筒砸在了尖刺上面四肢就将被巨石撞击一样疼痛唯一让林潜有些欣慰的是,自己成功在撞击前计算出着力点,避免了像刚才那样的猛烈受力只是不幸的是,这次脑袋没有碰到前额,而是砸在了后脑勺
“shit老子出去一定要找你好好算账”林潜心下愤怒吼道,与此同时滚筒再次高速转动起来,而下一次的通道目标林潜早就看见了,那是一个仅仅巴掌大的悬浮通道,下面是什么,林潜不知道,不过林潜肯定不是什么好去处。
现在林潜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进入那狭窄的悬浮通道前将整个人的重心放在滚筒的中间
“啊”在林潜的叫声中,滚筒滚上了巴掌宽悬浮通道而通道下面的东西林潜看见了,那是足足可以刺穿一个大象的长刺掉下去,不死那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现在林潜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重心,保持甚至连骂老头子的念头都没有了,唯有保持
第120章疯狂时段2
几乎是同样的时间,只是时针再次划过了一天的刻度,园林另外的一个庭院。
“要对一个古籍正确估价,首先要正确的鉴赏这个古籍,而鉴赏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鉴别是否伪劣你看看这本册子应该有多少时间”屋子里一个老头子眯着眼睛说道,说完将一本古朴的册子递给林潜。
林潜小心的接过这极可能价值不菲的册子,册子是用麻绳串起来的,而且从一些角度看麻绳都磨损了许多,整个册子的表面都布满了被虫子蛀过的痕迹。稍稍展开几面,里面的纸张是那种很古老的草草纸做的,或许因为年代过久颜色黄的厉害,书内还有些破损的地方。
笔记好像是宋朝流行的米颠字体,笔迹迅疾潇散奔放又带着忠于法度的味道。
古籍的表面模糊的几个大字,宝章待访录落款是一个印章,虽然已经很是模糊,但是那个米字,林潜还是识得。
“这是唐宋四大家之一的米颠的书宝章待访录,据我所知这正是米颠的一本书评著作。”将手中薄薄的小册子重新放在面前的茶几上,林潜看着面前的几个老人说道。
屋里有三个老人,大都是林潜认识的。其中就跟自己比试鉴赏的老者,有退下来的估价老者,还有上次因为一个鼎骂了林潜一次的考古专家,当然都是七十旬以上的老头子。
“我没有问你这字体是谁的,只是让你看看这册子是不是真的”最开始问话的老头子拿过册子翻了翻后,淡淡的问道。
“是”林潜想了想,肯定的点点头。
“为何这么说”老者没有发表意见,而是反问了林潜一句。
“按刚才莫老爷子说的鉴赏方法和田老爷子的考古观点,从三个方面可以看出这本册子很有年代了”林潜整理了一下思路后继续说道,“首先,从书籍的字体上,可以看出米颠的风韵,而且从笔迹还有字迹的一些角度很它的写法可见是很正规的米字;其次,从纸张上看,纸张采用的是很古老的那种草纸,而且上面的字迹也磨损的差不多了,应该年代很久远了,而且册子的装订还是用一种植物的藤筋串起来的;第三,书籍上一些字体似乎还带着一些别的色彩,我原以为是伪作,但是仔细看了下却是被泥土渗透过的样子。况且,书中还有些残缺的地方,那残缺的痕迹正如前辈你说的那样,裂痕久远已经仿佛本是破损”
“所以我认为,这本书是真迹”说完理由后,林潜肯定的回答道。
不过接下来那个考古老头子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让林潜知道自己又说错了。
“我看你虽然听了我们2个小时的讲解,而且还看了不少的书,但是实际能力还差得远”最开始提问的老者站了起来,随手拿过那本书在林潜的惊讶中从书里扯出了一张
然后就在林潜面前从中撕开
“看见了有什么可疑了么”老者将裂痕处递到林潜面前。
“可疑之处”林潜接过薄薄的一张草纸仔细看起断裂处来,裂痕处可见纸张的粗糙,因为刚刚被撕开所以出现了可以看见裂痕处的新鲜草纸。
对了,新鲜即便是刚撕开的纸张怎么会有这种新鲜感,竟然还有一点点墨香的味道年代这么久的纸张不应该有这种味道才对
“你也发现了吧八百年之久的纸张会有这种感觉而且只要你仔细去思考,还会有很多漏洞这本册子就送给你吧如果你明天能找出册子的十处破绽,那你就成功了”老者点点头,虽然林潜说错了,但是对于一个初学者,能领悟到这一步的确是很不错的了,或者说天赋不低
“现在你就对这本目前只有四个的宋朝青花瓷器估一下价格吧对了,这可是经过十几家鉴定机构认证的真货”随后老者将早就摆放在一旁的瓷器拿了过来,同时还有对这件瓷器的一些介绍和鉴定机构出的鉴定证明书。
“宋朝青花瓷器”林潜先拿起手中的介绍看了起来。
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鼎峰。
而虽然宋朝也有着青花瓷,但是从历史研究上来说,宋朝的青花瓷跟唐代青花瓷没有直接的延续关系,从颜色和质地上比起唐代的青花瓷器来说更是差得很多。
而在挖掘发现中,迄今就有四个青花瓷罐保存至今,大抵也跟质地的差劣有一定的原因。
介绍到此结束,除此之外就是十几个机构的认证鉴定,大抵时间是南宋咸淳元年,也就是1265年,距今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林潜还看见了一些瓷器曾经拍卖出的价格:
2004年4月,明永乐青花内外底龙戏珠纹棱口洗在香港佳士得以4094375万港元高价成交。
2005年5月,香港佳士得推出的明永乐青花折技花果纹墩以3036万港元成交。
2005年7月12日,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在英国佳士得以24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拍出。
2005年秋拍中,香港苏富比推出的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龙凤争珠图双龙耳扁壶拍出了3428万港元的高价。
2005年11月,香港佳士得推出的清雍正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成交价为516万港元。
2005年12月,北京翰海推出的明成化青花缠枝莲花纹瓜棱瓶以1595万元高价成交。
经过一阵分析后,林潜抬起了头。
“我认为这四个唯一保存完整的宋朝瓷器至少不会低于明代的瓷器价格也就是说,我初步定为在三千万港币”
“媲美明代瓷器价格”屋里的几位老者抬起头,由最开始的老者问道,“为什么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