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23(2 / 2)

“郑局长,您说吧如果不是十分紧要的事情,你们是不会在这时候来找我的。鼓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说吧”

“三月十六号的下午,您在渡口有没有见过杨庄的杨树理”

“你们容我仔细想一想,我得认真想一想,杨树理经常让我照应他的船,他的船一般都停在那儿你们看他的船就停在那儿”

蔡俊生走下店铺前的台阶,朝渡口西边指了指,他所指的地方就在栈桥的西边。

“如果他的渔船上有东西,他就会让我照应着,如果船上没有东西,他就不跟我说,不过他经常扔给我几条鱼。”

“蔡大爷,三月十六号的下午,杨树理打了四条大青鱼。”

这四条大青鱼肯定是要放在船上的,这应该就是蔡俊生的所说的“东西”吧

“这我就能想起来了,不错,三月十六号下午,在太阳落山之前,杨树理把船停在那里,让我照应着,他说船上有四条大青鱼,是为杨庄生产队柳队长家儿子结婚准备的,他还跟我说,那四条大青鱼是在杏花湾打到的我全想起来了三月十六号下午,杨树理是让我照应过他的船。”

杨树理的嫌疑基本排除。摆在大家面前的仍然是一团乱麻。在后来的闲谈中,蔡俊生对杨树理的褒词颇多,在他看来,杨树理除了好赌钱以外,没有什么坏毛病,他这个人有三个优点,一是勤快,能吃苦,二是心善,沾不得人家一点便宜,三是直爽,在所有打渔人中,他卖鱼的速度最快,只要有人问价,他都能开开心心地让你把鱼拎回家,用他的话说,起点早,多撒几网就在里面了,为几个小钱睁得脸红脖子粗,不值当。

郑峰和李云帆明白蔡俊生的意思,像杨树理这样心善之人,是做不出那种腌臜龌龊的事情来的。

两个人告别蔡俊生的时候,他还站在店铺的屋檐下耐心的等待着。

夜已深。

郑峰和李云帆裹着一身的寒气回到房间,脱衣上床,头依靠到枕头就睡着了,案子虽然没有了,但今天的事情了了,该好好睡一觉了。

第二天早上,大家起床的时间比平时稍微迟了一些,一月十一号,十二号,同志们走村串户,马不停蹄地工作了两天,人毕竟不是机器,不把觉睡足了,就没有精神和体力干活,郑峰和李云帆醒的比较早,他们俩怕吵醒大家,故意赖在床上不起床,但两个人并没有闲着。

两个人披着棉衣坐在床上,一边抽烟,一边聊案子的事情。

经过深入的讨论,两个人达成了一个共识,从水路寻找汪小霞和夏清莲失踪的踪迹,或者说从水路寻找凶手的踪迹,这个思路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两个人把分析的重点放在一个点上。

第九十章同志们一早就醒张云鹏焦急万分

如果汪小霞和夏清莲是在搭某人便船的过程中失踪的话,那么,按照常理来判断,一路上就应该有人看到这两个女人,有一个事实是非常清楚的,汪小霞一定是在大沙河上失踪的,失踪的路段也一定在杏花村到小刘庄这段水路,大沙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有很多,汪小霞失踪的时间是在四点半钟以后,这时候,正是那些外出的船只回家的时间。

李云帆想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人们经常讲“好事多磨”,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三月十六号下午,小沙河以北的十几个村庄派船到沙河镇运化肥,在案子的档案材料里面,两次提到了这个细节,第一次是童子强和蒲森林到桃村了解情况的时候,桃村的生产队队长提供的,第二次是昨天即一月十二号下午,李云帆等人坐船到桃村以南几个村子了解情况的时候知道的。

郑峰觉得这个情况非常重要,如果汪小霞所搭的便船和其中某一条船相遇的话,就一定能看见汪小霞,看见了汪小霞,也就能知道汪小霞搭乘的便船是谁的船。都是乡里乡亲,彼此都很熟悉,在路上遇见了,打一个招呼,说上几句话,这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六点半钟,郑峰和李云帆听到了隔壁房间里面的动静。

“老李,我们起床。”

大家不要觉得奇怪,六点半钟起床,这对同志们来讲是比较迟的,平时,大家在六点钟之前就洗涮完毕了。

郑峰和李云帆已经想好了,吃过早饭以后,他们要到小沙河以北几个村庄去调查走访,这种调查,是不宜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开会的,大家都是本地人,互相之间都是认识的。有些人可能会有些顾虑。

郑峰和李云帆的衣服刚穿好,就有人敲门了,郑峰打开房门,走进来的是童子强和蒲森林,门刚关上,又被一个人推开了,进来的人是张云鹏,后面跟着卞一鸣。其实,他们在五点多钟就醒了,都在床上憋着,听到郑峰和李云帆的屋子里面有声音,就都起来了。

“郑局长,吃过饭以后,我们去找蔡俊生核实一下,看看杨树理昨天晚上有没有跟你我们说谎。”张云鹏道。

郑峰和李云帆相视一笑。

“郑局长,你们笑什么”张云鹏一脸疑惑。

“昨天晚上,我们已经找蔡大爷了解过了。”

“什么,我们睡觉以后,你们到渡口去了。”

“对啊”

“蔡俊生怎么说”张云鹏很着急的样子。

“蔡大爷证实了杨树理的说法。”

“照这么讲,杨树理的嫌疑可以排除了”

“不错。”

“杨树理的嫌疑排除了,那我们的工作不是失去了刑侦的方向”

第九十一章同志们兵分两路龙尾村首当其冲

“吃过早饭以后,我们去找十六号下午到沙河镇来运化肥的船了解情况。”

卞一鸣喜形于色,他已经明白郑峰的意思了:“还有那条送嫁妆到杨庄柳队长家去的船。”

“老李啊还是卞一鸣的记性好,我们俩把这条船给忘得一干二净。”

“我应该能想起来的,不行了,到底是老了,记性不如年轻人了。”

这一段对话是对卞一鸣的褒奖,卞一鸣的记忆力超强,这一点在刑侦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信息集中在大脑里面,有重要的信息,有无关紧要的信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里面,刑侦工作者要有刷选信息的能力。

吃过早饭以后,郑峰和李云帆各带几个人,还是昨天那两班人马,郑峰这一路负责湾头村、杏花村和桃村;李云帆这一路负责龙尾村、南塘村和北塘村。

郑峰和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顺藤摸瓜,郑峰本来以为杨树理是一个瓜,从曹德民、赵厚平、杨成功、柳队长和陈大龙提供的情况来看,杨树理在很多方面都符合犯罪嫌疑人的特征,但调查结果却给郑峰和他的战友们泼了一盆凉水,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七点半钟左右,郑峰一行走出旅社,来到渡口,渡船停在栈桥上,船上已经坐了好几个人,站在跳板旁边搀扶大家上船的不是蔡俊生,而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

“蔡东,蔡大爷呢”

“俺爹受了一点风寒,郎中才看过,付了药,正在家里发汗呢。”

世上有三苦,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