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77(2 / 2)

是勋点点头,随即笑道:“君广陵人,客居于吴,或淮南,或江南,恐未尝睹北地风物也。人云北地极寒,其实未必,暑间之热,不亚于南。吾观君气色不佳,得无不豫耶或水土不服之故也。”你是不是不习惯北方的气候,所以才搞得脸色这么难看哪

就此开始,滔滔不绝,一个劲儿地劝陈端要注意身体,又给他介绍蓟县内外的风景名胜,说自己公务繁冗,不克相陪,只好派诸葛瑾领你去四处玩赏。同时还邀请陈端、陆议别再住馆舍了,直接住到我府里来吧。

仿佛只是简单的有朋自远方来自由行,自己包吃包住还包找导游似的,一句不涉及双方的阵营和立场。陈端心说闻名不如见面,这位是使君果然厉害啊,他明明知道我从江东千里而来,不是来找他聊天的,偏偏就是不肯问我来意,论及实事。可是你以为我会因此就着急吗着急的自然有人,却不是我啊。他笑眯眯地顺着是勋的话头,同样东拉西扯,不着实调。

没营养的话一直聊到天黑,是勋终于有点儿烦了。他本以为自己大兜圈子,陈端会起急呢,没想到对方同样稳如泰山。算了,“时已晚矣,君自远方来,于路困顿,且早安歇为好。”告辞,送客。

陈端、陆议拜别而去,是勋派诸葛瑾给他们安排下榻之所。时候不大,诸葛瑾折返回来,说我都已经安排好了,然而“陈子正远来,得无所言乎”他难道除了废话就没啥可说的吗他究竟干嘛来了

就诸葛瑾出去那一小会儿,是勋凝神而坐,也已经想明白了,当下淡淡一笑:“子瑜可往相候,吾料陆伯言必有所求。”肯定是有些话陈端不方便说,或者不方便才见面就说,他得借别人之口来探询是勋的立场、想法,而这个别人,除了陆议,还会有第三者吗你去他们门外等着,我估摸着一会儿陆议就会来找你啦。未完待续。。

s:三月将半,感谢本月给投月票的读者朋友们:betad、靠啊全注册了、追伤人、seher、子平丹、收割头颅、星尘:扶风、ici、axurawang、逍遥的逍遥游、sikui、书友140211205645023、深闺神鬼、进化中的爬虫、东亚宅文化研究中心

第三章、吴中之祸

陆议比是勋预料的更晚才来求见,也就是说,白让诸葛瑾在廊下多喝了一个时辰的风好在才刚入秋,白昼燥热,夜风也还不算太凉。估计是陈端在室内秘授机宜,耽搁了太长时间吧。

陆议通过诸葛瑾求见是勋,见了面便敛容曲膝,大礼拜见。是勋赶紧扶他起来:“伯言不必如此夤夜而来,何所言耶”

陆议倒是开门见山:“实不相瞒使君,吾从陈君北谒,乃奉孙将军之命,游说使君进言曹丞相,使不伐吴也。”

是勋故作诧异状:“朝廷安有伐吴之议”

陆议忙道:“曹丞相今统大军,以伐荆州刘表,表灭则必及于扬、益,人所尽知也。吾主承先兄之志,削平割据,统驭江东,乃为朝廷守土,无自外之意也,请朝廷勿伐。”

是勋嘴角一撇,冷笑道:“卿所言孙将军者,何人也统驭江东者自为征虏将军耳。”

征虏将军就是孙贲,乃孙坚之兄孙羌孙圣台的嫡长子。孙坚遇难的时候,儿子孙策、孙权几个都还没有成年,自然而然地就把兵马、产业全都留给了侄子孙贲,孙贲并无独柱擎天之能,于是前往依附袁术。再后来孙策崛起,孙坚旧部皆往投靠,渡江杀出了一片天下来,孙贲反倒成了这个大堂弟的部下孙策死后,他又成了二堂弟孙权的部下。

实际情况是如此,但就名义上而论,朝廷正式官牒中。孙贲却是孙权的主君。孙策死前。孙权论正式官职只做过小小的阳羡长。孙策死时,他连阳羡长都辞了,头上只有一顶“吴郡孝廉”的帽子。朝廷允其承袭兄爵,做了吴县侯,但时隔不久便即分州江南,任命孙贲为扬州刺史、周瑜为洪州刺史、张昭为闽州刺史。至于孙权,光给了他一个会稽太守的职务。

这当然是为了分化瓦解江东势力,怂恿孙贲去夺孙权的权。

孙贲孙伯阳倒也并非庸才。只可惜没啥野心况且孙家不过小地主出身,名气是叔父孙坚杀出来的,土地是堂弟孙策打出来的,他对家族有何功劳,乃敢觊觎孙策遗言留给孙权的产业所以名义上江东广义的长江下游以南地区没啥割据政权,只有朝廷委任的三名刺史镇守,实际上还是孙权一个人说了算。

就好比荆州也一分为三,理论上刘备为沅州刺史、张绎为湘州刺史,其实还不都是刘表掌中之物刘备直接跑益州去了,张绎死后。湘州刺史的职位还一直空着,没人搭理。

所以今天陆议前来。是打着孙权的旗号朝廷拜孙权为讨虏将军。但是勋却不能认,他说江东之地狭义的江东是指新的扬州,最高的统治者分明是征虏将军孙贲,你一口一个“孙将军”,我还以为是指孙贲呢。孙权名位虽尊,论官职不过会稽太守而已,他有什么资格代表整个扬州说话

似乎早就料到了是勋会这般驳斥自己,陆议想都不想,直接反问道:“似朝廷亦天子之朝廷也,而曹丞相乃能专断之,何也”

汉帝刘协本年已经二十四岁,早就成年了,不再是当初逃出长安时候的半大孩子,照道理就应当亲理政务。况且曹操也不是先帝遗命的辅政大臣,不过宰相而已,哪有大权一把抓把皇帝架空的道理呢陆议的意思:我跟您谈实势,您跟我谈虚名,这有意思吗

“我主讨虏将军乃孙氏之长,张子布、周公瑾并为故吏,皆从讨虏之命也。”

大宗、小宗,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孙羌并无建树,其弟孙坚却官至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那么富春孙氏的族长之位从孙羌移到孙坚手中,是很自然的事情。其后孙贲继之,但其名位不如后来居上的孙策,族长的位置再转移到孙策手里,进而传给其弟孙权,那也并不奇怪吧。

这年月族权很大,加上孙贲、孙权名位相若都是杂号将军,孙权还比堂兄多了个县侯的爵位,身为刺史的孙贲仰身为太守的孙权马首是瞻,自在情理之中。而且东汉世家崛起,很看重故主君臣之情,张昭、周瑜那都是孙策的故吏,他们听孙策继承人孙权的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