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88(2 / 2)

这女人的目中,竟包含着大悲哀。仿佛经历过世事万千,看破红尘种种,虽然遭遇坎坷却依旧古井不波。这种伤痛是隐藏在很平静的外表下的,但眉目之中,始终有掩饰不住的悲伤涌出。

见这情形,凌玉反倒对张宁儿起了点兴趣,多看了她几眼,这还是凌玉第一次正眼看张宁儿。

这女子约莫二十岁左右,早已经过了出阁的年纪,每次见时,衣着总是很得体,隐然有大家出身的风范。一颦一笑一步一移自有架势,绝不象红仙儿那样没个章法。

张宁儿脸蛋小,似乎不如凌玉手掌大,云鬓遮盖下,更显得清瘦,几缕刘海搭在额前,更添少许的落寞。头上只插了一支明亮的翠玉钗子,虽不华丽,却也显出了家世。每次说话时,张宁儿总有一副淡定的表情,似乎世事沧桑,全然与她无关,而她只是乱世中的一支弱柳罢了。

象这般清雅脱俗的女子,令男人看见了,就有疼惜的念头生起来,仿佛让张宁儿受半点委屈,都是做男人的罪过。

幸好面前的两人,都不是什么正常男人。凌玉最不缺的就是美色,而顾明仁年纪大了,对美色似也没太大兴趣,所以他们对张宁儿客气倒大过了好感。

张宁儿却也不以为然,只是站在一边,再没开口。

顾明仁见凌玉对张宁儿冷淡,却伸手一指,嘴上说道:“凌少爷一直在北疆,应该听说过张宁儿小姐的大名吧。”

“呃”

凌玉支吾起来,他一妖狐,北疆也是最近才去的,真在北疆住的,那是凌实的正牌儿子。

顾明仁心里清楚,便也不追问,接着道:“张小姐乃是四朝老将张辅大帅的千金,张辅大帅的威名,凌少必是听过。”

这当然是听过,简直是如雷贯耳啊。就算在妖山中,凌玉也多次听说过这位张辅老帅的名字。

云朝中唯一的四朝老将,从云成祖平乱之战开始,张辅便南征北战,历经数百场战役,几乎未遭败绩。云朝内乱稳定后,又长期驻守北疆,虽然与蛮族战中,胜负难解,可始终守住北疆三卫,算是为大云朝保住北面疆土。

自云英宗幼帝登位后,张辅便处于半修养的状态,明面上掌控除五大名将外的另五道兵马,实际上并不掌权,纯粹是内阁用来制衡五大名将的工具。

此次天木堡之战,本来云英宗调拨的是五大名将手下兵马,但这五人却看穿此战必败,所以用言辞推脱,竭力劝英宗不要御驾亲征。

但怎奈当时朝政几乎由司礼监太监王岗把持,这老太监一怒之下,干脆调用另五道大军,并请皇帝下诏,将张辅给搬了出来。

可怜张辅四朝老帅,明明知晓此战在王岗把持下是必败无疑,但却因护驾之心,而被迫再度披甲上阵。在天木堡大战中,张辅以身殉国,却被天下人耻笑为晚节不保,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顾明仁道:“张宁儿小姐可不是一般的大家闺秀,云朝中人人皆知,张家有将门虎女,三岁便跟着父亲上战场,七岁便能出奇计击败蛮人。区区几年间,张小姐的芳名已经天下闻名,不知道多少人家上门提亲,却不得气门而入。”

凌玉呆了呆,再去看张宁儿,但从这弱女子的外表上,却丝毫看不出竟有如此的经历。三岁就能闻沙场硝烟,七岁就可以真正领兵打仗,这是何等胆魄和才华,但站在凌玉面前的,却不过是风扶弱柳般的小女子而已。

“顾先生过誉了。”

张宁儿还是荣辱不惊的样子。

“我却不是常夸人。”

顾明仁笑道,“但令尊几次写信与我,讲你的事情,所以知道令尊晚年时几次大捷都是你在背后筹谋,功劳大却不声张,很好很好。”

提到张辅,张宁儿脸色终于微变,但还是淡定下来。略有些掩饰的转身,朝着凌玉行礼道:“昨天,凌少爷几次救了宁儿性命,大恩大德无以为报,宁儿在此一并谢过。”

凌玉点点头:“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神色间,多少还有些戒备。

顾明仁怎么看不出来凌玉对张宁儿的防范之心,不过他却不屑做什么和事佬,转开话题道:“小友昨夜一战后,这东林山附近,至少有上百只信鸽起落,相比你杀死苏天命,覆灭恶鲲帮的消息,早已在清晨时传遍云朝上下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

凌玉嘟哝了句。

顾明仁对张宁儿道:“凌玉先生此战后,威名更是震动天下,恶鲲帮一夜间覆灭,这样的杀伐决断,必令山寨胆寒,一般的小毛贼,绝对不敢再轻易出手阻拦张小姐。”

张宁儿再谢凌玉:“这都是凌少爷的功劳,宁儿心中不胜感激。”

但顾明仁话锋一转:“纵然小毛贼不会出手,可大豪侠却是非出手不可的。所以张宁儿小姐此行,还是凶险叵测。”

“请顾先生明示。”

顾明仁顿了一顿,负手转身,盯着香案上的董圣塑像看了一会,又淡淡道:“大云朝正是多事之秋,小皇帝在北疆生死不明,朝中重臣们便心急火燎的请景王登基,历朝中举凡改朝换代,都会掀起不小的波浪,何况如今情形是内忧外困。张小姐身上藏有小皇帝云英宗的诏书,看似小事情,却直接关系到景王登基的伦理道德,这份诏书的重要性,简直大过了天。”

凌玉和张宁儿都站在那里默默听着,外面晨风吹拂,让依庸堂屋檐下的铁马铜铃叮叮做响,更是添了几分紧迫感。

“一份诏书,落入不同的人手中,就有不同的用途。若是交到凌少爷父亲手里,那一定是传位给景王的遗诏。若落入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