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唯潘微微点头,道:“担忧便担忧吧。那是陛下和东王的事,与我等臣子无关。”
宁原心中不由对顾唯潘多了几分敬佩,心想不愧是当首辅的,政治觉悟就是高,便是说了如今洛阳前有狼后有虎,顾唯潘还是能如此镇定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换做他就不能。
宁原道:“顾太师,不是下官要借机说事,实在是如今大浪将起,顾太师是否应该懂得明哲保身呢恐怕不用多少时日。这洛阳将会成为各方所争夺的杀场,那时就算朝廷尚有林将军的几万兵马,再从江都调过来一些,怕也是只能目睹别人在中原的这篇疆土上你争我夺。不妨说一局丧气的,怕是朝廷的气数不长矣。”
话中有话,顾唯潘再愚钝也能听出弦外之音。
宁原一向以朝廷之臣标榜,但他与东王韩健走的实在太近,他到底心向着哪方还不好说。但现在听宁原的话。似乎宁原心中还藏着什么秘密,而今日宁原所说出的话。明显是在劝诫他作出一些违背眼下时局的事。
“宁尚书不用再说了,言多必失。老夫便当没听过,若再言,怕是老夫也不得不去陛下那里参奏你一本。”顾唯潘以傲人的语气道。
宁原笑了笑,不再多言,原本还在亦步亦趋跟着顾唯潘走。此时他却停下来,目送顾唯潘离开。
等人走了,才有几名大臣追过来,一来便紧忙问道:“宁尚书,事情说的如何”
宁原摇了摇头道:“顽固不化。不提也罢。”
几名大臣对视一眼,这些都是宁原派系之人,原本在朝中也算是呼风唤雨,现在顾唯潘出来当了首辅,但这些人的地位却没发生太多的改变,主要是顾唯潘眼下无人,只能靠着原本宁原体系的人马,还有一些旁支体系的人来维持住朝廷官员的基本架构。
转眼到了三月初十,距离韩健和杨瑞成婚之期只剩下六天。朝廷礼部那边基本已将皇帝大婚出嫁的大礼准备好,按照之前预设好的方案,杨瑞即便是嫁给韩健也会居住在宫中,而韩健的妻小也不用搬进皇宫,一切仍旧维持旧状。如此一来,成婚也只是一个形势。
半个多月时间里,苏廷夏所部已经快到黄河一线,这次苏廷夏所部撤兵缓慢,一日行路不过五六十里,主要是这路兵马太过庞大,又随军太多的渤海战俘,走到哪都好像一团臃肿的肿瘤一样,令地方所不安。地方上便是提供粮草,便已经赔的哭爹喊娘的,甚至也发生了不少军队抢百姓粮食的事,但在大局之下,朝廷对此选择了缄默,便当事情没有发生过。虽然苏廷夏也下令惩治了一些人,但他知道现在身在魏朝,若是不能以战养战,再少了朝廷粮草补给的供应,除了抢也没别的办法。
这段时间里,南齐的兵马进军也很缓慢,兵马分了几路,南朝朝廷派系界限分明,到了军队出兵这种情况也很明显。各家的兵马是分别出兵,共分了四路往豫州方向进发,行在最前的反倒是一向与世无争的惠王所部。这路人马,估摸有一万多,算不上是精锐,却是这次出兵中数量比较多的一路。
其余就算是力主出兵的谢汝默,也只是调拨了不到一万兵马,南齐出征豫州,总兵马数量不过四万左右。也难怪镇南侯黄仕琅认为南齐人不足为虑,以至于仍旧屯兵在洛阳城外而无撤兵之打算。
在这段时间中,倒是西王府已经完成了对关中的驻防,全数兵马都已经撤回到关中,构建了一条很牢固的防线,便等着朝廷和东王府的人马自投罗网。本身朝廷西进关中的人马便以老弱残兵为主,而且兵马数量不是很多,补给也有些跟不上,到临近关中后,干脆也放缓脚步,等候身后援军的到来。
总得来说,所有各路的人马要么屯兵以逸待劳,要么就是行军速度缓慢。各家似乎都在等着别家先出手。
韩健对此也有些无奈,他本是希望苏廷夏所部能早日奔赴到西侧关中一线,完成以战养战的补给。而苏廷夏为人却是老奸巨猾,好像有意在跟朝廷拖,如此一来,朝廷便要养活这路人马,这也是为了防止军中哗变。可现在朝廷早就是库房空虚,哪来的粮草补给去调拨给一路军民总数超过二十万人的兵马
几次派出催促苏廷夏所部的使节,去了之后也都是无功而返,苏廷夏的兵马虽然有往西进的动向,却也在逐渐往南,到三月上旬距离洛阳也不过二百多里,随时有南下黄河威胁洛阳的意思。
现在韩健必须要考虑到是进是退的事,洛阳北部有苏廷夏所部,这路兵马强盛,势头也很猛,刚灭了渤海国挫败了新罗兵马,这样的兵马兵锋也是很可怕的,一旦南下进取洛阳,洛阳城将会陷入很大的被动之中。可要说撤出洛阳,洛阳之南还有镇南侯黄仕琅的兵马在驻守,镇南侯一直按兵不动,似乎就在等着洛阳城自己露出破绽。现在撤出洛阳就是给镇南侯兵马良机。
而这段时间内,洛阳倒是一片风平浪静,甚至静的一潭死水。
在城门禁闭后,洛阳与外界的联系也少了许多,传信使节被杀的事也屡有发生,大军未动,情报战已经在暗自进行中。韩健也布置了一些假的情报出去,故意让别家知晓,而且这些情报中有真有假,令人分辨不出现在洛阳城内的具体情况。
到三月初十这一天,洛阳城中却是先有了异动。韩健派出以林恪为主的使节队伍,亲自去镇南侯黄仕琅的军营中为使节。
林恪毕竟是朝廷派系之人,他一出,所有人都觉得,韩健是要完成内部清洗的时刻。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章南朝异变
到三月十一,林恪一行已经抵达豫州兵马营中,进去之后便好像销声匿迹一般。在同一天,苏廷夏兵马一部却是分出一部分,约有三千多骑迅速往关中方向挺近,又近乎是同时,北川城中有有所异动,林詹派出一路不到两千人的骑兵队伍南下往洛阳。这些军事上的变动,令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到三月十二,洛阳城周围仍旧是一片风平浪静,不过一个消息却迅速传遍江北。运来在三月初九晚上,南齐四路进军豫州的兵马中行在最前的惠王所部,先是在抵达豫州城西八十里后折返,却是埋伏将行在之后的谢汝默一部兵马给围杀。虽然这一路南齐的兵马并不多,却也是谢汝默麾下的中坚力量,就算是南齐人自己都没想到一向与世无争的惠王萧翎会在阵前反水,将谢汝默派出的这路兵马给绞杀。
消息瞬间爆炸开来,南齐四路兵马被灭一路,剩下两路分别是以朱同敬为首的一路兵马以及临江王萧桐的人马,都选择了驻扎观望,同时也是将消息传递回南方。这么一来,原来所有人都以为是南齐人要趁机攻打豫州甚至是洛阳,反过头来却是要进行内讧。
三月十三,南齐都城金陵城内再有异动。谢汝默在得知前线兵马被围杀后,恼羞成怒,虽然知道并非是再次举兵良机,却也趁着金陵守备空虚,调集其亲信所部,想一举拿下金陵城防务,进而攻占皇宫。
与上次在谢汝默起事之前皇宫便得知消息不同,这次谢汝默动作极为迅速,再加上长居宫中的何太后和小皇帝少了朱同敬和永丹公主萧旃这两个心腹,以至于闭目塞听。就算在得知谢汝默要造反的消息后,何太后也一厢情愿以为朱同敬和惠王萧翎甚至是临江王萧桐都不会坐视不理,谢汝默亲信在当日上午不到两个时辰内,便已经将城中主要的城防衙门给占下,继而兵马杀入宫中,从宫门往内。一路血战。到中午之后,南齐皇宫的御林军只能固守不出,金陵皇宫九宫被谢汝默破了六宫,外界对于何太后母子的生死下落都不知情。
而朱同敬却在此前一天已经离开金陵,带着他的一路人马西进江赣一代,临江王按兵不动,此时外界的传言才当是属实,谢汝默要配置的傀儡皇帝正是临江王萧桐,这次起兵有萧桐暗中相助。而在这关键的时候。惠王萧翎也是下落不明,谢汝默一方面分兵去攻打皇宫,另一面则是去杀阵前反水绞杀他几千兵马的惠王,等到了惠王府上才知道惠王早就不在。谢汝默虽然感觉到可能是中了惠王的计谋,但此时骑虎难下,既然已经发兵就干脆发兵到底,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