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64(2 / 2)

神授,是来自血脉的传承。

无需口授,无需指导,会有潜藏在血脉中的道咒出现。只需念一遍就能使用,而且永远不会忘记。

这是一种怪异而又很实用的方法,其媒介是一枚玉佩,这种匪夷所思的神通,令人难以置信。难怪八索一脉,在古时为泰山北斗。

只是如今落寞的可怜,家里只剩下我一个。

我正感慨着,眼前金光一闪,一道雷霆猛然劈打在我身上。

伴随着雷霆的击打,一道道肉眼可见的青气不断注入我身。这些青气,与我念起空明咒所看到的几乎一样。虽然我分不清它属于什么性质,但毫无疑问,这些可以让我慢慢强大起来。

不同的是,这一次的雷霆比往常更加密集,一道接着一道。大量的青气不断涌入,我只看到眼前金光不断,浑身都发出咔嚓的响声。

击打声持续了很久,忽然间,我听到“嘣”的一声。说不出像什么,只感觉浑身更加结实了。

同时,虚空中有隐约的人声在念。这声音时大时小,时远时近,有些飘忽。每一声,都像玉器在互相击打。声音不断,渐渐的似有了共鸣。

无数雷霆跨越千万里而来,密密麻麻,我感觉浑身都震动个不停,又是“嘣”的一声,脑子里像是有什么东西断开了,之前被雷霆击打的沉重感消失,像要羽化升仙,浑身化作青气,那种轻松感,让我忍不住呵了出来。

与此同时,一道咒语浮现于脑海。

我下意识跟着念了出来:否极泰来,镇守乾坤灵定天地,道化自然,承天八索,万法莫逆。

咒语念出,浑身都像有什么东西在迅速流动,刹那间,一道青光贯彻天地。所有的雷霆被一消而空,阴云被彻底打散,我第一次见到了烈阳。

那是位于雷海与阴云之上,一颗巨大的火红球体。沐浴在烈阳的照耀下,心中似有万丈豪情涌现。

然而,这一切在刹那后归于虚无。阴云再次密布,雷霆再次闪耀,烈阳隐于天际。

脚下忽然一空,我浑身一颤,睁开眼,已从神授中醒来。

此时的我,依然躺在床上。

方才那真实无比的场景,依然在脑海中徘徊。脑中浮现那道咒语,我迷糊着,张嘴念了出来:否极泰来,镇守乾坤灵定天地,道化自然,承天八索,万法莫逆。

第九十三章魏家之主7

幽冥

咒语出口,浑身的血管都似有东西在游窜,全部向右手冲去。刹那间,一道淡淡的青光自手掌中浮现,我感觉右手猛地一抬。紧接着,脑袋发蒙,眼前一黑,有种脱力的恶心感。

蛟爷被青光吓昏了头,脑袋左晃右晃,突然一头钻进我的裤子。那冰冰凉的感觉,从肚子一直延伸到脚腕。

我被这感觉刺激的好受一些,勉力抬起头看,正见蛟爷急匆匆的自我裤管里爬出来,紧接着“啪嗒”一声掉床下去了。

太坑人了这次的神授实在太坑人了

只随便试一下,就弄的浑身无力,这要跟人打架时用,还不等死吗。

等我休息一会,感觉没什么大碍了,坐起来一看,床还好好的,刚才的青光一点作用也没有。

在神授中,我记得身上亮起一道贯穿天地的青光,连阴云与雷霆都被打散。这种铺天盖地,横扫八荒的威势,让我很是期待。

可实际使用时,却让我无比失望。

而且,这道咒几乎用去我所有道力,那种脱力感很是强烈,估计短时间内我是无法使用了。

心中的失落感,强烈到极点,这让我无心再继续修行。

蛟爷也不知是不是摔晕了,半天才爬上床,跑到我胸口蹭啊蹭的求安慰。我摸摸它光滑的蛇躯,抓起来放进口袋,向门外走去。

按照以往的经验,修行与神授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我肚子饿的咕咕叫,外面落日西垂,显然已经是傍晚了。

我打开房门,却诧异地发现,老道士站在道观门口看着前方的空地。他像一根木头,一动不动。

我捂着肚子,听着咕噜噜的抗议声,走到他身边问:你怎么站在这

老道士转头看了我一眼,随后又将头转过去,问:刚才我感应到你房内有道力波动,是不是修行有了进展。

说起修行,我就一脑门火:别提了,神授得了个破道咒,没作用不说,用一次就把我全身都给吸干了。

八索道咒,鬼神莫测,不存在无用之法。老道士头也不回地说:必定是你没找准法子,用错了地方。

我唉了一声,往他袖子摸去:管他用不用错,反正我觉得这次没啥用,你站这干嘛,吃饭没有。

“啪”,老道轻拍我一下,从袖子里掏出几个包子。

我讪笑着接过来,狼吞虎咽着:唔,真好吃,别说,你这袖子真管用,到现在还温着呢。

老道士完全不搭理我,一直看向前面的空地。

蛟爷从口袋里探出脑袋,顺着胳膊飞快爬上来,吵着闹着把脑袋往包子上探。我自己都没吃饱,哪舍得给它吃,就一手抓住它塞胳肢窝里,继续啊呜啊呜的吃。

蛟爷在那不断挣扎,可哪比得过我的力气。见没效果,它又一口咬在我胳膊上,一边咬着,还一边看包子。看那模样,是想把我胳膊当包子啃了。

我连吃四个大肉包,感觉肚子已经塞满,这才把最后一个掰开,喂蛟爷吃一口,我自己吃一口。

蛟爷乐的眯起眼,任我夹在胳肢窝里,一边吞肉包,一边摇着尾巴。

太阳将要完全落下了老道士忽然用感慨的语气低声念着:新的一来,不久后又要来临。

怎么有兴趣作诗了。我好奇地问。

老道士摇摇头,抬起手在四周划了一个弧线,说:百千年前,这里都属于我五行脉,弟子无数,是古往今来最繁盛的修行地之一。提起五行脉,无人不知晓,更无人敢招惹,那是风光的年代,一个盛世。

可如今老道士叹气说:这里只剩下我一人,曾经千百门人,都消散在天地间。就连我那唯一的师弟,也二十多年找不回来。

我累了老道士背起手,看向四周的大山:几十年来,第一次感到疲惫。往日的威名,只靠我一人如何铸就,如何维持。

我站在老道的旁边,从侧面看他的脸,充满了孤寂和疲惫。抛除道法,他如今已五十多岁,正是知天命的年纪,与普通的老人并无不同。

从他话语中,我仿似也能感受到那股沉重的压力。

五行脉,威名赫赫,如今却靠他一人支撑。

我忽然明白,他之前一心要劈开石兽,踏上未知的秘路寻师弟。为何他不在乎五行脉是否断了传承,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