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06(2 / 2)

“靠,驭兽牌可是宝物啊,竟然就这么没了,真是可惜,早知道当时就将驭兽牌交给小参报关了。”

我醒来之后总感觉哪里不太对劲,我看了看周围才恍然,那座大殿已经不见了,应该说被死绝之地彻底湮灭了,我看到我头顶有几张黑符,黑符形成一座半圆光幕将我们保护起来,而光幕外面就是三千米深海的可怕压强。

看明白周围的情况,我这才反应过来我能活下来还真的是个奇迹啊,是神竹宝幡保护了我吗

“神竹宝幡没有被湮灭,但是自顾不暇,根本无法保护你,应该是三窍玲珑心保护了你。”诸葛亮道。

这时候秦始皇走到我面前,用一种赞许的目光看着我,然后对我道:“三千邪尸大阵是徐福心血凝结的古巫之术,张笑勇破此阵,可谓毁灭徐福之精血也,巴清,从羽衣阁中取出一套紫金衣来,我要赐给张笑。”

巴清双手凭空一抓,手中便多了一件紫金色的衣袍,巴清走到我面前将衣袍递到我手里。

我摸了摸这衣袍,材质柔软之极,而且衣袍上面有灵气流转,看来绝非凡品。

只听诸葛亮笑道。“还不谢陛下隆恩。”

我回过神来,谢了恩。

诸葛亮道:“这紫金衣刀枪不入,水火不侵,防御能力极高,你穿着此衣,就算从一百多米高的楼顶跳下来也摔不死,比邦楚的黑金之体防御力都要高。快点穿上吧。”

我一听就高兴了,这就叫祸福相依,虽然我失去了驭兽牌,猴子失去了移动城堡,但是我却多了一件宝衣,这也不算命背啊。

第三百零六章看到未来下

破了三千邪尸大阵,殿堂也在湮灭中消失,三千米深海的压强从四面八方向我们压来,卢生的避水黑符已经快要撑不住了。

没得商量,我们只有继续前行,我们经过了前殿、白玉广场和中殿,如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巨大的祭坛建筑,那祭坛上面刻着三个大小篆,卢生说那三个字是“琅琊台”。

琅琊台我知道啊,我在山东修过三年铁路,琅琊台就在山东青岛,我去过青岛但是没有机会去琅琊台。

“哼,徐福竟然将琅琊台也造出来了,寡人倒要看看他搞什么鬼”秦始皇说着就像琅琊台走去。

“陛下不可冒险前往,此乃阴阳鱼眼阵,是凶险之地。”卢生急忙挡在秦始皇身前。

“你敢阻寡人”秦始皇大怒。

“卢生不敢,卢生只是希望陛下稍等片刻,待臣下将此阵破除之后,陛下在登天以显龙威。”卢生毕恭毕敬道。

秦始皇冷哼一声,拂袖而转身,不在执意前行。

“这地方也被徐福布置了阵法”我惊疑地问诸葛亮。

“站在地上你看不清楚,飞到天上你一看便知。”诸葛亮道。

我闻言祭出赤炼剑,踩着剑身潇洒的飞上了天空,我将手搭在眉眼上,远远地一看,不由惊呼一声。

这琅琊台果然另有玄机,宽广的地面上一半是白玉堆砌的玉石山,另一半是黑水形成的深潭,搭眼一看,这一黑一白像极了阴阳鱼图案,就是太极图案,而琅琊台就坐落在黑水深潭的鱼眼之中。

看到这里我不由皱了皱眉头,为什么白玉石山的鱼眼之中却空空如也,什么建筑都没有。

我踩着赤炼剑缓缓落地,就听诸葛亮道:“山抱水为阳,水抱山为阴,阴阳互济自成结界,可是阳鱼眼中有物,而阴鱼眼中无物,阴阳失衡,是为险地矣。”

难怪我没有看到表面篆刻着避水符咒的通天玉柱,原来是因为这地方有结界,按道理说结界比避水符咒稳定得多。

琅琊台台基高耸,比六层楼房还高,高台上筑有殿堂,殿堂黑瓦红柱,飞檐重叠,造型朴拙大气,古意凝重,叫人一看便知道是秦汉建筑风格。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在琅琊台或者周围山水中看到任何符咒,没有符咒,结界是怎么形成的呢

“结界其实也是阵法的一种,也需要阵势与阵眼,不过结界的阵势与阵眼十分隐秘,一般情况下是很难发现的,也就是说从外部是很难破坏掉结界的。”卢生道。

“这结界从外部很难破坏,而且易进难出,结界里面又是凶险之地,要破此阵何其难矣,不必三千邪尸大阵轻松多少。”诸葛亮叹道。

我一听这话,便将脖子一缩,千万不要叫我再去闯阵了,我可不想在那自己的性命冒险了。

诸葛亮与卢生避开众人,在一旁讨论破阵事宜,而我们则闲聊起来,只见李剑用眼神瞄了瞄秦始皇,然后对我们小声道:“你们知道琅琊台的历史吗”

我在山东呆过,我当然有所耳闻了,我便笑道,“这难不倒我,我知道咱们身后那为主曾经三次来到琅琊,一住就是几个月,最后干脆从内地迁来三万多户百姓,在琅琊修建起琅琊台,并且还在上面刻石颂德。”

“呃,二子啊,你说这些和我们面前这座琅琊台有个毛关系啊”邦楚不屑一顾道。

“你别打岔,你一天就不动脑子吗咱身后那位主为何三次去琅琊,最后还要兴师动众建造琅琊台而徐福又为何在水下阿房宫里面也建造个琅琊台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你想过吗”

我这么一说,邦楚嘿了一声,“这么说来这个琅琊台还是个关键喽。”

李剑道:“我原来听历史老师说徐福带着三千童男女就是从琅琊台出海的,这琅琊台绝对不是寻常之地。”

“你们呀都是道听途说,我前段时间看过一则新闻,上面说中科院天文学家经过实地勘测确认琅琊台就是古代天文台,琅琊时间是最准确的北京时间。而且史记中有一段关于琅琊台的记载,越往二十五年,迁都琅琊,立观台以往东海。这个观台就是古代的天文台。”小倩道。

小倩此言一出,我们都有些恍然,不过琅琊台就算是一座天文台又有什么用呢

“小倩说的不错,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多次驾临琅琊台,如果单以游玩为目的的话,是绝对说不通的,而且这两位皇帝都是千古一帝,也都立志于求长生不死药,所以这琅琊台与长生不死药也必然有所联系。”张琼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