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80(2 / 2)

侯君集挠挠头,道:“微臣清点过了,俘虏里面没有他。经过询问,他身边的亲兵说,王长谐跳河了”

杨侑踱了两步,笑道:“杜爱卿,看来事情也有意外啊”

杜如晦讪讪笑了笑,道:“陛下,王长谐一看事情不对,就果断跳河,这份坚毅决然,可不是一般人啊”

“不错”杨侑看着小桂子,道:“去,先给侯将军端一碗姜汤来”

“侯爱卿,喝了姜汤之后,先去洗个澡,可不要受了伤寒。”杨侑又吩咐。

侯君集应着,片刻之后小桂子端来了姜汤,侯君集一口喝尽,施了礼,走出了杨侑的大营。

均阳城县衙,赵慈景正在踱步。王长谐一心想要出城攻击隋军,他苦劝无果,只得任由王长谐带着水军出城,不时地,有消息传回来,一开始,赵慈景还颇为高兴,因为那时候王长谐占据了优势,可是,唐军虽然有优势,却久攻不下,随后不久,就传来隋军大部队赶来支援的消息。

所有的唐军水师已经投降,王长谐生死不明,接下来,该怎么办

密集的雨点击打在屋檐上,啪啪作响,让赵慈景更加心烦,长长的叹息一声,赵慈景对前途充满了烦忧。他觉得,趁着这场大雨,逃回武关,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了脚步声,回头看时,在几名亲兵的扶持下,王长谐走了进来,他气若游丝,双臂垂下,显得有气无力。河水冰冷,他拼了老命划动双臂,终于逃进了均阳城。

守城的士兵看见是王将军,急忙将他扶了进去。

“王将军,你没有事吧”尽管心中不满,赵慈景还是关心地问道。

王长谐抬起头,深深叹息一声,道:“想不到隋军的作战能力竟然如此强悍,三千唐兵,几乎损失殆尽啊”说道这里,王长谐也忍不住叹息起来。

均阳城有四千左右的兵马,经过鏖战,死伤不少,他拉出了三千人,已经是极限,是想要拼死一击,博取富贵。可是想不到还是失败了。而赵慈景虽然带了兵过来,却遭到了侯君集的伏击,逃出来的只有千余人。

也就是说,整个均阳城的士兵只有一千左右的可战之士,面对隋军大军,能守住吗

这个问题是赵慈景最为担心,他急忙问道:“王将军,接下来,该怎么办”

王长谐有气无力地沉思,虽然刚刚遭受大败,让他有些心乱如麻,但毕竟是久经沙场之人,王长谐很快做出了判断。此时他也知道城中兵力不足,所以摆在他面前的,先是要征兵。

赵慈景表示反对,他认为这个时候要赶紧撤退,只要回到了武关,有了高大的城墙,定然能够挡住隋军的攻势。

王长谐明白赵慈景心中的想法,可是这个时候,怎么撤退本来走丹水这条水路是最好的路径,可是,由于南乡城已经被隋军占据,他们无法走这条最为便捷的道路。若是走陆路,由于下雨,又需要翻山越岭,行走就不便,而且很有可能会遭到隋军的突袭。

两人商议了半响,谁也不能说服谁,赵慈景大怒之下,决定带着亲兵逃出均阳城。可是,刚刚抵达城墙,他就发现隋军斥候在均阳城四围巡逻着。

由于唐军的水师在这一战几乎损失殆尽,意味着赵慈景想要突破隋军的防线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无奈之下,赵慈景只得回到县衙。他心情极不高兴,若不是王长谐力主抗敌,他早就退回了武关,那里会这么狼狈

哎,如今城中兵力不足,隋军没有攻城是因为大雨的缘故,一旦大雨停止,隋军必然会挥师攻城,那个时候,均阳城不过千余人,怎能抵抗隋军

王长谐最近是在练兵,但是一群新兵,没有参与过战斗,训练不足,铠甲不足,武器也有不足,怎么能抵抗隋军

心情很不高兴的赵慈景时常喝酒,有时候喝醉了,跑到王长谐的卧室,对他破口大骂。王长谐也颇为无奈,毕竟这事情他要负上一定责任,而且,赵慈景毕竟是皇亲,岂是他能惹得

第408章大雨倾盆

淅阳郡的这场大雨,依旧在持续,淅淅沥沥下了七八日,引起河水暴涨,均阳县的田地大多被淹没,许多百姓纷纷迁往了武当山,以逃避大水。

在杨侑的安排下,隋军及时作出了准备,加固加高了堤坝,同时将部分的水从武当山的西侧引流,适当地缓解了堤坝的压力,不至于让堤坝被冲垮。

杨侑身着蓑衣,头戴笠帽,一副农夫打扮,时常出去巡视,侯君集和独孤千山等人紧紧地跟着他,生恐又被唐军袭击。杨侑经过观察,发现水势并没有大碍,也就放了心。

隋军大营内,外围的堤坝也被加高了五丈,至于内部,则挖掘了一道壕沟引水,所以大营内还算干燥,不过连日的大雨让士兵们都有些烦躁,他们心中渴望着一战。

虽然已经是夏日,但这场雨连续不断的下,还是有着冷意,杨侑坐在大帐里,手中捧着一卷正在阅读。大帐里烧着篝火,隐隐地有香味传出来,小桂子在一旁勾着头,一副垂涎欲滴的模样。

杨侑看着的时候,不免对吴起评价了一番,吴起的确是个人才,行军打仗是一把好手,他在魏国的时候,魏国强势,打的秦国节节败退。他在楚国的时候,通过变法,使得楚国兴盛。

这样的一个人无疑是有才的,可是杨侑对他的人品却不喜,为了前途,他毅然杀妻,是一项至孝的杨家所不能容忍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个卫国人人可以为鲁国、魏国、楚国效力,那么作为韩国人的韩非子自然也就可以为秦国效力,这在那个年代是稀疏平常的事情。

杨侑一边看着,一边想。其实在后世有一个理论,那就是员工分成好几种,第一种是有能力有意愿的;第二种是有能力没意愿的,第三种是没能力有意愿的;第四种则是没能力没意愿的。

换成杨侑的思维,意愿就是忠心,有能力有忠心那是最好不过的。比如说尧君素、王行本、骨仪是这类人。这类人杨侑会厚待,委以重任。

而第二类则需要努力,李靖就属于第二种,他一开始有他的目的,杨侑发觉不对之后,就吩咐锦衣卫去打听,知道他因为家人被李渊囚禁,不得不为李渊效力。

得知这些情况之后,当时杨侑一直在观察,他是在用李靖,可是也在防着,李靖每一次的计谋,杨侑都在暗中分析,确定了可行性,并且做出了种种预防措施,这才实施。经过了一番努力,李靖终于归心,

在杨侑看来,这种努力是值得的,李靖是帅才,在隋末唐初,可以说他自认第二,就没有第一,连武功赫赫的李世民也要稍逊他半筹。其他还有不少有能力之人,比如历史上存在,演义里又出现的秦叔宝、罗士信、罗成、程知节等人,都是武力非凡之人。

杨侑的内心对秦叔宝、罗士信等人没有多大的感情,如果他们来投,自然是最好不过,但就算没有他们,杨侑帐下还有侯君集、丘行恭、桑显和、契苾业力等猛将,甚至还有最近斩杀了达延芒结波的席君买、梁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