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么说来,可以狠狠敲上一笔”杜如晦笑着,就像一名奸商,和米托托同出一辙。
“当然,要狠狠敲上一笔。朕要耗尽伪唐的国力。”杨侑笑着,又道:“这件事先由你负责,你可按照计划行事。”
“喏”杜如晦应着退下。
鸿胪寺,房玄龄正在不安踱步,眉头紧紧锁着,仿佛有化不开的哀愁。
易公子已经答应了他,这让他心中更加焦急,什么时候才会有人来通知自己好消息
心中越是有希望便越是焦急,房玄龄此时便是如此。他深恐这个希望会破灭,那样的话,他该怎样交代
在另一间屋子,盛彦师也在踱步,这些日子他一直在观察房玄龄,如果有什么风吹草动,他就会一刀砍了他。
就在两人焦急等待的时候,门外想起了急促的脚步声,盛彦师推开窗子,就看见一个小吏匆匆而来,敲开了房玄龄的门,盛彦师冷笑一声,走了过去。
那名小吏进入房中之后,拱拱手道:“房先生,我奉命前来,是请房先生商谈李元吉之事。”小吏显得很有礼貌,这让房玄龄心中一喜。
“走”房玄龄有些迫不及待,稍微收拾了一下,就准备出发。盛彦师靠了过来,目光炯炯看着他,也不说话。
房玄龄微微颔首,随后那名小吏走了出去,盛彦师紧随两人身后,三人走出了鸿胪寺,一辆马车停在门外,小吏捞起了门帘,“请”
房玄龄、盛彦师心中一喜,迈步走进马车里,小吏等两人坐进去,放下了门帘,然后吩咐马夫出发。马夫一扬马鞭,抽打在马屁股上,马车开始缓缓向前跑去。
马车内,房玄龄犹豫了半响,道:“彦师,这一次的谈判关系重大,可要小心。”
“哼,我自然会小心,倒是你,莫要出卖大唐的利益”盛彦师显得十分不满,对于这名秦王身边的红人,他并没有好脸色。
房玄龄苦笑一声,道:“彦师,我是大唐的使者,怎么会出卖国家利益呢你不要多想。”
“是否是我多想,到时便知”盛彦师说道,偏过头,不再去理房玄龄。房玄龄苦笑一声,摇摇头,心想陛下,你让他来,还不如不让他来,这不是对着干,想要坏事吗
马车在行驶了两柱香的时间后,缓缓停了下来,小吏拿出了一块玉牌,递给皇城的士兵,士兵仔细检验了一番,又询问了几句,将马车放了进去。
马晨沿着大道前进,又花了半柱香的时间,已经停了下来。
“房先生,已经到了”小吏说着。
房玄龄应了一声,跳下马车,这才发现已经到了皇城里,皇城看起来非常简陋,至少和长安城的皇城比起来,显得太过于寒酸,就像一个出身于贫苦人家的孩子遇见一个世家子弟一样,光是一看外表,就能明白两者的差距之大。
盛彦师也跳下了马车,冷冷地扫视着四周的一切。盛彦师的观察和房玄龄不一样,他考虑得更多,其中一点就是观察成都的布局,在他看来,攻取成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可惜,唐风的组织再度被连根拔起,大唐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小吏的脸上堆着笑,他引着两人走过了花园,然后登上了一间竹楼。竹楼共有五层,小吏带着两人进入了第三层,敲了敲门:“侍郎,房先生和盛彦师来了。”
小吏的话让盛彦师颇为不满,这是什么意思他竟然成都房玄龄为先生,而自己则是直呼,这简直是瞧不起人嘛盛彦师的眼中闪过一丝怒气,但他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动怒,他还需要继续观察。
“进来”里面传出一个低沉的声音。
小吏推开门,道:“房先生,请”
房玄龄点头示意,然后缓步走上前去,突然,他发现眼前的背影是如此的熟悉啊他正要开口,那人转过了头,一张脸是如此的熟悉。
“是你”房玄龄哑然。
“怎么,不希望是我”那人淡淡的回答,然后坐在了椅子上,一名小吏走上来,为他添满了茶水。那人悠悠地喝了一口,然后定定地看着房玄龄,笑道:“怎么,故人相见,不肯赏脸”
第601章初次谈判
听到对面那人的奚落之辞,房玄龄只能苦笑两声,道:“克明,你我数年未见,想不到再次见面,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真是让人唏嘘啊”
对面那人正是杜如晦,他按照杨侑的指示,前来与房玄龄会面。听到房玄龄的话,他摇摇头,道:“半个多月前,你我不是曾经见过一面么”杜如晦说完,忽然一笑,道:“其实你我如今虽然是敌人,但也不是没有挽回的余地。房兄,我曾经说过,以你的大才,何必屈身在伪唐”
房玄龄脸色一变,道:“克明,这个话题不必再说。今日我来,是想要商谈赎回齐王一事。”
“呵呵”杜如晦冷笑两声,摆摆手,道:“既然玄龄是来谈国事的,那么就谈国事。”说着,杜如晦正襟危坐,一副十分严肃的模样。
整个房间里,只有两张椅子,杜如晦坐了一张,另一张就由大唐的正使房玄龄坐着了。盛彦师冷哼一声,只得站在房玄龄的身边,对着两人冷笑不已。
杜如晦从一大扎文件里翻了翻,找出了一份文件,递给了房玄龄,道:“玄龄,这是关于赎回人质的文件,你可以看一看。”
房玄龄应了一声,从杜如晦的手中接过,打开一看,顿时变了脸色。齐王李元吉可谓身娇肉贵,光是一个齐王,赎金竟然如此贵重两万两黄金,或者是等同于两万两黄金的代价物。这还不算,此外还有四十万石的粮食整整四十万石的粮食
一个齐王的赎金竟然有这么高,让房玄龄倒吸了一口冷气,身边不远的盛彦师目力极好,看见要赎回齐王,居然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他也愣了。这个杜克明看起来书生气十足,想不到他的心,竟然如同锅底一样黑,真是吃人不吐骨头呀。
杜如晦十分悠闲地喝着茶水,敲打着案几,冷不丁从嘴里哼出几句小曲,轻松而惬意。
房玄龄继续看了下去,刘政会、慕容罗睺、姜谟等将领的赎金每人各是一千黄金,此外还要各自付出五千石粮食,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余下的大唐将士,没有再做出细分,所有的士兵赎金总计三万两,此外还有粮食六万石。
如果没有齐王的赎金,其他的赎金还可以接受,大唐也有足够的财力支付。可是,仅仅是齐王一个人的赎金,就比其他人多出了数倍,以大唐的国力,根本无法承受。房玄龄在倒吸一口冷气的同时,心中在盘算着。
大唐去年秋收之后,除去用兵的花销,大致的存粮在三十万左右,如果再向各州郡征收,那么在理论上,是能赎回齐王了。可是,这样一来,国库就空虚了,一旦发生战争,大唐根本没有粮食犒军,军饷的发放也会十分困难。
毕竟这个时候,不是金本位的时代,由于中国生产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