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30(2 / 2)

很快,第一个记者的问题已经问出来了:“陈导,这是经过导演年会之后你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你拍摄的这部电影有着在庄国非等老导演们的面前证明自己的想法吗”

陈惜对这种问题也是可有可无的态度,当下他笑了笑:“这个问题我认为没有太多回答的必要,因为从事实上来说,我对之前的那些有不少人热衷的所谓的决裂之类的并没有太大的关注,我也不认为我真的需要因为他们说什么就要来证明,我就是我,我有着属于自己的一种规划。”

陈惜的确没有想要鸟庄国非的意思,在公开场合上陈惜对他的态度也就只是说自己并没有理会他的必要。

其实这对庄国非来说就已经是打脸了。

第二个记者依然是问出了有点类似的相关性问题:“那北京遇上西雅图是一部商业片还是文艺片呢”

陈惜道:“你可以把它定义成商业片也能定义成文艺片,事实上,北京遇上西雅图是两者都有的电影。”

第二三三章亿元目标、指点江山

其实从真实情况上来讲,北京遇上西雅图真的很难去定义它说这到底是一部文艺片还是商业片

如果说商业片那显然,两个人的整个过程再加上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就已经足够说明这一点,而且电影的运作模式和最终票房也说明了这是一部相当不错的拥有商业性的电影,但如果要说这是一部文艺片的话那也并无不妥,因为电影里面的男女主角他们的故事发展路线和脉络其实是带着那么一些文艺片的感觉的。

现在陈惜遇到类似的问题,自然也就是这个答案。

其实陈惜之前的边境风云如果仔细说来,也能算得上是一部文艺片的,只不过是电影强大的商业性和票房掩盖了其作为文艺片的光芒。

陈惜今年之内其实也打算拍摄一部实打实的文艺片,只不过那个电影的拍摄他要等到在北京遇上西雅图之后。

“陈导,北京遇上西雅图这是一部最开始的时候女主角是小三的电影,现在小三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话题并且被大家广泛讨论,你会怎样处理这个小三的问题呢”记者问出来的这个问题其实也有不少人在关注,并且在大家的眼睛之中,现在的这种问题几乎已经变成了雷区,他们会担心陈惜在这件事情上很难真正抽身而出。

毕竟有的东西真的去碰了,带来的结果还是有可能变得更差的。

陈惜说道:“至于对电影的最后的处理方法,我想请大家等到电影正式上映之后再去看,再去谈论,我想我的电影之中并没有违反基本的道德,知识说在男女主角的故事线上出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的确,小三这个身份,基本上大部分人都会心生厌恶,但我会让大家看到的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而不是说一个有趣的立场。”

陈惜说的这句话倒是很讨巧。的确有的时候因为电影本身强烈的影响力也就要求电影的创作者们在创作的时候能够拥有一些天然的立场之类的东西,他们本身拍出来的电影也会具有一种影响力。

这其中的典型就是韩国电影熔炉,因为这一部电影带来了大家对弱势群体保护的广泛讨论然后甚至为此修改了法律,当然这放在中国并不可能,君不见盲山、盲井都是被禁播的吗

不过北京遇上西雅图这部电影,如果说真的要骂里面的对小三的态度或者非要说对小三太过于宽容的话,那也只能从一些特殊的角度出发了,而且基本上也是属于真正胡搅蛮缠的级别

毕竟在电影里从头到尾也没有赞扬过小三行为,反而这个小三还因为曾经的事情而受伤,当然。小三的确是上位了,但是上位之后她发现生活远远不是和自己想象之中一样的,所以这件事情本身并没有携带一种真正让人觉得无法接受的对小三的立场,所以如果非要从这样的一些方面来指责这个电影对小三的态度那真的很没有必要。

“陈导,之前你拍摄的失恋三十三天的票房完成了一次很大的突破,最终达到了两亿的电影票房,那么你现在也是类似的类型的北京遇上西雅图自己觉得可以得到多少票房呢”

票房的问题永远是记者们最喜欢关注的问题之一,例如现在听到这个问题之后,陈惜微微沉默了一下。然后他说道:“失恋三十三天的票房有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和光棍节相关,所以在票房上也有所增长北京遇上西雅图这部电影我的要求其实也不低,大致应该会在1亿以上。这就是我的票房目标”

1亿元的目标放在失恋三十三天之前听到的话,有不少的人都会觉得陈惜当时是在放嘴炮,也觉得他对自己的信心实在是太充足了一些,不过对于现在的陈惜来说。大伙儿听到他的目标是票房在1亿元以上,那只会觉得这个目标其实还在陈惜应该能够实现的范围之内,就只是要看北京遇上西雅图最终的票房如何了

所以大家在听到了陈惜说的话之后基本上都没有直接提出什么强烈的质疑。反而现在大家都只是在记住之前陈惜说的话。

不过很快还是有人反驳了,只不过这个人并不是反驳说陈惜的北京遇上西雅图根本不可能得到一亿元的票房,他们只是说道:“陈导,你的这种预测会不会有点过于保守毕竟,你的失恋三十三天的票房已经超过了2亿元,并且按照测算的话,今年一年之内中国电影的总票房将会超过五十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你不觉得北京遇上西雅图可能在票房上创造更大的奇迹吗”

陈惜微微摇头:“这些东西都只能给市场来做决定并且都只能依靠市场来给我们一个答案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当然很希望会出现一些奇迹,但是希望归希望,实情归实情。”

这个时候有人开始就整个中国市场对陈惜提问:“陈导,之前你曾经在导演集会上痛斥了一些抱残守缺的老电影人,那么你认为中国电影接下来的前景如何是以商业片为主还是以文艺片为主”

陈惜笑了笑:“我要纠正你一下,我并没有在导演集会上痛斥过谁,我只是因为话赶话到了那种份上,别人已经指着鼻子在骂我所以我不得不出声反驳而已,谈不上去骂谁至于说未来中国电影的市场状况,我认为商业片必然是主流,这个从院线制改革之后就已经定下来了”

“中国电影市场的大盘只会往上生长,虽然说我们经过上世纪末的重创之后票房市场一蹶不振,但是经过这几年的休养生息,很多东西也慢慢恢复过来。”

其实事情的确是这样,中国电影票房在通货膨胀还没有发生之前的1991年就有了21亿的一年容量,周恩来更是用一两块钱甚至是几毛钱的票价冲到了2亿的票房,少林寺在更早之前也是用几毛钱票价冲到过1亿票房,可见中国人并不缺乏观影热情,只可惜之后因为各种原因中国电影市场大衰退,到了2000年的时候全年整个国家的票房收入居然只有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