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9(2 / 2)

“小魔头来了。”郭嘉低声答道。

小魔头何许人蔡邕爱女蔡琰是也。要说郭嘉在蔡家庄最怕谁,非蔡琰莫属。这丫头今年四岁多,因为刘福的纵容,早就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每天调皮捣蛋四处惹祸,叫蔡邕头疼不已。而在见到郭嘉以后,蔡琰很显然是找到了新玩具,总是喜欢往郭嘉的身边凑。郭嘉虽然不反对跟小孩子亲近,可总被喊姐姐,这就叫郭嘉有点受不了了。

“顾哥哥,你看到福哥哥了吗”蔡琰小手扒着门框,探头进屋问顾雍道。

“不太清楚,用过早饭以后刘师兄就跟我们分开了。”顾雍放下书面带笑容的答道。

“哦。”蔡琰应了一声,扭头看向郭嘉说道:“郭姐姐,你带我去找福哥哥好不好”

“嗯咳那个,蔡师留下了课业,一会还要考校,小师妹自己去找刘师兄可好”郭嘉轻咳一声,放下书本微笑着对蔡琰说道。

哄走了蔡琰,郭嘉长出一口气,看到顾雍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郭嘉没好气的说道:“顾师兄,有什么好笑的”

“没什么,只是觉得小师妹很喜欢亲近你啊。”

郭嘉闻言翻了翻白眼,“顾师兄,幸灾乐祸可不是君子所为。”

“呵呵呵”顾雍笑而不语,笑得郭嘉无奈的苦笑摇头。等了好一阵,确定蔡琰应该已经离开,郭嘉这才起身走到门口,先是探头出去张望了一阵,这才扭头对顾雍说道:“顾师兄,咱们出去转转可好”

“好吧,那就出去转转好了。”顾雍放下书本答道。二人收拾了一下书案,跟守在门口的书童交待了一声后,离开了学堂。

但凡是人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总要先把住处四周的情况初步了解一下。顾雍跟郭嘉来到蔡家庄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拜师成功的他们知道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自己都要住在这里,自然也就必须要知道自己所住的这个地方究竟是个什么地方。

顾雍家是江东的豪门,家里有屋又有田,对于庄园自然也就不会陌生,郭嘉的家里虽然不如顾雍家里,但也是个殷实之家。寒门士子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说出身寒门就一定家里没钱。要是连吃饭都成问题,又怎么可能会有钱念书。

不过不管是顾雍还是郭嘉,在绕着蔡家庄转了一圈以后,都被蔡家庄的人们给惊了一惊。倒不是蔡家庄的人欺负外来户,而是生活在蔡家庄的人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叫顾雍跟郭嘉吃了一惊。

与自己所见过的那些庄园的庄户相比,蔡家庄的庄户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那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蔡家庄的庄户,个个脸色红润,精神饱满,做什么事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可在其他地方见到的庄户,面有菜色,愁眉苦脸才是常见的。

其次就是蔡家庄的房子,一水的青砖大瓦房,排列井然有序,独门独院。细心的郭嘉更是注意到在每一户的人家大门上都挂着一个看不懂的符号。

“顾师兄,我现在忽然非常想要知道小师兄在哪”郭嘉忽然对顾雍说道。顾雍闻言点了点头,“郭师弟也有这种想法你猜那些绳子是用来干什么的”

被顾雍这么一提,郭嘉才注意到在每家每户的房子上都有两根绳子,顺着绳子的走向看,发现这些绳子都连接到一个用木头搭建的台子上,台子里面不知道有什么,但从台子里伸出的几根绳子又连接到另外一些台子上,最后全部连到刘福所住的小院内。

“烽火台”郭嘉自言自语的说道。

“啊郭师弟,你说什么”顾雍有些不解的问道。

“哦,没事,随口一说。顾师兄,你认识那些符号吗”郭嘉指了指离他们最近的那户人家大门上的符号问顾雍道。

“不认识,或许老师知道。”顾雍仔细的看了看,摇头答道。

心里有了疑惑,顾雍跟郭嘉都没有了继续闲逛的想法,二人不约而同的转身就往回走。找刘福有点麻烦,倒不如去问老师蔡邕,至少蔡邕现在在哪他们很清楚。

重新回到学堂,蔡邕刚刚结束自己的授课,正在自己休息的房间品茶。见顾雍跟郭嘉站在门口,笑着对二人招了招手,问道:“刚才出去转了一圈,可有什么收获”

“老师,学生刚才与师弟在庄子里转了转,发现了几个不解之处,还望老师解惑。”顾雍开口对蔡邕说道。

“有何不解”蔡邕温和的说道。

顾雍连忙将自己跟郭嘉发生的事情对蔡邕一说,蔡邕笑了笑,拿出书案上的笔在一张纸上随手写了几个刚才郭嘉发现的那种符号,问郭嘉道:“嘉儿,你方才看到的是不是就是这种符号”

“是。”郭嘉点头答道。

“这是一种数字符号,跟我们平常所用的用来计数的符号相同,所不同的只是书写方式不同。你们来看,这是一,这是二”蔡邕笑着跟顾雍、郭嘉解释了一下阿拉伯数字的事情。听完蔡邕的解释,顾雍郭嘉顿时恍然。本来就不是什么多难的事情,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也就没什么了。

不过郭嘉还是有些疑问,“老师,小师兄干嘛要在每家每户的门上挂上这种东西”

“听你师兄说,这样可以便于管理。”

“那小师兄让人用绳子把每家每户连在一起也是为了便于管理”顾雍闻言问道。

“那是一种通讯的工具。你们来的时间还不长,所以不知道这些事很正常。那些绳子所连的人家家里一旦有事,就可以通过那些绳子向他人求救。”

“有用吗”郭嘉有些怀疑的问道。

“一开始的时候为师也跟你一样对此表示怀疑,不过随后发生的事情却叫老师不得不相信。记得那是绳子被搭建好后才过了三天,在半夜的时候有一户人家的家中老母下地起夜时不慎摔倒扭伤了脚,那户人家的儿子就拉动连到家里的绳子,通过竹筒向庄子里的人求救。结果留在庄子里的医生很快就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