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16(2 / 2)

上文书曾经说过青帮大亨贾文定寿诞在即,全国各大帮派都想要拉拢此人,早就备好了一份厚利,以便搭上这条大船。马凤山是青帮中人,又是人家的晚辈,自然不能落后,早就备下厚礼,一方面要拍拍贾文定的马屁,另一方面还要联合这位老大,把黄三爷的气焰打下去,以便独霸天津各大码头。鬼不语35

马凤山打算的挺好,可到了事情头儿上,收下这帮人竟没人敢去一来一路上山头极多,土匪多如牛毛,一旦出了什么差错,没人担待得起,二来这黄三也不是个省油的灯,马凤山联合贾文定,要对付自己的事儿,恐怕已经走漏出去,人家也不是傻子,难免要暗中阻挠,这一路上凶险万分,弄不好就把命搭到里头,谁敢冒这个险

马凤山七窍生烟,他如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手下兄弟一千多人,都是刀头上舔血过来的,可谓是兵强马壮,谁知道就这么一件事儿,竟然没人敢去不过他虽然贵为堂把子,手下人要是找各种借口搪塞,还真就没办法勉强,而且这次联络贾文定,也是事关重大的大事,玩一半路上出了差儿,那可就前功尽弃了,这人不情不愿,只怕是做不好这件大事。

马凤山思来想去,就想起了牛二柱,大少和卜发财勇闯妖洞,跟以前可不一样,这事儿有不少人都看见了,老百姓最爱传这种神神叨叨的事儿,一传十十传百,一天之间居然传到了天津卫,马四爷眼线极多,消息灵通,自然就知道了这件事,回头仔细一想,你还别说,这事儿非他莫属

马风山老奸巨猾,一旦打定了主意,一连串的计划便烂熟于胸,牛二柱办成了这件事自然是好,办不成,那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整治大少,最起码也要将他赶出帮会,如此就少了一个威胁,他要是死在半路上,那就更好了,自己也省了动手,妹妹更会死了这条心,到时候自己找一个名门望族将她嫁出去,也能压黄三一头

自然,四爷的这些心思不能往外说,别人恐怕也没有真么缜密的心思,刘七也只是把马凤山命牛二柱押送贺礼到山西太原的意思说了一遍。牛二柱一听之下心里就是一动,他可不是傻子,这里头的利害关系,多少也懂得一点儿。刘七看他心存疑虑,立刻补充道:“四爷说了,牛把头如果把这事儿办成,不但把这帮库继续交给你打理,而且还会给你你一个码头”

牛二柱心里一惊,他可没想到马凤山会下这么大的本儿,要有了码头,那自己可就是名副其实地方一霸了,到时候再招一帮弟兄,照样也是威风八面,再者自己把事儿办好,马凤山不定自己和她的事儿就有了转机,马凤山把妹子高高兴兴的嫁给自己也说不定

想到此处,牛二柱一咬牙,胆小不得将军做,富贵险中求,与其就这么耗着,倒不如加一把劲儿,混他一个出人头地,也叫帮里的人对自己高看一眼大少故作矜持了一会儿,边点头同意,刘七见牛二柱答应,似乎是十分高兴,客气了几句,扭头就要告辞。

牛二柱见他急着要走,立刻就是一愣,这事儿不对呀,一来这刘七说了半天,只是提到自己和卜发财,对于马凤仪却是只字未提,按理说马凤仪是他名正言顺派到身边协助自己的,自己和卜发财出去办事,对她也应该有所交代呀再说马凤仪到天津城办事儿,不可能不去看看亲哥哥,要有这事儿,她应该和刘七一起回来呀,怎么影儿都不见

大少就感觉不妙,立刻把刘七拉住,仔细一问,这刘七仍是满脸堆笑,一抱拳道:“牛把头就不必担心五爷了,五爷自从到了你这儿,已经和四爷有好几个月没见了,哥儿两个有许多家常话要说说,自然要多住几天,四爷说了,这次办事儿,牛把头就和卜发财兄弟去就行了,五爷在家陪着四爷,就不必动身了”牛二柱一听这话,当时就想一盆冷水兜头浇下,从头到下一片冰凉,完了,马凤仪这是让马风寒软禁起来了,这还用说别的么肯定是马凤山趁机把自己弄走,好分开自己和和马凤仪啊,这主意还真是又损又坏,还叫人说不出话来,简直缺德透了by:87942204368064376247gt

三十六人约城外

牛二柱一听刘七的话,当时就明白了,马凤山这是存心不良啊,他一方面要自己卖命,为他独霸天津架桥铺路,另一方面却对自己有所猜忌,已经做了两手准备,自己无论办成办不成,对他都有好处,最为关键的是,他要利用这次机会拆散自己和马凤仪,用心之歹毒,筹划之周密,已经达到了令人发寒的程度

即使如此,大少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答应下来,一来这是堂把子的命令,你若是不遵从,那就相当于叛帮,你别看于老万不遵从命令没惹什么祸,那是马四爷别有用心,你不服一个试试当时就能把你赶出帮去。二来大少也有心在众人面前露露脸,给马凤山表现一个看看,最好把这事儿办得漂漂亮亮,让他无话可说。

既然有了这个心思,牛二柱也就没别的话说了,送走刘七,回到屋里一琢磨,这事儿还真就事不宜迟,时间长了,万一耽误了贾文丁的寿辰,你就是把礼物送到了,那也是白搭。而且马凤山那里说不定也有变数,他要是暗中做些手脚,硬逼妹妹嫁给某些达官贵人,到时候胳膊拧不过大腿,这事儿可真就难办了。

大少打定主意,早早睡下。第二天一早,也没跟别人说,自己骑了一匹快马直奔天津卫。马四爷家已是轻车熟路,不一时便到了门口。大少先进门拜见了四爷,把一应关节打通一遍,马凤山虽然心怀鬼胎,此时却表现的极为郑重,竟然放下架子和牛二柱促膝长谈,说的无非是一路保重之类的套话,牛二柱唯唯诺诺,一一答应下来。

不多时,便有马府中的管家进门,领牛二柱去交割那批贺礼,大少随那人穿廊过巷,走了好大一阵,这才看见马匹、骡子,不下二三十只,个个儿背上驮着沉甸甸的行囊。

牛二柱趁人不备,在行囊上摸了几把,心里顿时一惊,乖乖,长的是金条,圆的是大洋,一块一块的是宝石,一颗一颗的是珍珠,全是值钱的东西,估算一下不下十万之巨,马凤山为了打压黄三爷可谓是不惜血本,不过这也增加了押运贺礼的难度,有道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谁见了好东西不眼红

大少一一查看了这些行囊,为了安全起见,一一登记在册,核对了老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