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70(2 / 2)

王世充领兵抵达此地已经有了两日,但他一直没有攻城,并不是不愿意撕破这道脸皮,而是在等待着时间。此时的他已经知道李元吉在猛攻襄阳,但在韩世谔的驻守之下,襄阳就像一块硬石头,始终啃不下。

襄阳危急,对于王世充来说,是一件好事。如果到了撑不下去的局面,不仅仅是南阳城会派出仅有的援兵,恐怕韩世谔也会让人来向自己求援吧

当然了,王世充按兵不动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等大隋和大唐拼个两败俱伤,然后他在乘虚而入,一举夺下南阳、襄阳,然后以襄阳、洛阳为两头,重拳出击,或兵出荆南,或兵出山东,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段达跟在他的身后,看着王世充沉默不语的态度,他能隐隐猜到一些。

说起来,天下大势中,王世充是最为不利的,洛阳四战之地,到处都是敌人,尤其关中的李渊,要称霸天下,就一定要夺取洛阳,不然从其他路径占有天下,就显得慢了许多。

得中原者得天下,这话有他的道理。

如同巴蜀一样,占据中原的势力一定要杀出来,尽快地壮大自己,不然就会憋死在家中。无论是杨侑还是王世充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如今的局势,却是巴蜀已经杀了出来,隐隐有统一长江以南的趋势,而大郑却只占据着洛阳军、荥阳郡等地,整个河南道,只有极少的一部分,要杀出来,并不容易。

河北虽然大乱,但窦建德在河北经营了数年,此人注重民生,得到河北百姓的拥护,可谓根深蒂固,与他作战,没有一两年,恐怕难以拿下。

李密此人虽然大败,但兵马尚有十来万,部下有徐世绩、王伯当这等智勇双全的良将,有魏征、贾闰甫这等智谋之士,要拿下也不容易呀,邙山一战,不忠于李密的已经投靠了洛阳,比如说裴仁基、邴元真等人。余下的都是对李密忠心不贰之人,若是步步紧逼,大郑也不吃好。

所以窦建德打不得,李密动不得。余下的便只有李渊和杨侑,以及卢祖尚了。

卢祖尚那边,由于靠近淮河,河流,对于大郑来说,攻打不易,所以王世充排除了他。那么李渊呢李渊占据关河四塞的关中,更有潼关这等天下第一关,攻取更为不易。

因此,王世充只能趁着李渊攻打大隋的时候,乘机捞上一笔。王世充的算盘虽然打得响亮,可是,在这个世界上,计划没有变化快。更不知道杨侑已经抛出了香甜的诱饵,等待着王世充这条大鱼上钩。

第543章不战而降

大帐里,王世充神情严肃,看着一脸大汗的隋军士兵。

隋兵半跪在地上,脸上露出了焦急神色,他取出了一封书信,递给了王世充:“大郑陛下,如今唐军围攻襄阳甚急,韩总管死伤惨重,巴蜀由于山高水远,顷刻之间不能支援襄阳。大郑与大隋乃是同盟,还望陛下速速进兵,与韩总管共击伪唐呀”

王世充脸上看不出任何的表情,段达接过书信,递给了王世充。王世充拆开书信一看,是韩世谔的手笔。韩世谔在信中说,如今襄阳损失过半,兵马不足四千,加上樊城,防守更加吃力。而伪唐李渊已经派出江夏王李瑗,再度发兵三万,已经同齐王李元吉回合。唐军的兵力再度暴涨,而隋军兵力渐渐不足,襄阳城眼看着,就要沦陷了

如今,韩世谔已经发动了襄阳城的百姓守城,但是这些百姓没有作战经验,恐怕最多也只能守住七八日,七八日后,襄阳城的兵力就将消耗殆尽,那时候,就是城破的时候了。

韩世谔在信中再三恳请王世充速速发兵,为了弥补大郑出兵消耗的钱粮,韩世谔愿意补上这个缺口。也就是说大郑出兵的所有费用,他韩世谔一力承担,此外,他还会做出感谢,整个南阳明年的收入,将会有三成落入大郑的手中。

王世充看着信件,扬了扬眉,韩世谔这是被逼急了呀,他敢动用整个南阳盆地收入的三成,这和贪污没有多大的分别了。就算事先请示了杨侑,但这绝对不是韩世谔这个南阳总管能决定的。

韩世谔连连派人请求援兵,只能证明韩世谔已经急了,南阳是他的驻地,如果不能守住,他必然被杨侑问罪,甚至可能被诛灭九族。而如果守住了襄阳,就算有所损失,也算能接受。

王世充眯起眼睛笑了,他又仔细地问了问隋兵一些事情,见隋兵回答地滴水不漏,而且言语之间十分焦急,王世充挥挥手,示意隋兵起来:“你就放心吧,朕这就出兵赶往襄阳,去救韩总管”

隋兵大喜,他站起身来,再度抱拳:“多谢陛下”说着匆匆走了出去。

王世充眯起了眼睛,捋着胡须,若有所思。次子王玄恕道:“爹,莫非真的要南下襄阳,放弃南阳吗”

段达在一旁闻言,呵呵一笑,道:“汉王,南阳乃是重地,若是没有拿下南阳就轻易南下,粮道被截,那可是巨大的遭难啊。”

王玄应摇摇头,表示不明白,王世充哈哈一笑,道:“恕儿,好好在爹的身边,多学学。陈王说的没有错,所以明日我决定开始攻打南阳”

段达眼睛一转,眯成了一条缝,他上前一步,在王世充耳边轻声说了几句,王世充哈哈一笑,道:“好计”

当即写了一封书信,让人送入城中。

当日黄昏时分,一名郑兵将王世充亲笔写就的书信送入南阳城中。

吕子臧与田瓒打开书信一看,不由都笑了。王世充在书信中告诉两人,他已经接到韩世谔的书信,为了解救襄阳的危机,决定立刻南下。王世充在书信里提出了要求,大郑南下,由于路程遥远,运输艰难,所以他希望吕子臧能够提供一些粮食,如果有可能,能提供一些战马更好。

吕子臧看着书信,将眉头皱在一起,他轻轻敲打了一下案几,道:“王世充此人临走之前,还要恶心我一下,实在是可笑。”

田瓒思考片刻,凝声道:“太守,你真的认为王世充会南下”

“明日,就有分晓”吕子臧长身而起,朝着屋外走去,“田将军,走”

襄阳城。

杨侑已经处理好了败兵事宜,所有的粮食、军械也已经准备妥当,不过,在临走之前,杨侑还有一件事情要做。

此时,杨侑站在沙盘前,指着在汉水以北的李瑗大营,朗声说道:“诸位,如今均阳、南乡城等已经重新回到大隋怀抱,李瑗虽然有兵两万,但不过是无根之水。”

“如今仅李瑗几乎无路可退,他一旦撤退,就会受到我军追击;而他若是困守大营不出,由于粮道被截断,不出数日,他一定会缺乏粮食。届时,唐军必定军心浮动,人心惶惶之下,兵败是早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