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龙也是受益匪浅,在庞大星蕴之力的帮助下,它的修为一下子达到了飞虚境七级,比之魔祖罗睺也毫不逊色。
随着修为的大增,祖龙在东海的龙族势力也是迅速扩张,按照进度,用不了十年就能一统四海。
经过了几日,天玑印的移动效率又快了起来。
“天玑印应该不是被人得到了,谁这么无聊,天天在乾州兜圈子应该是自然的力量,地底地底莫非”灵光一闪,陆明却是想到了一个可能。
地底岩浆
大地之下,深厚的地表层之底拥有地火岩浆。
如果说天玑印在乾州地底的岩浆中,那么也可以解释七星探测器上的反常了。
虽然还没有肯定,但陆明也有了99的把握。想到天玑印十分可能在地底岩浆中,陆明顿时也苦恼了,他的体魄力量达到玄仙境一级不假,短暂的进入地底岩浆问题不大,如果时间一长,也只有殒命一途,就算体魄勉强承受的住,灵魂也吃不消啊“以自己现在的修为,在地底岩浆中待个几日应该没问题,罢了,就试试”心中一叹,陆明向乾州最近的一座火山飞去。
第210章岩浆妖灵
焜山,位于乾州西南方向边陲,因为地势缘故,焜山每一年都会喷发出几次岩浆,乃是一座活火山。
焜山不大,也就方圆百里,一片光秃秃的,山体甚至呈现暗红色。
在焜山的山巅有一个深不见底的缝隙,缝隙连接地底,常年累月的飘荡出一股灰白色浓烟,靠近了更是可以闻到刺鼻的硫磺味道。
陆明盘膝坐在焜山之巅,静静的看着手中的七星探测器,只待天玑印的位置到附近就立刻通过火山口下地底岩浆内搜索一番。
一日、两日、三日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十余日,陆明也有点急躁了起来。
看着七星探测器上的小红点渐渐的向焜山方向而来,陆明心中一震。
机会来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成败在此一举了
强压下心头的紧张,陆明纵身一跃,跳下焜山之巅的缝隙,向地底而去。
十丈、百丈、千丈、万丈
下坠了也不知道有十万丈还是百万丈,陆明感受到一股滚滚炙热的烈焰涌来,强烈的硫磺味道令人头晕目眩。
岩浆翻涌,恐怖的高温足以瞬间把百炼钢铁气化。
催动浑身后天混沌之力护持住身体,又施展出神通混沌莲台,披上琉璃袈裟,“噗通”一声坠入岩浆内。
陆明身披琉璃袈裟,足踏混沌莲台,后天混沌之力涌现浑身,神识外放,感知着天玑印。
在地底岩浆中,陆明的视感全无,神识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甚至七星探测器也不敢取出,否则立刻就要化为飞灰。
现在,陆明也只能凭运气了。
地底岩浆直通地心,也不知道有几十万丈、几百万丈还是几千万丈深,陆明游荡着,期望神识可以感知到天玑印。
想用神识感知到天玑印,必须在一丈之内,在地底岩浆中,这实在太过艰难了。
“速度对了,速度是关键。”陆明心中一动。
通过七星探测器,陆明大致上可以估算出天玑印的速度,而岩浆也是流动的,越往下,岩浆的流动越是厉害,通过这些信息,对陆明搜索天玑印帮助很大。
砰
骤然,陆明浑身一震,感觉到一股沛然大力撞击在了自己身上,令他身上一痛,好在有琉璃袈裟、混沌莲台、后天混沌之力与玄仙境一级的强悍体魄,否则这一下足以要陆明半条命。
砰
又是一股大力撞击在身上,这次陆明有了准备,不仅毫发无损,还反震了对方。
“岩浆内有生灵”
一惊之下,陆明扩散了神识,透过神识,“见”到身后不远处一条火红色的鲸鱼,不错,与大海中的鲸鱼一模一样。
火红鲸鱼乃是岩浆之灵,修为却也不高,也就通玄境六级左右,只是撞击的力量不小,但对陆明还没有多少威胁。
有了神识感知,火红鲸鱼再也无法偷袭了,它气势汹汹的一撞,陆明一个侧身就轻松闪避开。
大鲸鱼似乎和陆明卯上了,不断的撞击。
正躲避着鲸鱼的纠缠不休,忽然,陆明神识感知范围内又多了一只火红大龟、一火红巨蟹,修为也不逊色大鲸鱼多少。
“这些是岩浆之灵,在地底岩浆中生龙活虎,一旦离开了岩浆却是虚弱不堪,没有力量,不过它们的智慧很高,也许可以为我所用”陆明心中盘算着,显然又想到了雷州大苍沼泽的事情了,准备故技重施。
地底岩浆对于陆明来说是个大麻烦,但是对于这些岩浆之灵来说却是如鱼得水。
趁着大鲸鱼撞向自己的时候,陆明一个闪身,到了它侧部,手抵在它身上,位面吞噬之光乍现,顿时把它收入了体内洪荒星上。
大鲸鱼的突然消失吓了大龟与巨蟹一跳,二灵连忙逃跑,陆明在岩浆中自由受到很大限制,只勉强追上了大龟,却无力追巨蟹了。
洪荒星上,鲸鱼与大龟虚弱无力的伏在不周山脚下。
见了鸿钧道人,鲸鱼与大龟皆是一脸哀求,口中咕噜的叫个不停。
挥手两道信息打入二灵脑海中,顷刻间,它们学会了人类语言。
“仙人饶命。”
“小妖该死,冒犯了仙人,求仙人放了我。”
听着鲸鱼与大龟的乞求,鸿钧道人淡然一笑:“你们想活命却也简单,且帮贫道一个忙。”
言罢,鸿钧道人取出了开阳印,岂料,二灵见了开阳印,顿时大惊。
“你们看到过天玑印”陆明心中激动万分的询问道。
大龟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小妖见过这样的东西,但不叫天玑印,叫仙石头。”
仙石头
嘴角抽搐了下,陆明继续问出了关键:“你们在哪见过那仙石头”
这次鲸鱼却是抢着回答:“那仙石头在炎尛大王手里。”
“炎尛大王”陆明一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