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72(2 / 2)

死一般的沉寂中,程知节缓缓开口了:“老罗我程知节自问对待兄弟,义气无双。当年我等都是随着张将军征战天下,只为了保家卫国。”

“可惜,后来天不保佑大隋,大海寺一战,张将军为国捐躯,大隋擎天支柱轰然倒塌。你知道,那个时候我的心中,是多么的迷茫吗”程知节缓缓说着,眼中带着了悲伤。

程知节突然伤感的话让罗士信也沉默了,当年,程知节、罗士信、秦叔宝三人同为张须陀张将军的部下,三人英勇善战,关系有特别好,几乎同吃同睡,让人误以为三人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但是只有三人知道,他们之间的友情,是从血海里打出来的,是从人山里杀出来的。三人的交情,至死不渝。

可是,随着张须陀战死,三人之间分分合合,甚至在短暂的时间里,三人不得不兵戎相见。程知节以为,就算因为迫不得已,三人之间的友谊一定不会发生变化,一定会牢固如同磐石。

可是,一个多月前的事情,让程知节动摇了,秦叔宝一声不吭地投靠了李世民,他倒是潇洒了,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可是他和罗士信呢却遭到了王世充的怀疑。

程知节多次发现在府邸四周,有王世充的密探出现,毫无疑问,王世充对他不放心呀,所以才会派出探子来监视自己如今带着自己出征,其实是想要监视自己,怕自己在洛阳城中搞出什么事情来。对此,程知节在对王世充十分不满的,当然,间接地,程知节对秦叔宝也十分不爽。

这还是兄弟吗不管投靠谁,作为兄弟的不该知会一声吗他倒是走了,却将危险留给了兄弟们这,还是兄弟吗还是当初一起发誓,说共同进退,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日死的兄弟吗

程知节伤心了,既然秦叔宝要投靠大唐,那么他程知节就要坚定不移地投靠大隋,看一看究竟谁的选择是对的

“士信,你我本是隋臣,无论是李密,还是李渊,甚至是王世充,都不过是跳梁小丑,如今隋帝强势崛起于巴蜀,更是夺下了荆襄,势头正盛,相信哥哥,若是投奔了大隋,一定能有光辉的前途”程知节鼓动着。

罗士信叹息一声,心想你都将我的家人接了出来,我还能有什么好说的他想了一想,低声道:“知节,既然要投靠大隋,这个时机不对吧”

程知节狡猾的一笑,罗士信是一个猛将,打起仗来不要命,但为人愚笨了一些,没有什么花花心思。而他就不同了,他没到一地,就会仔细观察,观察两军,观察地势,甚至是观察敌我两军士兵的表情。

他在南阳军民的脸上没有看到畏惧,甚至在吕子臧和田瓒的脸上看到了兴奋,看到了果不其然的表情,种种迹象表示,愚蠢的王世充已经落入了隋军的圈套之中,失败是早晚的事情。

程知节站起身来,揉了揉有些酸麻的小腿,低声道:“听哥哥的,你就准备好,随时等待着我的指示。凭我们两人的才能,还能得不到高位吗”

罗士信缓缓点点头,道:“既然是如此,愿意听哥哥调遣。”

两人击掌相视而笑,将壶中的最后一口酒喝尽,程知节钻出了大帐,带着几名心腹亲兵,朝着自家驻地走去。

第546章计将安出

“两日来,王世充猛攻南阳城,在吕太守和田将军的奋力厮杀之下,南阳城力保不失。但从种种迹象来看,王世充一定会加紧攻势,意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攻下南阳。”

大帐内,杨侑淡淡的说着,仿佛南阳紧急的军情与他无关。

杜如晦笑了笑,道:“陛下,王世充这只老狐狸终于露出了尾巴。”

“王世充其人,本来就是小人一个,当初他信誓旦旦会力保大隋江山,但在击败李密之后,掌握了兵权的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称帝,此等小人,自然是言而无信”杨侗显得十分愤慨,若不是自家兄弟用王弘烈、王玄恕等人以及数万粮食换回了自己,恐怕此刻已经身首异处了。

杨侑端起茶水喝了一口,道:“正因为王世充是小人,朕才暂时和他合作。”杨侑的话让杨侗一愣,杨倓和杜如晦却是微微一笑。

“如今王世充已经露出本来面目,南阳城虽然受到围攻,但能撑住四五日应该不是问题。朕有一个打算,诸位听听,有什么意见,尽可说说。”

杨侑放下茶杯,指着沙盘,“南阳盆地境内,几乎是一马平川,朕打算明日就带着骑兵出击,轻骑赶往南阳,杜爱卿,你与两位皇兄,率兵一万,沿着淮安郡出击,收揽杨士林的郡兵,一起截断王世充的归路”

杨侑的话刚刚说出来,杜如晦、杨倓、杨侗均表示不可,陛下说带骑兵,如今骑兵只有五千人,便是他身边的禁卫军,五千骑兵看似强大,但王世充兵马不少,南阳城中又没有足够的支援,如此显得十分危险呀。

杨侑却摆摆手,表示明白众人的想法,但这一战,他的心中早就有了计较,对于杨侑来说,此时的王世充还灭不得。就算夺取了洛阳,与李唐势必更加纠缠,从陇西到汉中,从汉中道南阳盆地,再从南阳盆地到中原,漫长的边境都是大隋和伪唐的交界,并不利于以后自己做事。

众人看到杨侑态度坚决,只能放弃,不过杨侗提出他率兵五千,在后与杨侑汇合。杨侑应允了,众人随着散去,各自回营准备。

杨侑踱步走出了大帐,看着璀璨星空,若有所思,凝目愣愣想了半响,杨侑正要踱步大帐休息,一个黑影匆匆出现,:“臣独孤武师见过陛下”

“武师,你这一去,有什么收获”杨侑低声问道。

独孤武师低声说着,随着他的述说,杨侑的脸色微微变了,他想不到事情竟然会这样发展下去,如果说按照这样的趋势,整个天下大势的格局就会发生改变。

虽然对大隋有些影响,但杨侑觉得此事还需要再等,等到事情水落石出,再做出相应对策也不急。

“密切关注,若有新的情报,立刻来报”杨侑吩咐。

“喏”独孤武师起身,匆匆而去,消失在夜风之中,背影显得是如何的孤独,杨侑轻轻叹息一声,久久不语。

长安。

李渊手中拿着一封书信,手指颤抖不已,作为大唐的帝君,他一向是淡定的,在许多外臣看来,他在谈笑间,就轻易地平定了四方,这一切,都和李渊的智谋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