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圣人复生,否则没人有一品的资格或许荀文若仍在职的话,曹操会考虑列他为唯一的一品吧。
这种品评并非终善,三年一定。科举考试也是三年一考,估算宣布政策、中正品评的时间,第一次考试就定在了本年秋后。是勋建议,科举考试这是个新生事物,恐怕各郡未必具备切实理解和执行的能力,首次考试咱们直接跳过郡试,就由中央来举办吧,算是给日后定一个基调,给各郡做一个模本。曹操说好,即命是勋主持此事,吏部尚书陈群、选部尚书任嘏、文部尚书荀悦、门下监刘放参与筹划。
就总体而言,这套制度还是对世家有利的,并且主要因为只施行于魏国五郡,才允许外郡人士投刺自荐,这算是个临时性的举措。世家代表们都说,等到中正制上了轨道,乃可施之于全天下也,到时候就不必再搞什么自荐啦,等于朝廷通过中正官,把全天下的读书人全都管理了起来。
而至于施之于全天下是不是等同施之于全汉朝,众人皆“呵呵”一笑,心照不宣。
这回开会,曹操不是光带着是勋来的,身旁还跟着两名机要秘书陈琳和苏林,众人一边讨论,这二位就跟中书的小吏一起把条目开列出来,还没开饭呢,诏书草稿便已拟就。曹操说我拿回去再由秘书监润色,然后下给中书、御史,核发各郡。
等饭吃完其实荀攸等人也就吃了个半饱,谁叫曹操吃得太快呢主公都放下筷子了,谁还敢继续往嘴里扒饭啊曹操说咱们得进入下一个议题了:“吴可伐否”
众人乃皆曰可伐,只有是勋故意唱反调:“恐未可轻伐也。”
曹操伸手一指:你丫又来了。有话就直说,别再兜圈子啦未完待续
第九章、先实关中
是勋前些天跑了趟广陵,去探望病重的陈登,回来就转述陈元龙的话,请求曹操尽快发兵以平定吴会。所以要说伐吴,是宏辅本该是坚定的支持者,可是这回曹操问起来,他却反倒说“恐未可轻伐也”。曹操当即一指:有话直说。
是勋瞟一眼荀攸,微微而笑:“公达当知吾意。”
荀攸手捻胡须,点一点头:“宏辅乃忧吕布、刘备觊觎在侧,若大军南征,恐相牵绊乎”朝曹操一拱手:“当先实关中之防,然后可南。”
谁说天南地北的就一定呼应不上曹操要去打江东,即便孙权不派人向刘备求援,刘玄德也可能主动出兵,以骚扰曹操的侧翼此唇亡齿寒之忧也。大家伙儿估摸着,吕布动兵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还得加上陈宫那个变数,至于刘备,他是肯定会趁机横插一杠的。
无论吕布向东,还是刘备北上,目标肯定是关中地区。倘若吕布渡黄河,走并州,或者刘备循沔水,出三巴,道路崎岖偏远,人口也很稀少,大军难行,顶多就几千人做做牵制而已,那都好对付。但若大举以犯关中,甚至联兵前来,问题就比较麻烦了。
因此必须先实关中之防,东堵西挡,把他们给拦住,一直扛到彻底解决了孙吴问题再掉过头去收拾他们。
是勋说了:“今妙才将军已塞陇关,可防吕布。然自汉中逾南山而北,非止一途也”当下掰着手指头计算:“东有子午道,直指长安;其次傥骆道。至于武功;三为褒斜道。至于郿县;最西散关故道。及于陈仓。皆须密筑其垒以严防之,或可御刘备也。”
对于汉中连通关中的地理问题,是勋那真是熟极而流啊无他,这是将来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的各种选择还得加上最西面的出祁山,不过这时候祁山以北是掌握在吕布手中的,后世研究孔明北伐的文章汗牛充栋,几乎都研究透了,是勋身为三国迷哪有不清楚的道理
贾诩是关西人。又曾长年在长安为官,对于附近地理也很熟悉,首先肯定了是勋的讲解,然后补充道:“道皆险僻曲折,大军不易行也,然恐刘备分道而出,相互策应,则妙才将军御之为难。诩意必增兵添将,并广发劳役筑垒,乃可保安。”
是勋点点头。随即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妙才将军善将骑兵,驰骋平原。所向无前,然使之塞口,恐非所长。况”斟酌了一下词句,然后才说:“妙才将军常身先士卒,若有蹉跌,恐摇军心。”
曹操说大家伙儿都是自己人,你就别特意给夏侯渊涂抹光彩啦,什么“乃常身先士卒,若有蹉跌”,说白了,妙才用兵过于轻脱,徒恃其勇,而不够谨慎,特别容易被人玩儿了斩首,我也劝过他好多回啦,他就是不听“如之奈何”
是勋心说我就是这个意思,但是真不方便直说啊。在原本的历史上,夏侯渊后来就折在这“徒恃其勇”上了,倒不能说他有勇无谋,可是往往冲锋在前,完全不顾自身的安危。结果定军山一战,刘备放火焚烧鹿角,夏侯渊亲自上阵,跟张郃东西相救,眼瞧着张郃那儿扛不大住了,他就把自家麾下兵马陆续调去增援,结果导致主将身边兵力薄弱,被黄忠一个冲锋便斩下了首级。
曹操经常告诫夏侯渊:“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不是说夏侯渊是匹夫,而是说他迟早死于匹夫之手那家伙的脾气就跟孙策是一样一样的,所以最终结局也都一样糟糕。
因此是勋建议,得给夏侯渊再派几名相对持重谨慎的部将。曹操问他心目中可有合适的人选是勋伸出手指:“张儁、郭伯济可也。”
当然啦,光靠那俩肯定还不够原本历史上的汉中之战,张郃是夏侯渊的副将,郭淮是夏侯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