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是我”门外,王弘烈说道。
“进来吧”王世充揉了揉额头,随身宦官段瑜为王世充续了一杯茶水,然后快步退了出去。王世充用手用力地搓着脸,然后一口喝尽了茶水,正襟危坐在软榻之上。
王世充虽然经过了一番准备,但眉宇之间却依然有掩饰不住的担忧。原本,他以为部下的众将大多是旧隋的战将,他们一定会选择大隋投奔,因此,他将注意力放在了大隋身上,却忽视了另一个可怕的存在李唐。
这一次秦叔宝的投降,让他有如醐醍灌顶一般的醒了过来,他明白了,饿狼不仅仅是杨隋,李唐更是吃肉不吐骨头渣子的饿狼啊。秦叔宝投靠了李唐,那么接下来,还会有谁
李君羡庞玉还是罗士信、程知节甚至是掌握重兵的裴仁基父子王世充生性多疑,他想不透,所以,他借着巡视前线的机会,估计将这些将领留在洛阳,而暗地里,却在观察着,一旦有任何的风吹草动,他就立刻带着兵马,将反贼满门抄斩,一个不留
王弘烈带回来什么消息在一瞬间,王世充的心中转过了数个念头,这些人会有异心吗
王弘烈恭恭敬敬进来,看着叔父一脸的担心,他不由笑了,“陛下,经过数日的考察,微臣以为,这一次秦叔宝投靠李唐,不是意外,而是有心人的所为。”
王世充一扬眉,有心人随着王弘烈的分析,沉下心一想,这个有心人就浮出水面了。这个有心人很明显,他不是李渊就是李建成,甚至李世民也有可疑之处。
不管是谁,他都是李唐的人,是李唐的掌权者,代表着李唐的政策。忽然,王世充想到了一点,这一次,李唐说要联手进攻隋军,所以才会故布疑阵,让秦王假装率兵攻打弘农,以吸引隋军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目的。
可是,王世充也隐隐觉得,李唐也是在算计自己啊,比如说这一次,秦叔宝的突然反叛,事先一点端倪都没有。可是根据消息,秦叔宝在投靠李唐前,已经暗中将家中的老母妻儿送走,这说明他早有准备。
王世充相信,秦叔宝没有那么大的能耐,所以,这一次一定是李唐在暗中策划,要不然怎会瞒过自己呢如今,罗士信、程知节等人也是静悄悄的,半点消息也没有,会不会,他们在等待着机会
随着思维的延伸,王世充的一张脸跨了下来,他突然发现,李唐会不会有阴谋一旦李元吉杀入淅阳郡,那么自己按照计划南下,李唐会不会有什么阴谋如果罗士信、程知节等人为李唐的内应,那么洛阳岂不是危险了
重重的一拳打在案几之上,王世充突然的动作将王弘烈给吓了一条,他急忙问道:“陛下”
“没事”王世充摆摆手,慢慢站起身来,手掌虽然有些酸麻,但他不以为意,慢慢踱步到地图面前,抬起头,看着复杂的中原形势,眉毛拧在一起。
如果说真的如他所想,那么,要怎么才能破除这种窘迫的局面可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的计谋都是徒劳,王世充想不到有任何的办法,来同时对抗两方的压力。
不管是联唐灭隋,还是联隋灭唐,王世充必须要联合其中一个势力,他才能继续生存。突然之间,王世充觉得自己悲哀极了,中原的地理,还是差了一些啊,没有险要的山势,不像关中、并州那样有连绵不绝的大山作为屏障,更没有汹涌的长江,利用河水来阻击旁人。
想了半响,心中还是没有主意。又踱步思考了半响,他低声吩咐了王弘烈几句。
当务之急,是要继续监视那些异心人,其次,便是要防御李唐。潼关以东,还有函谷关,不过此时的函谷关已经不是东汉之前的函谷关,地理位置出现了东移,也没有那么险要了。
不过,依然是一道雄关,王世充决定让大侄儿楚王屯兵驻守在此地,这样便可以力保洛阳无碍。为了辅助王弘烈,王世充留下了跋野纲、杨公卿、郭士衡等人辅佐,并留下了两万大军驻守函谷关。随后,自己带着庞玉、单雄信等人回到了洛阳。
王世充回到洛阳之后,下令三军整兵,表面上,他准备要出兵支援弘农,但暗地里,却是为了响应武关的李元吉。王世充已经有了打算,他只要南阳盆地,而将江陵留给李唐。
这样就意味着李唐和杨隋继续纠缠不清,而他趁着这个机会,立刻夺取山东各郡,壮大自己的实力,增添争霸天下的机会。
两日后,位于潼关的李世民得到消息,对此,他只是冷冷一笑,王世充不是笨蛋,如果在秦叔宝投靠了大唐的情况下,王世充没有正常的反应的话,那么李世民反而会觉得不安,认为其中一定有诡计了。
而如今王世充以重兵屯守函谷关,足以证明此事引起了他的警惕,敌人有警惕不要紧,只要自己计划周详,天下没有攻不破的雄关,没有夺不下的城池。
摆在明面上的东西永远不值得可怕,最为可怕的,是在暗处的阴谋,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极度沉浮的李世民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他迅速召集了心腹将领,制定了下一步的计划。
第515章兄弟议事
就在李世民和王世充各自有着心事的时候,杨侑的日子却过的颇为逍遥,所有的计划已经敲定,其中的一部分已经在实施中,可以说,鱼饵已经洒下,就等着鲜美的肥鱼上钩了。
不过,已经抵达了武关的李元吉并没有急着出兵,而是继续在武关里呆着,仿佛武关里有什么好吃好玩的一样,时间就这样迅速流逝。
十一月中旬,北风越加的猛烈了,风中卷着枯叶,有时还夹杂着丝丝雨滴,让人更感到其中的寒意,所有的人都已经明白,秋天已经远去,冬天的脚步已经临近了。士兵们开始穿上了厚衣,显得十分臃肿。
一间房间内,石炭正在熊熊燃烧着,火苗不断地着锅底,锅底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水就要开了。
杨侗吸了吸鼻子,三弟说这样煮出来的食物好吃,可是怎么还不放食物他挠挠头,肚子有些饿了。
杨倓毕竟年纪大一些,手中捧着他一本书看的津津有味,似乎再美妙的食物也不及这一本书来的可爱。
杨侑在一旁,则是满脸兴奋,他没有想到,南宁总管府这一次上缴的赋税和特产里,竟然有辣椒。当然这种辣椒与后世的不同,它特别小,但比较辣。
据说是东爨的山民中林中获得,有人吃了,辣的睁不开眼,有的却感觉十分带劲。冉安昌抵达了此地之后,听到这个故事,觉得十分新奇,因此抓住机会,献上了此物。冉安昌实在不想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呆着了,他想要回京,过着所谓的贵族生活,这样,才能显示他已经成为了汉人,而不是人人唾骂的蛮族。
关于辣椒,见多识广的萧瑀,还有曾经去过南宁总管府的韦云起都不认识此物,两人这才送给了杨侑,请陛下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