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55(2 / 2)

“不必拘礼。”女皇手上仍旧捧着一把鱼食,道,“上前说话。”

韩健老实走上前,心中却也在想女皇召见的目的。当下女皇身边只有几名宫女,而女皇这般模样,难道还要跟他商议军国大事

唠家常这似乎也不是女皇的风格。

女皇一摆手,众宫女各自退下,只留下韩健一人。女皇抛洒完鱼食,拍拍手,也不洗手便坐在铺着软垫的石凳上。整个石桌前只有一方石凳,显然就是没韩健坐的位置。

“东王这几日,公事可趁手”女皇如同闲话一般,自然而然问了一句。

韩健的公事做的岂止是马马虎虎,库司有他没有他根本毫无区别,他的上司库司部领马继宁似乎也没让他接手实权的准备。这些事韩健心里想想,嘴上并未说出。

“回陛下,公事上,臣尚能应对。”韩健口不对心道。

“嗯。”女皇似乎很满意他这个答案,叹道,“这几日,朝廷发生不少事,幸好有你东王在朕身边坐镇,才不至闹出些乱子。过几日,朕给你另派个差事。”

韩健眨眨眼,这是要换工作了库司兼办他才干了没几天,人生地不熟的还没等把工作摸清楚,居然要换工作

“臣不敢当。”韩健恭声道。

“没什么不敢当的。”女皇一笑,继续说道,“近日洛阳城内外出了些乱党,应与当日行刺朕的那些人有关,东王你如何看”

“回陛下,捉拿刺客之事,乃是廷尉府职责,臣不知该如何评价。”韩健道。

“可两任廷尉府,做的实在是不尽人意。朕刚将廷尉府少府之官罢免,当下是该找个人,来替朕分忧”

吕哲上任才几天就被罢官了话说这个洛阳市的公安局长可真不好当,这才几天工夫就已经换了两个。听女皇的意思,是让我顶上去

“陛下”韩健实在不知如何接茬。

女皇一笑道:“廷尉府之责,关乎京畿安危,朕要选一名可造之才来担当此任。在此人选上,东王可有好的提议”

韩健不知道女皇这话的意思,他一介外臣,应该不会让他来顶廷尉府少府的空缺。而来征求他的意见,这事就有些复杂,话说他在洛阳城也认识不了几个人。

韩健谨慎道:“陛下,臣没有好的人选可提”

女皇也没勉强,直接道:“朕前两日出巡,与你同行之中,有一名廷尉府捕头,甚为能干。本来他也是廷尉府少府的一个不错人选,但他毕竟资历尚浅,这样,朕先提拔他做廷尉府右监,东王以为如何”

廷尉府少府是朝廷正三品高官,少府之下,设左右监,一个负责逮捕一个负责刑狱,原本一个捕头不过是个不入品的微末小吏,现在林詹能成为廷尉府右监,直接提升到从五品,等于是做了廷尉府的总捕头,廷尉府之下近乎所有人手他都能调动。

“谢陛下抬爱,此事”

女皇一笑道:“此事你也无须再言,就先这么定了。至于廷尉府少府,朕会酌情选人来担当。”

韩健听这意思,应该是要谈的事谈完了,提拔林詹当廷尉府右监,女皇是给他的面子,这也算是好事。他也没什么损失。

女皇突然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奏本,放在石桌上,道:“这里有份奏折,你拿去看看。”

韩健看见奏折,心想难道是言官又抓住他什么过失来参劾他这种事在魏朝不鲜见,言官跟东南西北四大王过不去也是人尽皆知的事。

韩健拿起奏本一看,才看了一眼,他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这根本不是参劾他的奏折,而是一份联名请奏立太子的奏折。韩健看了看下面的署名,少说有几十上百名官员,有位列九卿的高官,也有贡院里的监生,可说是满朝之人要请奏太子,向陛下施压的意思。

“东王,此事你如何看待”女皇脸上似笑非笑,打量着韩健。

韩健心中又盘算了一下,之前女皇等于给了他好处,现在问他的意思,到底女皇是觉得该立太子还是不该立

这事别人谁提都好,他提不合适。他是东王,本身跟未来的太子有权力上的冲突。而杨曦是他的朋友,杨余跟他又有过节。他谁要立太子,别人自然会想他推举的是杨曦。

“回陛下,臣一介外臣,此等事不好善加妄论。”韩健恭敬说道。

第九十五章女皇的心思下

女皇听到韩健的答案,笑看了韩健一眼,那目光好似在说,你小子倒是挺聪明。

“朕就是要听听你的意思。”女皇道,“你觉得朕的两个弟弟,谁更适合来当太子”

女皇不说该不该立太子,直接说该立谁。事情等于是又跳跃了一步。韩健脑子飞快转着,女皇一向对立太子之事不感冒,以前有人提过立太子,还被女皇直接给革职问责。在这件事上,女皇的态度一直很强硬,因而朝中一些大臣轻易不敢提立太子的事。

这次却有几十名大臣联名上奏请立太子,难道是这些人觉得法不责众,于是该捋龙须还是说发生了什么事,让此事有了转圜余地,让朝臣看到了女皇要归政的迹象

韩健也知道,既然女皇话都问到这份上,他就不能再避忌,有些话他该说还是要说。

“回陛下,臣与六王子交好,对他有略有了解,知道他是个心怀仁慈之人。臣对三王子不甚了解,三王子年长,或更能堪当大任。是否立太子,何人为太子之事,臣一切听凭陛下。”

韩健故意把话露出一些破绽,让女皇认为他在此事上欠缺考虑。或者说是他从未考虑。但其实,韩健在心中对储君一事上做过不止一次的思考。现在女皇没嫁人,也没生儿育女,皇位迟早是要还给杨家的男丁。而当然女皇不想把皇位被迫交给西王和北王,要传位也是传给她两个弟弟。

也许以前女皇一直不提太子之事,是因为杨曦尚年幼,要立太子只能立杨余。而在储君之事上,没有竞争就等于是没有负担,就算女皇想立杨余为太子,也想在杨曦长大之后再观察。可能在女皇心中,更欣赏杨曦这个小弟,欣赏他待人坦诚且仁慈的性格。

女皇听韩健这么说,也未多言,反倒是静下心似在思索。

“此事不提。”过了半晌,女皇转过话题道,“如今我魏朝境内,乱党横行。这些乱党以诛奸臣平民怨为幌子,行所谓义举,实行盗匪所为。但这些人,甚得普通百姓拥戴,朕也不想与之交恶东王,如今廷尉府关押了几个贼匪,朕一并交给你处置。”

“陛下此举臣不太明白”韩健心中费解的一谈糊涂,女皇怎么突然就要把乱党交给他来处置

女皇脸上慧黠一笑道:“缓和朝廷与乱党的关系,乃朕一直所想。但此事朝廷出面不可,不如交由于你,由东王你来出面,东王可否替朕来分此忧”

韩健心说这事太巧了,家里刚有个不知死活的女刺客来让他想办法放人,谨记着陛下就真把人交给他让他来放。莫非是女皇在自己身边安了探子

“为陛下分忧,乃是为臣之责。”韩健躬身领命。

“嗯。朕这就写一份诏谕,你可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