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501(2 / 2)

裴行俨冷冷瞟了他一眼,道:“不要说话,赶路”

裴云春吐吐舌头,拍马继续朝前赶去。裴行俨回头看了一眼河间城,叹息一声,催马向前奔去。

半个时辰后,一支五千人的军队抵达了此地,他们并没有朝着南方继续前进,而是在沈光的带领下,朝着河间城悄声无息地摸了过去。月色下的河间城显得十分宁静,事实上处于大后方的河间城,此时显得并没有那么重要。河间城的守将史大奈并不知道,他已经成为了沈光的猎物。

河间城的守军并没有注意到偷袭而来的隋军,沈光身手敏捷地爬上城墙,随后抛下绳子,越来越多的隋军爬上了城墙。

当唐军听到动静赶来的时候,隋军已经有五十多人爬上了城墙,他们在沈光的带领下,杀向了惊慌失措的唐军。唐军十分请楚地看见在夜光下,袍泽被劈成两半,顿时一哄而散。

就连沈光也有些奇怪,这群唐军的战斗力并不强啊。他并不知道,河间的守军,大多是夏国的士兵,河间太守王琮被杀,河间城虽然被迫投降李世民,但民心却没有真正归附。追根究源,在于李世民杀掉了王琮之后,为了震慑河间,他将王琮的人头吊在了城头上。

王琮自从大业七年就在河间就任太守,他为人清廉,爱护百姓,深受河间百姓的拥戴,他的死,让百姓愤愤。

在李世民势大的时候,他们没有办法,只能选择了投降,但当沈光带着隋军杀入,不少士兵听说是隋军,立刻选择了投降。

少部分的唐军想要顽抗,但史大奈仍然在睡梦中,对这一切并不知晓,唐军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等到史大奈知道隋人入侵,他还没有来得及想出的对策,沈光已经带兵将河间府衙包围,随后,天色未亮之际,杨侑率领大军赶到,在隋军强大的压力面前,只余下数百人的史大奈无奈地选择了自杀。他的家人都在长安,若是投降,必然会波及妻儿。自杀而死,至少能保住他们一世的富贵。

杨侑进入城中,见到了堆积如山的粮食,不由冷笑了一声。为了便于攻打乐寿,离乐寿最近的河间成为了唐军的后勤基地。而河间四周大多是大唐的势力范围,所以李世民对河间的防守显得相对空虚。大批的粮食落入杨侑之手,在补充了粮食的同时,李世民必然会缺乏粮食

杨侑留下五千士兵镇守河间,同时贴出告示,安抚百姓,告诉河间百姓,大隋皇帝已经占领了河间,从今年起,河间百姓免税三年

百姓们看着府衙贴出的告示,人人欢喜,至少大隋是宽容的,再说大伙本来就是大隋的百姓,效忠大隋,接受他们的统治是天经地义的。

就在百姓们议论纷纷的时候,杨侑已经率领大军继续南下。

第四十六章最后的希望

杨侑行军不过两里,就接到裴行俨快马传递回来的军情。

一接到军情,杨侑的心也忍不住咯噔一声,心想李世民果然这样做了。

在知道李世民在子牙河建造堤坝之后,杨侑就猜到了一些,而在接到刘黑闼的汉东军被大水冲走之后,杨侑便猜到了李世民要使用的诡计。

杨侑希望的,是窦建德能多撑一天,只要多一天,唐军在久攻之后,必然身体困乏,隋军突然杀出,就能一举击败李世民,从而为河北一战,划下一个句号。可是,李世民利用河水将土地浸软,事先挖掘的地道顿时轰然倒塌,城墙受到影响,也出现多处坍塌,乐寿城的整个防御便出现了漏洞,唐军得以从容攻入城中。

这是昨日的消息,而此时天色就要亮了,经过一夜的奋战,乐寿城的情况是怎样的

这一点,杨侑并不清楚,所以他只能传令下去,三军加快行进的速度。

乐寿城,经过一夜的鏖战,夏军的地盘逐渐变小,在天色微亮之际,窦建德只能望着夏王府方圆一里内的范围叹息。

城破,纵然夏国士兵死战,地盘仍在一点点的缩小。窦建德站在夏王府的一处楼阁上,眼中充满了绝望。

浑身浴血的阮君明跪在他的面前,用已经断了半截的横刀支撑着身子,口中言语显得非常嘶哑:“夏王,我不能守住城南要道,请夏王降罪。”

窦建德赏罚分明,不因为亲疏而有所不同,所以他在军中的威望极高。窦建德注视着多处带伤的养子,眼中流露出一丝不忍。养子虽然有些愚笨,可是却非常孝顺,对于窦建德来说,这样的孩子让他更加心疼。

镇守南门的副将刘青山是刘雅侄儿,他在那场异变中活了下来,侥幸逃的一命。他突然半跪下,道:“夏王,是我没有守好南城,以至于让寻相、殷开山攻破城墙。阮将军已经带兵死战,为了救我,还深受重伤此战之过,不在阮将军,而在于卑职还请夏王降罪”

窦建德叹息一声,道:“两位请起。如今乐寿城破,夏国岌岌可危,我等性命也在旦夕之间。此战是我大意了,竟然没有发现李世民在南城偷挖地道,这是我的过错。两位将军又何须自责呢”

窦建德这一番话说出来,将责任统统揽在了身上,无论是阮君明还是刘青山,以及其他诸位将领,心中都感激非常,只是此时此刻,重重的危机像泰山一样,堵在众人的心头,一时之间,谁也没有说出话来。

“夏王,唐军虽然攻破城池,但我军仍然有上万人,如果部署妥当,当还有机会。”苏定方说道。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这是他的信条。

“机会还有什么机会若不是你在博陵大败,夏国焉能陷入此等境地”范愿扯着嗓子大声喊着。他对苏定方并没有意见,可是,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他承受不住,只得如此发泄。他虽然是在指责,可是声音中带着颤音,带着畏惧,非常恰当地表露出了他的情绪。

窦建德微微扬眉,这个时候,明显不是指责的时候,因为它除了降低士气之外,别无好处。范愿在他帐下,历来是一个低调而忠心的人,平素不和旁人吵架,此时这般说,无疑是心中压力太大了。

窦建德环视了一眼四周,只见诸位将领,包括自己,身上都带着血渍。一些将领的身上,铠甲已经被砍破,多处肌肉翻起,有的地方还露出了森森白骨,显得格外触目惊心。

诸将的脸上带着失望,有着疲倦,他们已经到了身心俱疲的地步。窦建德也疲倦,这些日子他受到的压力不比他们小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窦建德仍然不能轻易放弃。

放弃了,不仅仅是他的家人,夏国的许多百姓都会遭殃。

凌敬、宋正本两人默然不语,在这种情况下,任何的计谋,任何的诡计,都变得不值得一提。唐军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他们只依靠实力,就能将夏国全部剿灭。

窦建德咳嗽一声,正要说话,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而来,身后带着一个便衣打扮之人。

那人到了窦建德跟前,一抱拳,道:“大隋锦衣卫河北分部韩余见过夏王。”此人说话铿锵有力,诸将听着,精神不由都是一震,这人竟然是大隋锦衣卫的战士

窦建德脸上涌起一阵狂喜,他立刻问道:“陛下派你来,莫非有什么好消息”

韩余点点头,从怀里抽出一封信,递给夏王窦建德,道:“我主正在赶来途中,听闻乐寿危急,特让我混入城中,告诉夏王,只要再支撑一日,陛下就能赶到乐寿,届时内外夹击,李世民必败”

窦建德闻言精神大震,整个脸也露出了轻快的笑容,他匆匆拆开信件一看,然后递给凌敬,道:“凌先生,你将书中的内容念给诸位将军听一听”

凌敬应着,接过书信念了起来,诸将的心中在一瞬间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