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挥毫泼墨的纸,往往是由几层揉合起来,才形成一张。
这也是为什么,古玩行当有通过揭画的高明手段,窃取真迹的情况。好几层纸,哪怕揭了一两层,再补色之后,就是另外一幅真迹了。
当然,只有当墨痕渗入画纸的内部,墨色的渲染足够,作品才能够流传长久。盗揭的画,由于底薄,肯定保存不了多长时间,很容易酥化碎裂,自然毁坏。
现在祁象却说,这一幅画笔墨虚浮,没有渗透画心,这的确让人惊骇。
“揭画儿”
想到这个可能性,可谓是满堂皆惊,一帮人面面相觑。
与此同时,他们也总算是明白了祁象的为难:“如果是揭画,那就真难办了,的确很难界定,这玩意是真迹,还是赝品。”
揭画,本身是从真迹揭出来的,属于真迹的延伸,按理来说,应该算是真迹。问题是,揭画只有薄薄的一层,底下基本上是白纸,还要通过补色,才使得画面鲜活。
然而在行业内,大家对于不是作者本人,或许出于修复需要以外,而进行的添笔补笔,一般会认定这样的行为属于做假。
做了手脚的画,自然就是赝品无疑。
“坑啊”
“摆明了是坑人嘛。”
有心思灵活的人,更加明白了其的险恶用心。
两幅作品,其一幅可能是任伯年女儿的代笔。之前也说了,代笔这类作品,很难说得清楚究竟是赝品还是真迹。
而另外一幅作品,又有可能是揭画。对于揭画的认定,就更加模棱两可了。
两幅画,似真似假,真真假假,也让大家很纠结,傻傻分不清。
“这帮老奸不对,应该是老前辈,真是绝了。”庞大老板兴高采烈,很想立刻请客送礼,表达心的感激之情。
“几位老弟,你们这样做,是不是有些不妥当啊。”
人群之,也有几个年纪大的老人,尽管威望实力不及几个收藏鉴定大师,但是好歹也算是资深望重的老行家,很委婉的表达了他们的不满。
别的人就算了,对于几个老行家的指责,几个收藏鉴定大师,也不敢不重视。
适时,孙老连忙表态道:“几位老哥,事情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我们可以保证,这两幅画虽然各有玄机,但绝对不是坑”
“这不是坑,还能是什么”其他人很怀疑。
看到孙老似乎要深入解释,庞大老板急忙切入进来,阻止了孙老的剧透,然后转头笑眯眯道:“小哥,几位老爷也说得很清楚明白了,两幅画之,只有一幅是真迹。到底是哪一幅,你现在可以选择了吧”
祁象皱眉沉思,举棋不定
“男人,就应该果决一些,不要婆婆妈妈的拖泥带水。”庞大老板挤兑起来,恨不能帮祁象胡乱选一幅。
“催什么,催命啊。”其他人很不满,觉得庞大老板过分了。
众怒难犯,庞大老板顿时闭嘴,心里念碎碎。
“我觉得”
又过了一会,祁象吐了口气,终于有了决定,指着其一幅画道:“我觉得,这应该是真迹”
“咦”
众人一看,觉得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只见祁象指的,正是那幅疑是揭画的相片。
“哈哈”
庞大老板大笑起来,一脸激动的表情:“你确定选定了,就不能更改了啊。”
不会是选错了吧
众人心里一跳,为祁象感到可惜,不值。
就差最后一步,百分之五十的几率,竟然失败了。
在众人感叹之际,却见得意洋洋的庞大老板回身,笑容瞬间一收,小心翼翼道:“几位老爷,他说的对不对呀”
众人闻声,一口老血差点没吐出来。
敢情庞大老板也不知道答案,还装什么大尾巴狼呀
在众人的关注下,一个老人不动声色,反问祁象:“你觉得它是真迹,理由是什么”
“居然还要理由好吧,我其实也挺想知道理由的”
一帮人视线一转,就集在祁象身上。所有人都知道,成败的关键,就在此一举了。
看书要投票,这是好习惯,需要发扬。请大家多支持,给个收藏。
第46章彩头,彩头
“因为”
祁象定了定神,娓娓而谈:“因为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幅画,有可能是揭画,所以一直犹豫不决。但是几位老爷子的态度,却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个可能性。”
一个老人稀疏的眉头微动,开口问道:“什么可能性”
“还有别的可能性么”其他人小声嘀咕,一个个莫名其妙,一头雾水。
“别吵,听他怎么说。”
在一些人的警告下,其他人纷纷闭嘴,默默的聆听。
“我突然想起来了,任伯年是个职业画家。”祁象徐徐说道:“但凡是职业画家,肯定有一个共通点。”
“什么共通点。”孙老饶有兴趣问道,眼睛却越来越亮。
“明码标价”祁象笑着说道:“职业画家,从来不羞于谈钱,毕竟他们以卖画为生,每一幅钱,值多少钱,都会标价得清清楚楚。”
“这一点,在郑板桥、齐白石等人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亲笔书写的润格费用,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祁象列举例子道:“毫无疑问,任伯年也是这样。他的画多少钱,扇面多少钱,肯定有标准的市场行情,谢拒讨价还价。”
“嗯,这是事实,也没错。”孙老又问:“不过,这市场行情,又与这画的真假,有什么联系吗”
其他人不自觉点头,觉得祁象这话云笼雾绕的,让他们听不明白。
“当然有联系。”祁象胸有成竹道:“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任伯年是大画家,他的画值这个钱,大家也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