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35(2 / 2)

郝瑗心中焦急,他早就看出薛仁果性格残暴,不是合格的继承人,他曾经劝说薛举换太子,却被薛举以换太子令国家震动的理由拒绝了,薛举想要等到天下大定再说,可是他没有想到连关中还没有拿下,就一命呜呼了。

薛举一死,留下了一个看似强大,但内部极为不稳的西秦帝国,薛仁果残暴不仁,部下将领有着不满,面对薛仁果的淫威只能是敢怒不敢言,他们将仇恨深深地埋藏在了心中,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发出来。

作为忠心耿耿的老臣,郝瑗赶去劝说薛仁果,希望他能够安抚群臣,宽厚待人,稳定因为薛举死去而造成的军心动荡,但薛仁果并没有采纳,他从黄门侍郎禇亮那里得到了消息,那就是这个老家伙竟然劝说父王想要废掉自己,改立二弟薛仁越为太子。

当郝瑗跪拜在地上,眼中含着泪水,劝说薛仁果不要做亡国之君的时候,他心中的怒火立刻被点燃了,他当即下令士兵将郝瑗拖了出去,吊在军营门口一阵鞭打。

郝瑗被陛下痛打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军营,宗罗睺、梁胡郎等将领敬佩郝瑗的忠义、声望,纷纷赶来劝说,他们跪在地上,向薛仁果请求绕过郝瑗。

哀求声传递进来,让薛仁果心烦意乱,他没有想到郝瑗在军中竟然有着这么大的威望,这让薛仁果感到了危机。如果,郝瑗登高一呼,这些将领是不是会跟随他薛仁果本来只是想要教训郝瑗,但此时看到郝瑗的名望之高,足以震主,让他心中顿生杀意。

郝瑗决不能留不然,一旦他拥立二弟,他在西秦帝国的君位就不保了

黄门侍郎禇亮看出了薛仁果的犹豫,他劝说道:“陛下英武之姿,岂能受制于小人此人召集众将反对陛下,明明是身怀二心,却妄称忠义,实在罪不可赦”

黄门侍郎禇亮的话让薛仁果坚定了信心,他一声令下,不顾群臣反对,将郝瑗斩杀在军营中,随后让亲兵将郝瑗的首级传檄西秦营之中,声言郝瑗勾结李世民,意图反叛西秦国,薛仁果这才将郝瑗斩首示众

薛仁果的行为让西秦军中本来因为薛举之死而动摇的军心再度动摇,谁都知道郝瑗是大大的忠臣,这样的一个大忠臣都被薛仁果以叛国罪斩杀,那么自己呢一时之间,人人自危。

在这场危机中,有人在担忧,有人在冷笑,有人在守望。而在一片迷雾中,有一个人犹如一只猎豹,正在等待着良机,发出致命一击

第197章再战浅水原〔上〕

浅水原西秦军大营,薛仁果正在踱步,心腹黄门侍郎禇亮脸上带着笑意:“陛下,郝瑗此人狼子野心,陛下杀他,正可威慑群臣,让他们不敢有怠慢之心。”

薛仁果“嗯”了一声,随后又叹息道:“父亲之事只有你我知晓,千万不可外泄,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禇亮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得意,薛举之死,除了是他献计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就连薛仁果也不知道,黄门侍郎禇亮准备将这个秘密藏在心里,不会告诉旁人。一旦西秦军的大小将领得到这个消息,恐怕他禇亮在第一时间,就会被砍成肉泥。

“陛下,我军在此逗留甚久,李世民闭营不出,这不是好事啊”禇亮又说道。

薛仁果对此也很是忧愁,他一直派兵出击,但李世民就如一直卷起身体来的刺猬,让薛仁果无处下口。“那么依你之见,又该如何”

“如今李世民屯兵高墌、浅水原两地,兵力分散,不如引兵猛攻敌军大营,李世民见势不妙,一定会从高墌城出兵救援,届时,只要让梁胡郎等人以轻骑杀之,李世民必然不能抵挡。”禇亮说道。

“若是李世民不出兵救援呢”薛仁果问道。他实在是觉得不可信,李世民一直擅长乌龟战术,任凭他如何挑衅都不出站,攻打大营会将李世民逼出来吗

“陛下,臣觉得可以一试如果他不出来,梁实必然抵挡不住,拿下梁实大营,就可以对高墌完成包夹之势。”禇亮说道。

薛仁果踱步思考,此时他也没有更好地办法,便吩咐着:“宣宗罗睺。”

宗罗睺正在大帐内喝酒,他这不是开心,而是借酒浇愁。先帝薛举虽然出身低微,但一直都礼贤下士,对有功的臣子绝不吝惜,有功必赏,同样也有过必罚,这样赏罚分明的态度让群臣尤其是武将心悦诚服。可是薛仁果呢,当初他是太子的时候,就常常为了金钱与武将争功,闹得鸡飞狗跳。

薛举的死,让宗罗睺心中的信仰轰然崩塌,一时之间,他有些迷失了方向。在他的心中,本来渴望新帝能够继承先帝遗风,带着大伙儿开创大业,可是先帝尸骨未寒,有功大臣就遭到杀戮,这种自毁城墙的行为让社稷岌岌可危。

就在他借酒浇愁的时候,禇亮带着薛仁果的旨意来了,让他出兵攻打由梁实把守的浅水原李世民大营。接到这个消息,宗罗睺奋然站起身来,他将酒樽摔在地上,喝令亲兵进帐,立刻、马上出兵他要将心中的恶气发泄出来,最好的办法便是去杀戮。

二十里外,浅水原梁实大营,梁实正目光凝重低看着前方奔腾着的西秦军。宗罗睺之名他早有耳闻,知道此人在西秦军中,是除了薛仁果之外的最强武将,对此,他不敢怠慢,士兵们登上哨楼,虎视眈眈地看着前方,准备抵抗着西秦军的进攻。

宗罗睺憋了一股恶气,他在数里外扎下大营之后,立刻挥师攻打梁实。双方在浅水原发生大战。西秦军的攻势很猛,梁实拼命坚守,数日间,浅水原已经堆满了尸首,染红了河水,沿着泾水流淌。

李世民在高墌城中得到消息,依然按兵不动,诸将纷纷请战,都被李世民压了下来。

此时,书房内,李世民笑道:“肇仁,诸将都不知道我的心意,如今纷纷请战,气势到了极高点。”

刘文静立在一旁,手中捧着一杯酪浆。就他本身而言,对秦公李世民没有多大的意见,用现代的话来说,他是秦公李世民的脑残粉,是坚决拥护李世民的。他看好李世民,除了李世民特有的英气魅力之外,更是他深深知道,掌握了兵权,才有可能得到天下。

唐王李渊让长子专心处理政事,稳定关中形势,固然是必须的一步,但兵权落入秦公李世民之手,这就大大妙了,刘文静不知道李渊看透其中的隐患没有,他本来还想上书一封,提醒唐王注意这个问题,但随着他无辜被贬,心中的熊熊热火顿时被扑灭了。

刘文静虽然不知道内幕,但也猜了个不离十,他知道这是李渊与关拢贵族之间的妥协,同时也是对秦公李世民的一种保护。如果将他刘文静换成李渊,恐怕他也会这么做,但问题在于,如今刘文静是利益损失者,所以他自然会不满,凭什么是我

这一次,秦公主动带他来浅水原,正是为了洗刷上次兵败浅水原的耻辱,也是捞取功劳,向上爬的一个办法。

大多数的人都是这样,对欲加之罪格外愤怒,而对雪中送炭之人格外感激。刘文静也不例外,此时他对秦公李世民充满了感激,决意为秦公李世民效力,不管秦公让他做什么,他都会毫不犹豫。

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思,刘文静为李世民献策,他要梁实不顾一切死守大营,挫败西秦军的锐气,一旦西秦军力尽,就是就是秦公反击的时候了。

“秦公,我看再有两三日,宗罗睺必然崩溃。”刘文静说着。

李世民点点头,道:“正是如此,梁实确是一个关键,如果他能够守住大营,就是我军反击之时了。”

“若是反击,就要一鼓作气,一举擒获薛仁果”刘文静站起身来,目光中带着极强的信心。

此时,经过数日鏖战,梁实大营兵力已经不足两千,而且多是伤兵。梁实在营中巡视着,心中也十分忧虑。他知道秦公的计划,也有死守的决心,可是如今伤兵满营,粮食都已经断绝了,只有杀马为食了。

如果秦公还按兵不动,那么这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