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2 / 2)

看到李靖一愣,宦者说道:“这是殿下派来伺候你的。”

李靖听了,缓缓走了上去。他几年没有回到这所旧宅,想必应该挂满了墙角,但他一打开门,就见窗明几净,空气中的污秽之气早就一干二净,几名长的甚为清秀的侍女站在一旁。

“你们,都回去吧,给我多谢谢殿下”李靖说道。

几名侍女齐声道:“李将军,奴婢奉殿下之命前来,若是被赶回去,一定性命不保”

李靖想了一想,挥挥手,说道:“你们先退下去吧,我要静一静”

“将军,洗澡水已经烧好,还是让奴婢伺候将军沐浴”一名侍女说道。

“不用,你们退下去”李靖说道,那几名侍女犹豫了半响,退了下去。

李靖走了几步,坐在干净的软榻之上沉思,殿下,似乎有点作为的样子,听他说,隔几日就要开仓放粮,安抚人心了。而且,屈突通、阴世师的大军已经堵住了要隘,防止李渊继续深入。

可是,这大隋的江山,能够保住吗而我,这样的决定,究竟是对是错出尘,如果你在我的身边,或许能够给我一些建议吧,可是唉

夜风带着倦意,吹拂在府邸之外,李靖心中有事,人又倦极,终于睡着了。

而此刻,杨侑还在翻阅着奏折。

“你这孩子,身体刚好,还不早点休息”韦氏走进来,责怪的说道。

“娘,如今事情紧急,哪有时间可以怠慢。”杨侑放下手中的奏折,站起身来,扶着母亲。

“娘为你熬了燕窝,你补补身子”韦氏说道。

杨侑辛苦半响,与李靖吃饭之时,又多是聊天,吃的并不多,这时一说,又觉得有些饿了,就捧起碗,吃了起来。

一碗燕窝下肚,身体也缓和了起来,杨侑瞧了一眼如山的奏折,道:“娘,孩儿还有事要办,你就早些安歇吧”

韦氏突然抱着杨侑,低声哭泣了起来。元德太子早死,她辛苦将孩子拉扯长大,这其中的苦楚又有谁能够明白而如今,关中群盗蜂起,李渊又发兵来攻,虽然李渊号称清君侧扶社稷,但韦氏乃出身于关中名门,是定国公韦寿之女,见识自然不浅。她知道,什么为民,什么亲君侧,都不过是李渊的托词而已

惶惶千秋,历史上这样的人,多是要拥兵自重,最后要取而代之的权臣恐怕只要李渊前脚进大兴,后脚就会杀了自己母子俩

“可惜你爹爹早崩,不然这等小丑,又有何惧”韦氏说道。

杨侑一挥手,几名宫女宦者识相的退下。杨侑拿起一块丝帕,为韦氏擦了擦泪水,说道:“娘,爹虽然早崩,但孩儿已经是大人了,这个大难,自然有我来挡”

韦氏听见,忍不住苦笑道:“看你,倒是挺会安慰母亲。”

“娘,你放心,我这条命,可不是那么容易就给的”杨侑说道。

韦氏哭了一会,心中压力稍减,捧起杨侑的脸,说道:“可惜,娘什么也不懂,不能帮你的忙。”

杨侑笑道:“娘,这些事情,自然是男人的事,你就安心呆在宫中。”

韦氏看着杨侑一本正经的脸,突然笑道:“也对,我的侑儿长大了,是一个男子汉了。”说着,韦氏突然一拉杨侑的手,说道:“侑儿,娘为你说上一门亲事可好”

杨侑一愣,正要说些什么,韦氏又说道:“你看独孤雁这孩子怎么样独孤家与我们杨家本来就是一家,这孩子聪明乖巧,模样也周正,而且,更重要的是,她喜欢你。”

杨侑闻言,脸色一红,沉吟着说道:“娘说的极是,只不过,如今大敌当前,孩儿不愿意去想这些,还是等到击退李渊,剿灭了关中群盗,再说不迟”

在杨侑的心中,对独孤雁也不是没有感觉,这或许是因为他在夺舍之际,融合了代王杨侑的思想感情的缘故吧。可是,他对未来,还不太确定,如果,自己最终还是失败了,这不是害了独孤雁么这就是杨侑迟疑的原因了。

当然,娶了独孤雁,也有很多好处,这就将杨家与独孤家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也是制约对妹妹甚为宠爱的独孤武师的一种手段。

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还要再等等。

韦氏叹了口气,说道:“你的心思,娘也明白,只不过,女人,有时候等不起。”韦氏说着,起身,带着宫女走了出去,临走前又嘱咐杨侑早些安歇,不要伤了身子。

杨侑点头,送走母亲,拿起皇宫的地图看了起来。

第六章偶遇

过了几日,骨仪将粮食从永丰仓运送了回来,杨侑当即下令在大兴城中发放粮食。杨侑钦点骨仪、崔毗伽、李仁政三人,负责此事。

粮食发放第一日,杨侑叫上姚思廉,换了便装,就要出皇城。姚思廉是个文人,虽然聪明,却有些迂腐,劝阻杨侑不可出城,说城外混乱云云,不过却是劝不住杨侑,只能无奈的跟着换了衣裳,跟着杨侑一同出宫。

独孤千山带着几名禁军骁果,也换了便装,跟在杨侑身后,保护着他。

这大兴城是隋文帝在开皇二年由大匠宇文恺所建,布局整齐划一,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全城由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其中大宫城也被称为大兴宫,东侧是东宫,是太子居住之地,西侧则是掖庭宫,是宫女的居住之地。

一行人走出宫城,出了昭阳门,便是宽阔的昭阳门街。昭阳门街地处皇城,是尚书省各部以及两台、十一寺、十二卫等朝廷中枢衙门所在,被昭阳门街一分为二。

昭阳门是处宫城的大门,而朱雀门则是出皇城的大门。朱雀门外,就是宽阔的朱雀大街,朱雀大街横贯南北,直达外城的明德门。

出了皇城,杨侑眼前就是一亮,这大兴城也就是日后的大兴城,虽说他后世在大兴城中呆过不少日子,也领略到了一些古都风情,可是此刻的大兴,这韵味却是十足了,远不是后世能比的。而在宫城的生活太久,杨侑出了门,也觉得颇为新鲜。

只不过,一行人沿着宽阔的朱雀大街走了片刻之后,杨侑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这一路上,百姓多有菜色,显然是营养不良所致,这还是在大隋的国都大兴,都是百姓面有菜色,其他各地,尤其是反贼最多的山东河北等地,恐怕就更为严重了。

杨侑忍不住的轻声叹息,这一切,都与皇爷爷有关啊,虽说高句丽是个大患,不得不除,但皇爷爷对高句丽处理的方式方法却很有问题

而后世对于杨广也多是昏庸无能、亡国之君的评价,哪怕他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哪怕他开挖了交通枢纽大运河,哪怕他收集整理了南北朝以来流散四处的书籍,开通了州县学,尤其是一本,更将他牢牢的钉在了荒淫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