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16(2 / 2)

汉初是军功贵族的天下,到武帝时代才有所改变,拜了个年轻时候放过猪的老儒生公孙弘为相,随即军功贵族垮台,儒学世家开始登场,延续到东汉末年,就已经垄断了绝大多数的高级官职。吴质、鲁肃这类“单家”子弟想要出头,一是得靠军功就那样还未必就能爬多高,二是得碰上改朝换代、鸡犬升天的好时候。

你们运气确实不错,这年月到处都可以挣军功,而至于改朝换代嘛嘿嘿,应该也不远啦。

所以鲁肃对做官兴趣缺缺,是勋完全可以理解,但他不能就此顺杆儿爬,说那你一辈子在我家吃闲饭好了。于是继续试探:“曹公之任人也,不论门第,只看贤愚,勋将子敬荐于曹公可好”

鲁肃还是摇头,说:“曹公麾下,良才济济,肃安敢与贤人君子并列宏辅不必多虑,肃暂无出仕之念,唯愿在卿家中为学,时有裨益。异日再起他念,自会与宏辅言之。”我先这么着混段日子再说,说不定哪天就能看清楚自己要走的道路啦,到时候再麻烦你吧。

是勋说行啊,那就先照旧吧能把鲁子敬一直揣在兜里,对他来说也是意外之喜。

不止一日,到了宛城,张绣排开文武至郊外迎接。是勋展诏而读汉代的诏书非常质朴,不搞什么“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花架子,尚书制诏,可是也不跟唐宋那样开头就先“门下”,只是先报年月日,然后就直接切入正题:

“建安元年十月癸亥。司空臣曹操稽首顿首上疏皇帝陛下:迩来国祚稍倾,大驾南迁,当此波荡之际,必用忠干之臣,以复旧制,以绍先业。伏惟建忠将军、宣威侯绣,武力既弘,忠孝秉节,今驻宛城,为都邑之西屏。应予嘉勉,以酬其功。期拜绣为南阳太守,增邑三百。臣昧死请。制曰可。”

基本上就是照录了曹操上奏的主要内容,向张绣表示,你这个太守可是曹操帮忙请下来的呀,最后加上“制曰可”三字,表示皇帝通过了,多么简单明暸。

当下读完诏书,张绣面东而拜,起身接诏,然后拉着是勋的手就往城里走。是勋就斜眼左右乱瞟啊,究竟哪位是贾文和呢光从面相上,这就完全瞧不出来哪。

张绣就一彻底的武夫相貌,穿的也是戎服,头戴巾帻,双插雁羽。他手底下也大多都是武将,只有两三名文吏,老的老,小的小,瞧着都不似贾诩贾文和这时候大概快五十了,但是是勋在许都听人说起过,他的相貌比实际年龄要显得年轻很多,瞧上去也就三十多不到四十岁可是那些文吏,就没一个落在这岁数上的。

转念一想,可还真说不清贾文和究竟算文官还是武将。他最初被任命为平津都尉,后做讨虏校尉,那就是武职了;跟着李傕、郭汜入京以后,那些同僚都拜将军,他却偏偏去当文官,先做左冯翊,后当尚书,因母丧辞官后又被加了光禄大夫的头衔;李、郭大交兵的时候,贾诩前去劝解,就被硬安了个宣义将军的武职,李、郭罢兵后他又把将军印绶退还了朝廷。所以说,按道理这时候的贾诩应该没官,是个白身。

真要是白衣处士,张绣是不好把他带到这种场面上来的,但是根据史书上所说,张绣是一刻都离不开贾诩啊,所以很可能随便给他身公服穿戴了也混进来。汉代虽然文武并重,但一般士人还是更重视文职,曹操当兖州刺史兼行奋武将军的时候,就也整天穿着文吏的冠服。可是真说不定贾诩就比较各色,今天是穿着戎服来的。那么武将当中,有没有谁瞧上去比较象呢

张绣拉着是勋的手表示亲密,可是也就拉了一小会儿而已,走出几步去就各自上了马和车,并驾前行。是勋跟这儿东张西望,张绣就奇怪了,问他:“是议郎在看些什么是在看张某的兵马,还是寻找熟稔之人”

是勋心说我还是直接问吧,说不定他就压根儿没把贾诩带出城呢“有一位贾文和先生,传言在将军幕下,不知何在”

张绣闻言愣了一下,随即回答道:“贾先生绣所惯熟也,然而传言不实,闻其现在华阴,并未到宛城来。”

啊呦,是勋心说我来早了,敢情贾诩这时候还傍着段煨哪未完待续。。

s:今天又是两更,第一更先奉上。

第八章、酬功谢德

宁辑将军段煨段忠明,在董卓余党中算比较有节操的一个,他屯兵在弘农西部的华阴,重视耕织,不扰百姓,并且在献帝东归途中进献衣食,执礼颇谨。估计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贾诩离开李、郭以后,就去投靠了他。

但是段煨这人有点儿小心眼儿,他瞧着贾诩原本跟自己是同僚,地位差不多高,而且本事还比自己大,就总疑心贾诩想鸠占鹊巢。因而张绣一派人过去迎接,贾诩就南下了。有人问贾诩,说老段对你不错啊,你怎能说走就走呢贾诩说你瞧着吧,他现在对我挺好,我要呆久了他肯定要下毒手,还不如现在走人,他心里也高兴,又希望我帮忙在外部给他拉盟友,所以对我留下的妻儿也会继续照顾下去。

按照史书上的说法,“张绣在南阳,诩阴结绣,绣遣人迎诩”,可见不是张绣主动去找贾诩帮忙的,完全是贾文和刻意给自己找的退路。此老之深谋远虑,由此可见一斑。

可惜是勋来早了,这边儿张绣才刚进宛城,曹操得着消息,就把他给派过来了,而贾诩还没离开段煨呢至于是不是已经“阴结”了张绣,张绣不提,是勋也猜不到。这可该怎么办呢掉头回去是勋心说我此来主要目的就是想见贾诩,不是真来挣这点点儿出闲差的功劳的呀

当晚宿于宛城之内,他就找鲁肃来商量。鲁肃说我听说过贾文和,那就是一超级大混蛋,要不是他煽动了李傕、郭汜等人造反。攻入长安。天下也不会这么乱腾。是勋就说啦。这不能怪贾诩,他当时只是为了保命啊比方说你受了冤屈,起而一搏还能活,束手就擒必定死,你会不会造反

他这话要是拿来问个大忠臣或者伪君子,对方肯定会说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套话,但鲁肃既非忠臣起码不是大汉的忠臣,也不虚伪。当即就垂下脑袋,沉吟不语,等于默认了。

是勋又说了,我前在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