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74(2 / 2)

凌玉何其无辜也。

钱均张大的最一点点合拢,脸色逐渐郁结。一双鹰目死死勾在凌玉的脸上。

归林大捷这么轰动的事情,锦衣卫怎会不知,钱均知道的恐怕还更多一些。面前的凌玉不止是六部天官凌实家的公子,据说这个高品妖炼师曾在归林收服过整整一山的妖兽。一刀杀掉了金狼卫和上百个野狼骑。甚至还将大宗师苏起的儿子给推入死境。

如此著名人物,钱均竟不知该如何处之。

抓陆统领直说抓张家的人,若是将凌实家公子抓进锦衣卫,还不晓得会闹出多大动静,更何况妖炼师会否让人抓还是个问题。

打钱均自觉带来的上百高手足以对付张家的人,但多了一个高深莫测的凌玉,却是半点胜算也无。

放张宁儿身上有着天大的干系,是绝对不能放过的。可如今看来,凌玉分明就和张宁儿成了一路,莫非凌家也牵涉入此事了

钱均心乱如麻,竟觉着进退维谷,完全没了头绪。

正在此时,从东林山上下来一人。这个人不过二十余岁,身穿青色儒生袍子,头上一块方巾顶着发髻,极为斯文儒雅。

这人前一步还在山腰上,下一步却已经到了山门口,速度之快甚至连凌玉都觉着离谱。他见着山门外竟刀枪罗列,怔了一怔,又道:“哪位是凌玉先生”

凌玉远远一点头。

书生行了个古礼,笑道:“凌先生果然到了,在下薛中离,是东林书院的学子。”

这名字一报,下面是一片惊愕声。

“中离先生到了。”

“原来这便是中离先生,果然儒雅脱俗啊。”

凌玉还有些迷惑,他初入人族,对于儒门一事更不清楚,自然不知道薛中离是多出名的人物。

此子本是揭阳龙溪凤里人,少年有才,中秀才、举人,极年轻时便有了进士功名。正当天下人都以为薛中离将出阁入相前途无量时,他却突然放弃士子们追求的功名,反而上了东林山,拜这一任东林书院主人为师。

区区数年,薛中离便成为东林书院中最出类拔萃的弟子,撰写经传论义、惠生八问录等著作,名扬天下。

但儒生们对其敬仰有加,完全因为薛中离你可能是下任东林书院主人的候选,也就是儒门未来的掌门人,这种光环套在身上,想不红都很难。

薛中离淡淡的瞟了钱均一眼,轻笑道:“此地已是东林山门,将军何需耍刀弄枪。”

钱均的汗在额头上聚积,他用飞鱼服特殊的袖子擦去,咬牙道:“锦衣卫抓人,东林书院也无权过问。”

“不知将军要抓谁”

钱均张张嘴,刚想说出张宁儿的名字,却又转头看看凌玉,竟没敢出声。虽然锦衣卫办事,勿需看别人的脸色,但凌玉却是现今风头最劲的人物,若没有大统领的命令,钱均绝不敢造次。

第57章天下第一大儒

张家的船和凌家的船是一起到东林山渡口,又一起站在此处。张宁儿的姿态,似是跟凌玉很熟悉。究竟那桩事情,与凌玉有无牵连,钱均心中没底,也不敢妄言。

薛中离见钱均的神色,心中已经明白,他也不多问,只是一拱手,正色道:“中离奉师喻,今日东林学院开山门”

众皆哗然。

东林山是天下儒生们的圣地,但并不是谁都能上山的。世人都知。东林书院一年最多开两次山门,而且都只是为了甄选弟子。平时就算达官贵人到了,也绝无大开山门的事情发生。

可明明弟子大甄选的日子没到,怎么就要开山门了能让东林书院破格开门的,又是怎样的大人物

薛中离那句话说完,从山上便下来两行儒生,这上百人都穿青袍,头顶儒生方巾,举止儒雅有古风。

但在钱均眼里,却分明见到这两行东林学子的腰间,都垂着式样一致的长剑。

东林学院是儒教根本,这里学的可不只是酸腐文章而已。

上百学子分列两行,留出了一条上山的路径,虽然每个学子身上,都散发出淡淡的儒雅气息,可却已经将锦衣卫所带来的阴沉之气全然冲散了。

钱均手下锦衣卫,都面露惶恐,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头领,不知是该进该退。

“奉师喻,有请凌玉先生”

数百东林弟子齐声呐喊,惊起一山寒鸦。

山门口围聚的人们更是惊讶起来:“凌玉怎会请凌玉”

有人更是愤愤不平:“我们寒窗苦读多年,几次叩见都不得其门而入。这个凌玉是什么人,才来就能让东林书院大开山门”

但也有几个消息灵通的,劝周围人低声:“诸位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难道不知道这位凌玉少爷,是如今最有名的人物么”

“怎么说”

“北疆归林城大捷,便是这位少爷一手包办的。收服守银豺,刀砍金狼卫,立下的都是盖世无双的功劳啊。”

“呵”

那几个愤愤不平的书生这才明白过来,用不敢相信的目光看着凌玉。他们确实难以信服,眼前这个不过十六岁的年轻人,怎会有如此大能。

凌玉微微皱眉,这事情倒越来越好玩了。自己遇上张家的船,似乎是有人安排好的。而明明无意上的东林山,却又像是早被人料到。

这一切的背后,都像是有只手在默默推动一般。凌玉却琢磨不透,这只手的主人是谁又想干什么呢

薛中离对书生们的议论充耳不闻,对凌玉一抬手道:“凌先生,请上山。”

凌玉笑笑,没挪步子。

薛中离仿佛意识到什么,又转身对张宁儿道:“张家小姐也请上山,只是女眷不可入书院,烦请您在山腰客舍等候。”

张宁儿松了口气,脸色由白转的红润,朝薛中离和凌玉欠身道:“多谢两位。”

在东林书院一众向来眼高于顶的学子们簇拥下,凌玉慢悠悠的沿着山道,向东林山顶上那座举世瞩目的书院走去。

而山门口,被活活晾下的钱均却双目阴霾,在凌玉和张宁儿入山的时候,他始终没敢下令动手。

一个凌玉已经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