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70(2 / 2)

名门望族最大的依仗就是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土地,虽然那些土地大多已经荒废,但名义上这些土地还是属于他们,只要他们不肯让出,刘福就不会明目张胆的强夺的。可这样的后果就是得罪了刘福,还想要从刘福那里得到好处做梦去吧

献出土地,说得容易,可真要下这个决定却是很困难。汉人都有土地情结,就是闲的时候都会想办法去开垦荒地,让他们主动献上已经属于他们的土地,还真有点难为他们。有眼光的人可以看出此时献上土地会赢得刘福的好感,可没眼光的人却会自持身份,认为自己可以仗着家族的名望逼迫刘福向他们低头。而他们也正打算这么干

秘密的串联,尽可能多的拉进属于自己阵营的盟友,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思试图逼迫刘福向他们让步。可他们忘记了,一个可以下令屠城灭族制作人头京观的人怎么可能会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

刘福珍惜汉人的性命,可这个珍惜的对象并不是所有的汉人,那些已经吃得脑满肠肥的汉人并不在此列。相安无事刘福不会去主动招惹,可若是那些人胆敢冲刘福龇牙,刘福也不介意用京观来让那些人冷静一下过热的头脑。

一个意图不轨的罪名,雍州那些试图通过串联逼迫刘福答应他们所提要求的名门望族就自食恶果。血淋淋的事实警告着那些没有参与此事的名门望族,刘福绝对不是一个软弱可欺的良善之辈。

随着一次毫不犹豫的血腥镇压,雍州的名门望族也终于认清了现实,纷纷向刘福低头。而刘福也没有难为雍州的名门望族,他并没有要将名门望族斩尽杀绝的念头。所谓的名门望族,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依靠一代又一代的努力而形成。

刘福不介意那些名门望族加入自己的阵营,但前提条件就是名门望族必须遵守自己制定的规矩,像之前雍州名门望族试图通过串联逼迫刘福,那就明显是违反了刘福的规矩,刘福在处理的时候自然不会手软。

对于主动献上土地的名门望族,刘福也没有白拿,除了使用黄金明码标价的购买了名门望族荒废的土地外,天水郡太守的职位安在了韦家家主韦端的头上,而作为京兆韦家的家主,既然选择了站队,就明白一定要站稳,有韦家作为表率,雍州的名门望族纷纷向刘福释放善意,而刘福也没有拒绝,除了他们过分的要求直接拒绝外,对于他们贡献出来的家族人才,刘福倒是照单全收。

刘福的让步让名门望族不由一阵窃喜,同时暗自嘲笑那些之前要跟刘福对着干的家族,可等他们发现自家的人才都并不是在他们所希望的地方为官后,纷纷暗呼上了刘福的恶当。之所以求官,目的就是为了维护自家在当地的利益,可若是自家的人被安排去了异地为官,那还维护个屁呀,县官不如现管嘛。

小小算计了雍州世家一次,刘福也没有表现的多得意,实在是没有给他多余的时间。恢复雍州的经济不是口头说说就能办到的,李李肃将雍州祸害了数年,雍州的日常生产几乎停滞,土地荒废,人员流失,盗匪横行。最后一条刘福已经用军队解决,可剩下的两个难题却不是单单依靠军队就可以解决的。

最关键的还是缺人,有地无人是刘福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多亏了刘福这些年的积攒,雍州暂时不会出现粮食危机,可坐吃山空,就算刘福有金山银山,也架不住光出不进。为了恢复雍州的日常,张掖已经倾尽全力,积存的物资如同流水一样不断的向着雍州各地分散。好在新上任的郡县太守都是经过数年实践的能吏,没有浪费来自张掖的物资,也没有出现中饱私囊的现象,这是刘福最欣慰的地方。

但随着雍州世家子弟的加入,刘福不由有些担心。刘福并不相信什么人性本善,在他看来利用职务为自家捞取好处是在所难免,但这种事情必须有一个度,超过了底限就会危害到集体的利益。

以前的张掖官员很干净,即便有一些官员有自家的小盘算,但也只是利用一些政务上的条令漏洞给自家牟取一点好处,对于这种现象,刘福大多采取睁一眼闭一眼的方式,并不会过分追究。

可现在不同了,世家子弟加入了刘福治下的官员集团,这是一帮以家族利益为首要的人,他们的加入,让刘福不得不担心他们会不会在将来以权谋私,为了家族的利益损害自己这个集团的利益。

寻找一个铁面无私的监察官员,成为了刘福眼下的当务之急。为了寻找这样一个性情刚直,不惧威胁的人,刘福询问了许多人,而卢师跟蔡师为刘福推荐了同一个人,河内司马防。

司马防这个人刘福久闻其名,当然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刘福对司马防感兴趣,而是司马防的儿子,被人称为“冢虎”的司马懿,就是司马防的二儿子。

历史上对司马懿的评价并不好,说此人有狼顾之相。所谓的狼顾就是指像狼一样不必转身也可以扭头看到身后,是谓弑主之相。

可刘福却对这种评价不以为然,什么狼顾之相,不过是后世者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已。想想司马懿当时的情况,司马家大权独揽,虽然位极人臣,但同样也承担着功高震主的威胁。不改朝换代就意味着灭族,霍光倒是忠心耿耿,结果换来的是什么夷三族。这么大个前车之鉴摆在眼前,谁不明白应该如何选择

至于现在,既然是卢师、蔡师同时推荐的人,刘福自然需要慎重考虑。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不说卢植跟蔡邕现在还在为刘福的效力,光是他二人所掌握的人脉,就让刘福受益匪浅。每当自己需要一个合适的人才时,卢植、蔡邕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刘福推荐出一个合适的人。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刘福带着典韦等人出了潼关,前往河内临县拜访司马防。

第159章司马二公子

河内温县司马家,是当地的名门大族,现任家主司马防为人方正,性情耿直,属于那种眼睛里不揉沙子的一类人。ebookjiang有他的教育,司马家的八个孩子有七个都是品学皆优的好孩子。唯有二公子司马懿,也不知是司马防上辈子造的孽,还是上天想要考验司马防,无论司马防如何严厉,司马家的二公子依然故我,如今已经成了河内温县的一害。

送上拜帖,刘福带着典韦站在司马家的大门外等候。不多时,一个浑身透着儒雅之风的青年文士快步走了出来。一见刘福立刻拱手说道:“不知殿下来访,有失远迎,还请殿下恕罪。”

“是我不请自来,失了礼数,还请兄台无关。不知司马公可有暇一见”刘福赶忙还礼问道。

不等青年文士回答,就听院内传出一声暴喝,“孽障你哪里逃”

刘福跟青年文士不约而同的向院内看去,就见一文衫书生慌不择路的直奔大门跑来,身后一须发皆白的老者手拿短棒紧追不舍。看到站在门口的刘福,老者不由一愣,手中短棒脱手飞出,跑在前面的文衫书生听到身后风声,动作敏捷的抱头蹲身

刘福伸手接住飞过来的短棒,试探的问面露尴尬的老者道:“司马防公”

司马防很尴尬,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自己正在家中教子,却没想到却被外人看到。站在一旁的司马朗有些不知所措,忍不住瞪了候在门外的管家一眼,而管家则很委屈,自己的确奉命去禀报自家老爷张掖王前来拜访,可谁能想到自己还没开口,自家老爷就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