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完,接着是一声巨大的爆炸,周围的士兵带着马匹被气浪掀飞,弹片和藏在里面的铁珠四散飞射,方圆十几丈的范围里的人皆遭受打击。
“轰轰轰”
接连十几声爆炸,到处是倒毙的战马和肢体不全的死尸。
匈奴人的恐惧瞬间达到顶点,不光士兵,一众将领也是一样,大家面面相视,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屠奢回头看了一眼,他知道想要打消士兵们的恐惧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冲锋,冲过去短兵相接,联军的远程武器也就跟着失去了作用。
其实他也没有想到,联军竟然有打这么远距离的武器,原本的骑兵战法已经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幕后推手当然是姬杰和他的新式武器。
“很好,继续实施密集炮火打击”姬杰下达了新的命令。
就在同一时间,屠奢挥舞着兵器大喊道:“一线部队冲锋,左右两翼紧随其后,冲啊”
两万一线部队,加上左右两翼各一万人,四万匈奴骑兵开始冲锋,刹那间马蹄声大作,地动山摇一般。
“中程炮兵准备”姬杰抬起手,猛地放下。
数百架中型抛石机发出怒吼,震天炮弹呼啸着飞向刚刚进入射程的敌人。
密集的爆炸声中,匈奴骑兵人仰马翻,只一轮攻击就造成了他们数千人的伤亡,紧接着是第二轮和第三轮。
再然后是一轮弩箭攻击,最后是霹雳弹。
“冲锋”
一万中军加上三万人的两翼,四万人一起迎了上去,遭受过几轮打击的匈奴人只剩下两万多,数量上占绝对的劣势。
姬杰只留了一万人作为预备队,几乎可以说是倾巢而出。
双方的骑兵混战一处,屠奢见一面倒的局面得到缓解,马上下令:“左右预备队给我上”
两万匈奴预备队冲杀而来,屠奢的手中也只剩下一万多人。
刀光剑影,近十万人的混战场面,很难用词语来形容
“所有部队压上”屠奢亲自带领最后的一万多人冲杀过来,人数上的优势让匈奴人占据了上风,联军打的很艰难。
姬杰的脸色变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混战中新式武器不能发挥效用,敌人以近两倍的兵力与我作战,耗不起啊,就算自己带着最后的预备队上去,人数上还是比敌人少很多。
“鸣金收兵”姬杰下令。
清脆的金属声传出,联军开始撤出战场,姬杰亲自率领一万人殿后,掩护大家撤退。
“哈哈,中原人到底不是大匈奴骑兵的对手”屠奢狂妄无比的叫喊着:“勇士们,跟我冲上去,杀光这帮可恶的中原人,冲啊”
匈奴人士气大振,纷纷追赶而来,姬杰甚至来不及拆卸耸立在阵地上的抛石机,就率众朝着大营方向撤退。
包括屠奢在内,谁都没有发现撤退中的联军还是那么的井井有条,除了那些被丢弃的抛石机之外,丝毫看不出有一点儿溃逃的迹象。
前方途径匈奴人遗弃的大营,这里保持着他们撤退时的景象,联军顺利通过,匈奴人很快也到了这里。
195破敌
屠奢甚至没有多看一眼自己曾经驻扎过的地方,此时在他的眼中只有“溃逃”中的联军将士。
“冲啊,杀光中原人”屠奢大喊大叫着,身边的士卒个个奋起直追。
赵凌和姬建一起放慢速度,和负责断后的姬杰并行策马,姬建问道:“君上,咱们什么时候开始反攻”
“呵呵,你在心里默数五十声,就开始反攻”姬杰笑着说。
“好”姬建点点头,赵凌和他一起默数,五十声,也就是一分钟左右的时间。
忽然,联军停住了脚步,殿后的部队变成了先锋,最前面的人排成一排,一手持枪一手握精钢弩。
屠奢微微吃了一惊,心道他们怎么不跑了事实说明联军并非我匈奴骑兵的对手,既然你们不想活了,那我就成全你们
“杀呀”联军的喊杀声在匈奴人背后响起。
屠奢赶紧回过头来,只见一队联军士兵从废弃的大营中杀出,已经和后面的己方士兵接上了火。
怎么可能
怎么就不可能表面上姬杰留下一万人固守大营,其实在他们出发后,这一万人悄悄向废营出发,不动声色的埋伏在在里面,就等敌军敌军的到来。
前后夹击,匈奴人腹背受敌,顿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
“左右两翼,迂回包抄”姬杰下令,姬建和赵凌各率本部人马从两翼进行包抄,加上前军和后军对敌人的挤压,很快将他们包围。
用比对方少的兵力实施包围,这是姬杰一个很大胆的尝试,战前他命令士兵们一旦形成包围圈,就一个劲儿的用霹雳弹压制想要突围的敌人,不留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屠奢亲自带队突围,被联军轻松的挡了下来,而且只要他们有突围的苗头,霹雳弹就会从四面八方飞回来。
“把口子给我堵死,收缩包围圈炮兵马上返回刚才的阵地,拉回留在原地的抛石机,速度要快”
在姬杰的指挥下,数万匈奴人被围困于不到三平方华里的狭小范围内,由于距离有限,几乎连冲锋的条件都得不到满足。
羽箭,霹雳弹像雨点儿一样落在匈奴人阵中。
屠奢躲在一个圆形的盾阵中,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早知道上次就该拆毁大营,或者刚才稍稍留个心眼儿,说不定就会发现里面藏了人。
这段时间霹雳弹的消耗量很大,成效也是卓著的,包围圈中的敌人一个个倒下,活蹦乱跳的不超过五万。
过了没多大会儿,炮兵们兴高采烈的拉着抛石机回来,他们快速进入攻击位置,朝着包围圈中一通狂轰滥炸,匈奴人的情况变得雪上加霜。
“收集死尸上的衣甲”屠奢下令说:“越多越好,组织一个三千人的重甲骑兵团,务必要在包围圈上撕开一个口子,否则的话咱们都得死在这里”
三千敢死队组建完毕,每个人都至少穿了三层盔甲,就连战马也披了两层锁子甲,以这三千人为先锋组成矢形阵,剩下的紧随其后,匈奴人开始突围。
“战车出阵”姬杰晃动令旗,数十辆圆木战车从包围圈开出的口子冲进来。
灵感来源于李牧战车,姬杰做了很多改进,正前方和侧面插满了锋利的刀枪,木轮上也加装了滚刀,车内共有二十个健壮的士兵,将沉重的战车推的飞快。
从外表看十分沉重的战车其实很灵活,姬杰在内部加装了转向系统,有专人负责行进方向。
战车对阵临时组建的重甲骑兵,屠奢的计策再一次落空,双方乍一接触,三千先头部队就被打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