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吃完午饭,曹髦便即辞去,是勋得以仰在榻上略略打个小盹儿。等到起身,仆役来报,说弟子们都已经聚齐啦。请您赶紧过去讲课。
这回所对面宣讲的,都是些成年弟子,绝大多数仍在太学读书,也有几个已然出仕为吏了。是勋名气既盛,四方前来求学的士人自然络绎不绝,他也不好全都打了回票,于是择其才貌都在中人以上的长太难看的,实在有碍观瞻,是勋也不肯收,而估计此世也无演义和传说中的张永年、庞士元啦。以及某些托关系过来不好回绝的,都收作挂名弟子跟诸葛亮、郭淮、司马懿等人不同。不经拜师大礼送入太学深造,每当休沐之期,乃可以来他府上听讲大课。
授课地点依然在前院之中,正中摆着高桌、交椅,周边好几圈鲜卑贡来的毡毯,弟子四十余人半环绕而坐。再往外还自挟草席,坐下了一百多人,身份各异,尽皆慕名而来者。
自从是勋前两个月从关中而还,朝中亦暂无大事,他就想着开课授徒,宣扬自家独特的理念。本着夫子“有教无类”的原则,也仿效老师郑玄在高密授课的往事,特意关照,除自家弟子外,有想来旁听的,不论身份,一律放行。
只是其名既盛,消息一传布出去,瞬间便士林轰动,光跑门上来打听具体授课日程的便满坑满谷,愁得管家鱼他前去禀报是勋,说这要是全都给放进来,把咱府上拆平了估计也安置不下啊。是勋闻报也不禁皱眉,就想另外挪个地方比方说跟当初郑玄在高密似在,跟城外找片打谷场可是转念再一想,孙汶不在身边,家中再无那般大嗓门儿可以转述自家所言啦,那我想让所有人都能听得到课程,非把嗓子喊哑了不可何必自找麻烦呢
于是只得关照鱼他,说想来听课的,让他们先报名拿号,一次最多放一百五十个人进来。鱼他跃跃欲试,说咱干脆收报名费得了,如此便可筛选掉大部分穷书生。是勋朝他一瞪眼:“焉敢胡为”你想坏我的名声吗鱼他这才打消了发财的念头,唯唯而去。
不过私底下,他放号的时候有没有收钱,是勋就懒得打问啦只要不在明面上,随便你怎么搞吧。
想当年大儒马融讲经,堂内陈设奢华,他自己高踞于上,四周设置绛色纱帐,前列学生,后设女乐讲课还带配乐的,以示其高雅也。是勋倒没这种富贵病,唯一与众不同处,就是坐于椅上而非榻上或者枰上。本来嘛,老师坐舒服一点儿,才能更有精神头授课,而且即便坐累了,也可干脆将双腿盘起,在这年月亦不为失礼也。
当日是勋来至院中,学生们和旁听生们全都肃然起立,鞠躬如也。是勋摆摆手,便即落座,众人也坐。随即是勋左手端起桌上的水杯来,喝口水润润嗓子,右手抄起一方镇木,重重一拍“啪”的一响,四周当即鸦雀无声。
这方镇木乃是勋新制的,就跟后世“惊堂木”作用相同。是勋有时候还琢磨,就差手里再捏把折扇啦,吾乃可充一说书人也只可惜折扇这玩意儿,他还真没有兴趣去发明。
随即痰咳一声:“今日所讲,为华夷之辨。”伸手一指:“何者为华,而何者为夷谁能为我名之”未完待续
s:有读者朋友提出来,本书某些细节方面似乎有所缺失,比方说是复确实是是勋亲生的吗为啥戏份那么少呢再比方某人、某人,貌似很久都没有出现过了。在此回答朋友们,那是因为原定创作二百万字,眼瞧着字数接近,于是某些与主线无关的闲笔就只好暂且割舍。不过最近跟编辑大人商量过了,打算继续再往下写,所以会把那些闲笔重新捡起来,甚至某些闲笔可能还会直接影响到后面的情节发展。但因此最近一段时间内主线情节的发展速度将会略略放缓,还请朋友们原谅,我这是在布局,不是在灌水。
第六章、华夷之辨
是勋问何为华且何为夷,坐在前列的司马敏赶紧把手给举起来了举手才能发言,这也是是勋讲课的独有规矩。
当即朝司马敏点一点头,司马幼达站起身来,先长揖,再回答:“先生曾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乃知无服章之美,无礼仪之大者,即四夷也,如禽兽也。”
其实正经说起来,“礼仪之大”云云并不是是勋说的,只是他抄的源头为唐初孔颖达五经正义中语。就连是勋都记不清,这是他哪回讲课的时候随口贩将出去,竟然被学生给记了下来。
于是摆摆手,示意司马敏坐下,然后环视众人:“幼达所言是也,然为皮毛之论,未得其本。何言耶中国有礼仪之大,何四夷所无也有服章之美,何四夷所无也礼仪、服章,二而实一,自何而生何四夷之不得耶
“华者,许叔重说文解字云荣也,斯美言也;夏者,云中国之人也。书武成乃云: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居之于中,干戈卫护,是谓中国;布之于外,是谓南蛮、北戎、东夷、西狄,要言之四夷也。”
到这儿还都是老生常谈,但接下去就有新内容啦。是勋说:“今南蛮者,如武陵蛮、山越也;北戎者,如鲜卑、乌丸也;东夷者,如高句丽、诸韩也;西狄者,如羌、胡也。彼其无衣裳而裸身耶无文章而素地耶彼其无礼仪而真等同于禽兽耶”难道这些外族就都不穿衣服,不绘花纹吗难道他们部中就毫无规矩吗为什么说只有中国有“礼仪之大”、“服章之美”呢
那就又要说到社会发展的问题啦。这年月典籍中所描述的上古时代。虽然并非完全向隅虚构。也有很多真实内容,如有巢、燧人、伏羲、神农等世,技术还极不发达,人民极端贫困,但儒者往往将其看作风俗俭朴,而不大会从中探寻到社会进步的道理。是勋对此就要好好说道说道,给弟子们灌输一些新观念进去啦
“伏羲之世,人未知植麻育蚕。无织帛之能,乃缀皮编毛以御寒耳,与今之夷狄,何其相似神农教稼穑之先,人唯渔、猎而已,间或畜牧,与今之北戎,何其相似乃教稼穑之初,刀耕而火种,是以神农亦名烈山也。与今之南蛮,何其相似是知人而为一也。华夏之与四夷,为长者之与幼童耳。”人都是一样的,并没有高下之分,最大的差别,就是咱们的文化和技术比他们先进。
“渔猎、畜牧,乃逐水草居;刀耕火种,田废必徙。居无定所,乃无恒产,无恒产则无恒心。而中原有江、河为灌,有田土之美,后稷教播五谷,民乃重迁,渐成聚落,民乃繁育,斯成中国。人之蕃也,圣人从而教之,斯有礼仪之大,服章之美矣。四夷不知稼穑,乃不成礼仪之大,服章之美。”先进的农业民族,和游牧、渔猎民族,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