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69(2 / 2)

“东王,既然你要回府负责军务,朕也不多留你。下午朕会派人去府上接苁儿妹妹进宫,你晚上有时间也过来。”杨瑞最后语气缓和说道。

韩健再点头,其实接杨苁儿进宫只是假象,重要的是他进宫。

杨瑞虽然已经生性淡泊了三十多年,可一旦在一些事上开闸,是很难忍得住的。这就好像一碗清水一样,在不觉得渴的时候,它也就是那样一碗水,可能倒了都不觉得可惜。可一旦在饥渴之下饮过一次,那什么都不一样了。

杨瑞已经快要到虎狼之年,对于丈夫的疼爱也是非常在乎的。韩健心说这大概也是为何杨瑞出去才半个月便忍不住回来的原因,因为在杨瑞心中现在也少不了他的存在。

一下午,韩健都在军所衙门里处理大小的军务。军务主要来自于北边苏廷夏和林詹的汇报。韩健召开了紧急的军事会议商讨过,军所衙门的将领这才知道,原来北方是要开战。

东王府突然开战,别说是北王府那边始料不及,便是洛阳里东王府的将领和谋士,也都是措手不及。韩健之前已经明确表示过要以休养生息为主。在半个月后却突然出兵,终究还是让人搞不懂。

韩健除了简单传达一下这次出兵的事,再者是商讨军需物资的调度。韩健没有在会议上直接说苏廷夏这次出兵是以战养战准备一路抢掠往北川方向挺近,韩健也担心军中上下会有非议之声,这种事,心里明白跟说出来终究是两回事。

会议结束后。韩健又派出一路援军北上,主要是填补之前苏廷夏带兵后留下的卢州防务的空缺,同时也是为苏廷夏兵马回撤作好准备。

这次韩健算是准备的很充分,也并未对苏廷夏出兵有过高的期望,只要是打乱了北王府阵脚,能令其不南犯便可。韩健很清楚苏廷夏便是有才能,区区两万新兵也派不上什么大用场。这才一出兵,韩健已经为苏廷夏所部的回撤作好了一切准备。

这次出兵的名头,在于苏廷夏是要代朝廷“讨逆”。逆并非是刚继任为北王的杨科,而是北逃的杨余和杨余的一干党羽。因为杨科收留了杨余等人,也令朝廷这次出兵是名正言顺,再加上提前去信照会过西王府那边的人,令西王府完全可以放任不管。韩健也明白这大概就是西王府的目的,让北王府跟朝廷乃是东王府之间缠斗,这样西王府反倒可以坐山观虎斗而渔翁得利。

处理好军务,韩健没有直接回府。而是让人回东王府通知,他晚上会继续留在军所衙门过夜。现在韩崔氏等姨娘已经进了洛阳。韩健知道日后再想进宫去与杨瑞私会已经没那么容易,毕竟韩崔氏在军中还是颇有势力,她能调查出很多事,包括他的行踪。而这些也是韩崔氏所关心的,毕竟韩崔氏很担心他有个三长两短的。

韩健要进宫,便要瞒住上下所有人。到入夜之后他也并未放下手头的军务,而是到上更之后,他才通知下去自己要入睡,找了替身掩人耳目,才独自往皇宫的方向而去。

这一路上他都很熟悉。不怕会迷路或者是有危险。

到皇宫,他也并未走正门,而是走的侧门,侧门他之前便安排过,换防之后基本都是他所亲信之人,不怕泄露了风声。

进宫之后,他也是直奔皇宫內苑,兜了个大圈子,等韩健到杨瑞寝宫门口,已经是二更天,不过里面仍旧是灯火通明,显然杨瑞和杨苁儿已经等了自己不少时候。

“夫君可总算是来了。”杨瑞见到韩健掀开布帘进来,长舒口气道,“再不来以为夫君将妾身跟妹妹都给忘了呢。”

这时候杨苁儿正靠在睡塌床缘都快睡着。

因为杨苁儿近来身怀有孕,加上韩健经常不在身边,长夜漫漫,她也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突然需要熬夜等韩健过来,等着等着她自己也就快撑不下去。

“相公来啦”也是在听到杨瑞说话之后,杨苁儿才突然惊醒,见到韩健自然是喜上眉梢。

“苁儿,要是累了的话早些休息。”韩健上前关切地抚摸着杨苁儿的面颊,说道。

“不累。”杨苁儿面色一红,其实她已经很累,但毕竟她也知道今夜是来做什么的,心中带着期待,自然也就口不对心。

杨瑞这时候走过来,轻轻一笑道:“妹妹也是的,累了便先睡就是。难道妹妹以为明早醒来,便会被夫君轻易放过吗”

杨苁儿脸红的更厉害,不过却也听话点点头,道:“那妾身便先睡了,不打搅相公和姐姐的好事。”

第五百五十九章王师不为

杨苁儿躺下,杨瑞亲自过去给她盖好被子,显得姐妹情深的模样。但韩健知道杨瑞是想让杨苁儿早些睡着,方便与自己说话。要说这天下间能交谈而不怕被人听了去的,也只有这皇宫內苑戒备重重的地方。

不多时,杨苁儿已经呼吸均匀地睡着。杨瑞这才坐在床沿上,看着坐在桌前椅子上的韩健。

“现在可以说了”韩健自己倒了一杯茶,饮下后说道。

杨瑞轻轻一叹,道:“看来妾身以后在夫君面前,什么事都不能藏。这对妾身来说,是否有些不公平呢”

韩健知道杨瑞的意思,他做事有时候也是很刚愎自用不会与人商量的,这会显得有些霸道。

“瑞儿你不想说,便不说算了。”韩健轻叹道。

杨瑞道:“夫君又说这种话,知道夫君是不知道前因后果不会罢休。便告诉夫君也无妨,只是会平添不少的麻烦。夫君可还记得妾身说过,关于闫宁太子的事”

“嗯。”韩健点头。

杨瑞续道:“闫宁太子当初是的确留下子嗣,不过没人知道是谁。本来妾身以为,既然你父亲与闫宁太子有关,那你就有可能是闫宁太子的后人。可妾身毕竟与你母亲姐妹情深,对于你母亲还是很信任的,她也只对你父亲一人钟情,所生下的子嗣,也不会是闫宁太子的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