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39(2 / 2)

随即,在拳头轰来之时,就慢慢地伸手一抓,把黄峰和尚的拳头。牢牢抓在了手上。

一瞬间,黄峰和尚就感觉到,自己的拳头,似乎砸在了一团虚无的空中。

他庞然浩荡的拳劲,就如同泥牛入海,瞬时消失无踪。一股飘虚无力的失重感,就涌上了他的心头。

霎时,黄峰和尚脸色大变,但是再想抽手,却已经晚了。因为这时。拳头不着力的空虚感,让他憋闷得难受,仿佛要吐血。

接着,后遗症出现了。他感觉到自己全身上下,软绵绵地,再也使不上力气。

“拳法不错。”

祁象称赞道:“比起你师弟,要强上那么一线。”

“多谢前辈夸奖。”

黄峰和尚苦涩笑道:“不过,自从他叛出师门之后,不再是我师弟了。”

“好。不提他。”

祁象从善如流:“走吧,去喝杯茶。”

“呃”

黄峰一怔,随之就发现自己飘飞而起。

没等他反应过来,祁象已经揪住他的肩膀,纵身一掠,直接翻过了悬崖峭壁,一路奔行返回城市之中。

十几分钟之后,两人就回到了城市的边缘。

祁象不想引人注目,自然慢慢地停了下来。招了一辆出租车,扯着黄峰和尚的手臂,与他一同上了车。

“师傅,麻烦凤凰街”

祁象报了地址,笑意盎然,给人如沐春风之感。

相比之下,黄峰和尚却是有些垂头丧气。不过作为阶下囚,他还是很守本分的,没搞什么小动作。或者说,他现在已经放弃了逃跑的打算。

没办法,识时务者为俊杰。面对祁象这样的高手,他自知是逃不掉的。与其浪费力气,不如考虑一下,一会儿祁象会问他什么问题,他又该怎么回答

黄峰和尚忽然觉得头疼起来。

“大师,不要那么拘谨。”

祁象宽慰道:“相逢就是有缘,虽然我一心向道,但是对于佛法,也不排斥。去年,我还专门去了普陀山,拜了观音呢。”

“呵呵”

黄峰和尚只有报以苦笑。

“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既然反抗不了,不如好好享受。”

祁象继续劝说:“实在不行,就多配合或许,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事,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呢,未必就是坏事”

黄峰和尚唯唯诺诺,暗地里在翻白眼。这分明是得了便宜,又卖乖。

不过,这是胜利者的特权,他也无可奈何。

像祁象说的,既然抗争不了,那就逆来顺受吧。风水轮流转,存留有用之身,指不定还有翻盘的机会

黄峰和尚自我安慰,随即开口道:“前辈,你想了解什么情况,但讲无妨。要是我知道,肯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急,不急”

祁象微笑道:“喝茶,先去喝茶。”

不久之后,两人抵达凤凰街,这里有个茶馆,生意不错。

祁象在楼上,要了个包间,点了一壶碧螺春,再要了两三盘糕点,就打发服务员离开。他亲自执壶,给黄峰和尚倒了一杯茶。

“请”

祁象微笑示意:“尝尝,是什么滋味。”

“多谢前辈。”

黄峰举杯,轻抿了口热茶,却有些摸不准祁象的套路,这是什么节奏

“古人讲究,茶禅一味”祁象也在喝茶,慢条斯理道:“不知道,这茶喝多了,是否能够领悟出佛理来”

“能”

黄峰肯定的点头,否定这个,就是否定先贤。这事,他做不出来。

“那茶喝多了,悟出了佛理,能修成佛身么”

第487章来龙去脉

佛身

听见了这个词,黄峰和尚顿时脸色大变,心头颤动。

“什么佛身”

黄峰和尚决定装傻,一脸迷惑不解的表情。

“在世佛身。”

祁象轻笑道:“黄峰大师,据我所知,你师弟他,犯下滔天罪行的原因,应该是为了在世佛身,你不知道这事吗”

“阿弥陀佛”

黄峰和尚低头垂眉,都被拆穿了,再装下去,也没意思。

其实,他也心里也觉得郁闷,本以为很隐秘的事情,没有想到一个两个的,似乎都一清二楚,让他感觉不好受。

“大师,那佛身的来历,能给我说说吗”

与此同时,祁象问道:“不知道,那是哪位神僧的遗蜕”

黄峰和尚沉默,在犹豫不决。

“大师,请”

祁象没有催促,只是再倒茶,示意。

清澄的茶水,落在了杯子中,激起了点点水花。

黄峰和尚神思恍惚了下,隐约之间也明白过来了。为什么祁象一直在强调,吃茶去。

究其原因,恐怕是在暗示他,茶为礼,先礼后兵,识趣地话,最好说实话。不然,茶楼的对面,就是酒楼,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黄峰望了眼祁象,心里很清楚,自己与对方之间的差距。况且,人家已经知道的情况也不少,现在只是在询问细节而已。

这些细节,知道固然好。不知道,也不影响大局。

但是,自己说不说,那倒霉的肯定是自己。

黄峰和尚无奈,叹声道:“那位神僧的来历,在我师门的典籍之中。只有少许记载。对于他的生平事迹,也知之不详。”

“没事,知道多少,就说多少。”祁象表示自己不介意。

“我们只知道。神僧出身中原,不过十分仰慕玄奘大师西游天竺地壮举,所以经过一番准备之后,他辞别了亲戚朋友,踏上了西行之路。”

黄峰和尚轻声道:“一去三十年。不闻半点音讯。”

“当时,所有的人,都觉得他可能遭遇不测。但是没有想到,他突然回来了,很低调地回来”

黄峰和尚表情怪异:“他回到了寺中,低调地拜访了当时的主持,并且把他从天竺带回来的一些佛经奉上”

“当时的主持,十分的高兴,决定要为他举行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本来,他想拒绝的。但是却拗不过主持弘扬佛法的决心。”

祁象微微点头,也表示理解。

毕竟,在古代的时候,天竺距离中原十分遥远,而且路上遍布毒蛇猛兽,还有各种强盗土匪之类的。

千百年来,前往天竺取经的高僧和尚,绝对不在少数。但是,能够平安归来,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却寥寥无几。

更多的人,却是埋骨路上,化作无名枯骨,与黄沙作伴。

好不容易。又有人成功完成这个壮举,相当于镀了一层金。只要当时的主持脑子不笨,肯定要抓紧这个大好的机会,把那位神僧推出去,作为彰显佛法、寺院的招牌。

“而且,这样的事情。不管是地方官府,还是士林中人,包括各地的佛寺,都十分支持,视为一大盛会,人人都希望参与其中。”

“所以,消息传出去之后,不管那神僧是什么态度,反正大家自发地联合起来,举办了一个万人弘法大会。”

“那场面,肯定是十分热闹,锣鼓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