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44(2 / 2)

风晴点了点头。

叶熏儿急道:“我我不会教人呀,我怕”

风晴打断了叶熏儿的话,沉声说道:“没什么好担心的,我相信你”

叶熏儿怔了怔,旋即鼓起勇气说道:“恩,我一定会努力的”

见叶熏儿答应了,风晴扭头对小宗宝说道:“宗宝,我不在的日子里,你可一定要听熏儿姐姐的话,不许调皮,更不许偷懒”

小宗宝这会儿正好奇的盯着在天空中漂流的无尽洛河,突然听风晴对自己训话,于是连忙应道:“嗯,我不会偷懒的”

小宗宝心性未定,叶熏儿性格又太柔和了,风晴总有点不放心,于是又对叶熏儿嘱咐道:“修行不同其他,你可不能对宗宝太溺爱了,该严厉的时候就要严厉”

叶熏儿说道:“我知道了”

风晴又瞥了眼不远处的小山包,琢磨了一下,说道:“那小山包上挂着一颗青葫芦,宗宝要是想喝葫芦里的水,你别拦着他”

叶熏儿也瞧了眼远处的小山包,随后点头道:“嗯,我记住了”

将该交代的都交代清楚之后,风晴带着雷鸟匆匆离开了玄女天。

找小宗宝就花了近三个月,下一个徒弟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到,所以风晴一刻也不敢耽误,立刻开始寻找下一个徒弟了。

乘着雷鸟飞了三日,风晴在一个大宗门的山门前停了下来。

此时,山门前的山道上围满了百姓,而在山道的正中央则跪着两位十二三岁的少年,两位少年看上去颇有几分相似,很明显是一对亲兄弟。

在那对亲兄弟的面前立着一位白发白须的道人,那道人修为极高,身上虽然没有盛气凌人的威压,但风晴能看出此道人的修为绝对在渡劫散仙之上,十之是一位渡了心劫的地仙

风晴之所以在这里停了下来,倒也不完全是为了看热闹,而是因为他发现跪在道人面前的那对兄弟之中,年纪较小的那个的头上顶着一道冲天紫气

风晴暗道:“糟了,这好徒弟被人抢先一步了”

两位少年齐齐跪在道人的面前,显然有拜师之意,而那道人又很有可能是一位渡了心劫的地仙,以风晴目前的修为,想从那道人手中将徒弟抢过来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所以风晴也只好暗暗叹息。

就在这时,那道人对兄弟俩中的弟弟,也就是头顶冲天紫气的那个少年说道:“你与老道有缘,这就随老道上山去吧”

少年急道:“那我哥”

不等少年把话说完,道人便挥了挥衣袖,随后道人与那少年便一同消失在了山道之上。

见弟弟与道人一起消失了,哥哥先是愣了愣,随后咬了咬嘴唇,依旧静静的跪在那儿,一动不动

这时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叹道:“哎,真是造化弄人呀”

凑热闹的风晴走到了那人跟前,见那人一副书生打扮,并且好像知道事情的始末,于是开口问道:“这位小哥,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回事呀”

书生摇头叹了口气,随后将事情的始末对风晴说了说。

原来这一对兄弟就是这附近的山民,三月前,他们的父母被山精鬼怪害了,哥哥便想拜师学艺,为自己的父母报仇。

这对兄弟所拜的宗门名叫清风观,每隔五年才招收一次弟子,而去年刚刚招收过一次弟子了,所以这对兄弟在山门前跪了整整三个月,清风观也没有收他们俩入门。

直到今日,观中的一位老道人见兄弟俩很有诚心,便出来考验了一下兄弟俩,谁曾想报仇心切的哥哥没有被老道人挑中,而陪着哥哥来的弟弟倒是被老道人挑中了,因此,书生才有了造化弄人的感慨

道人一走,围观的百姓也渐渐散去了,不多久,山道上就只剩下跪地不起的少年和立在一旁的风晴了。

轰隆

这时空中突然响起了一道雷声,紧接着大雨便哗啦啦的落了下来

在瓢泼大雨之中,穿着单衣的少年仍纹丝不动的跪着。

看着跪在雨中的少年,风晴轻轻叹道:“十二三岁的少年就有这番恒心,真是难得呀,可惜了”

要是这哥哥跟弟弟一样,头上也有一道冲天紫气,那风晴肯定是二话不说,直接将哥哥收入门下了,只可惜哥哥头顶的气运柱上一丝一毫的紫气都没有,所以风晴不能收他为徒,毕竟风晴的鸿蒙仙宗也不是什么安全的地方,将那少年招入门中对少年来说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就在风晴准备转身离去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哥哥头顶的气运柱发生了变化,充满了白气的气运柱中开始渐渐涌入紫气了

“咦,这是怎么回事”风晴吃了一惊,旋即忖道:“哥哥与弟弟分开了,反而气运涨了,难道弟弟一直压制着哥哥的气运”

在风晴胡思乱想的时候,少年气运柱中的紫气越聚越多,最后终于变成了一道冲天紫气

风晴本就对这少年十分欣赏,此时少年头顶的气运柱又变成了一道冲天紫气,他心在再无疑虑,于是上前对少年说道:“你想报仇”

少年抬头瞧了瞧风晴,随后重重点了点头。

风晴也不废话,直接问道:“愿意拜我为师吗”

正当少年准备答话之际,清风观的山门突然打开,一个年轻道人走了下来,对跪在地上的少年说道:“快起来吧,随我上山”

一时之间,两个选择摆在了少年的面前,一个是在雨中向他伸出援手的风晴,另一个是他苦拜了三个月的清风观

第301章争徒弟

事实上,清风观山门一开,风晴就开始在心底骂娘了,他这边刚准备收徒,清风观就派人来抢人,这显然也太不厚道了,不过此处毕竟是人家的地盘,更何况少年还在人家山门前跪了三个月,于情于礼,自己都不好跟清风观相争

尽管不能明争,但风晴也不会将好苗子拱手让人,所以他对跪在地上的少年说道:“何去何从,还是你自己决定吧”

风晴这话的用意很简单,就是他风晴和清风观两方谁也不准去逼迫少年,让少年自己来选择师门

清风观的中年道士拧着眉头瞥了风晴一眼,神色有些不快。

跪在地上的少年虽然没有他弟弟的悟性那么高,但恒心和毅力还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清风观显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苗子。而清风观之所以迟迟不收这少年入门,一来是因为五年招收一次弟子的门规,二来也有考验少年的用意在里面。

可谁曾想风晴这不讲规矩的人半路杀了出来,竟在自家的山门前抢起了徒弟,清风观这才坐不住,派人来领少年上山了。

跪在地上的少年先是看了看风晴,接着又看了看清风观的中年道士,神情有些犹豫。

见少年一脸犹豫,中年道士说道:“你弟弟还在山上呢,快随我上山吧”

少年问道:“那位老道人愿意收我为徒了”

中年道士摇了摇头,说道:“你的师傅另有其人,快随我上山吧”

少年又问道:“那位老道人为何就是不愿收我为徒”

中年道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