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83(2 / 2)

“想什么”韩健问道。

“想什么与你有关系吗”杨瑞说着,好像忍不住心中的委屈,伸手像是在拭泪。

韩健一摸怀里,却是抽出一条锦帕递过去,杨瑞擦了擦泪,才看了看锦帕,不由蹙眉道:“又是哪个相好送给你的”

韩健苦笑道:“你能不这么多心吗”

话好像说的很义正言辞,但实际上手帕还的确是女人送给他的,不过是顾欣儿绣的,让他看看好不好看,而他也就顺理成章收在怀里,也当是不想辜负了女儿家的一片心意。杨瑞终究跟顾欣儿没什么沟通,彼此之间有隔阂,韩健也就刻意不提。

“曦儿他此次出征,若是有什么三长两短真不知如何跟九泉之下的父皇交待。”杨瑞又看着窗外垂泪起来。

韩健看着伤心难过的杨瑞,心说这不该是杨瑞的性格,这是多么坚强的一个女人,难道是因为自己的出现,才令她多了几分女子的柔弱和多愁善感还是说杨瑞本身性格便是如此,只是以前他们没有接触的时候他没有机会察觉到杨瑞不同的一面

“难道先皇就想看着太子碌碌无为虚度一生”韩健反问道。

杨瑞突然沉默了一下,连脸色的悲伤也一刹那消弭不见。

韩健知道这话对杨瑞还是有一定冲击力的,现在怎么说也是在对杨曦“加以历练”,虽然这种历练的方式,跟当初杨曦前往南齐做质子的时候差不多。都是在折磨中加以历练。未完待续。。

第六百九十九章选仕

韩健安慰了杨瑞一会,不多时却已经有轻微的脚步声靠近门口。却是小太监进来通禀顾唯潘到来。

“请顾太师进来。”杨瑞道。

“是。”

小太监回身出去,杨瑞则是回到座位上坐好,而韩健也找了一片的椅子坐下。顾唯潘这才进来行礼问安。

“太师,朕找你来是有些事商议,请坐。”杨瑞一脸客气说道。

顾唯潘看了韩健一眼,在韩健旁边的椅子上坐下,他毕竟不像韩健一样当皇宫是家一样,在帝王面前落座终究不是太习惯。

“不知陛下有何事找老臣商议。”顾唯潘道。

杨瑞点了下头,却是站起身来,这使得顾唯潘不得不马上站起身来,杨瑞却是压了一下手,意思是顾唯潘不用这么拘礼。不过顾唯潘终究懂得宫廷的礼数,现在皇帝不坐,他怎会落座

韩健则坐在一边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当是不知道这些繁文缛节。

“今年是三年一度的大考之期,朕想从中选拔一些人才,为朝廷所用。”杨瑞算是敞开说道。

顾唯潘这才点头,大约也明白了杨瑞的意思。

现在朝廷人才凋零,一些年老的要么是涉及到之前杨余谋反被罢官免职,要么就是自顾身份不愿再为朝廷效命,年轻的更是被打压的厉害,现在东王府得势,很多事不是朝廷想怎么处置就能怎么处置。

“老臣明白。”顾唯潘行礼道。

杨瑞叹口气道:“现在朕在朝廷里可信任之人太少,思来想去,也没想到主考的最佳人选,反倒是顾太师德高望重,又是一朝重臣,选拔人才之事。便交由顾太师来办。”

“老臣遵旨。”顾唯潘恭敬行礼,也好像肩膀上责任很重一样。

韩健坐在一边始终没说话,但他心中怎么还是会有一些想法的。

科举选拔人才,这也是朝廷传统,他随便不能干涉,但杨瑞说什么选拔人才也无非是想多一些人手来振兴朝廷。朝廷兴那必然是东王府落,此消彼长的道理他还懂一些。杨瑞之所以当着他的面找来顾唯潘说这件事,其实也是想告诉他,选拔人才不过是例行公事而无其余他的意思,可真的就没别的意思

以往的科考,朝廷派出的主考之人,以侍郎或者是东阁里的学士居多,这次却是以身为首辅大臣的顾唯潘出来主考,意义不同一般。这就好像告诉天下人。她杨瑞对这次科考非常重视,任何被选拔之人都可以受到重用。这明显也有针对东王府之意。

“顾太师体察朕心,甚为难得。顾太师回去将大考之事详细呈奏,日期也早些定下来,下发到各州府,也好令地方学子有所准备。”

“是。”

顾唯潘领命而去,人走了,杨瑞这才重新坐下来。目光却在打量着韩健。

杨瑞道:“可是觉得心中不快”

“朝廷科举选仕,我怎会心中不快”韩健笑了笑道。

杨瑞叹了口气。却没说什么,道:“你别从中作梗最好。”

韩健听这话却很不爽,怎就是他别从中作梗,难道朝廷要科考,他还要在背后耍什么手段不成

没有在宫里留多少时间,韩健便回了东王府。到正厅韩松氏便匆忙过来,手上却是拿着一份名单。

“二娘,可是有事”韩健还没等喘口气,韩松氏便过来找他说事情,令他有种忙到喘不过气的感觉。

“这是地方上举荐上来的孝廉、能仕。你看看,若是合用,便留在东王府中为官也好。”韩松氏直接将名单交到韩健手上。

韩健这才知道杨瑞为何要说他别从中作梗,原来从中作梗的并非是他,而是韩松氏。也许是杨瑞早就知道韩松氏背地里已经跟地方上打过招呼,让地方把一些有才能的人举荐上来好为东王府所用。

“二娘要用江都的人才我不反对,可为何其他郡府的人才,也会在这上面”韩健看过名单后不由提出质疑道。

“才能还分地域不成既然有能力,就是可用之才,如今朝廷风雨飘摇,若是东王府也不能稳定大局,那天下百姓当如何”

韩松氏拿出天下百姓来压韩健,也让韩健感觉到她非要跟杨瑞作对的决心。

“此事不提。”韩健放下名单,道,“如今东王府只管做自己的事便可,就连我,也轻易不能过问朝事。而二娘一介妇道人家,若是干涉太多,只怕会招来非议,更加深朝廷与东王府的芥蒂。二娘这不是在帮我。”

“可我也不会害你帮你选人才,这有何错”

韩松氏像是很生气,直接拂袖而去。韩健却是看着韩松氏的背影有些怅然。

以往在江都时候,韩松氏怎么说都是杨瑞的忠臣,也许是他太过于激进,现在东王府势力已经不同以往,也使得韩松氏的心态跟着转变,现在也到了与杨瑞水火不相容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