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的光线很暗,罗文为了让孙谦桥的仔细,手里的手电筒由高向低直直的照在青铜令上,映的那青铜令好像是在展台上的一件珍惜文物一般,强光下每一个细节都一览无余,而罗文也是第一次如此专注的端详这令牌。这令牌宽十二厘米左右,长不到十七厘米,厚度大约在一厘米,整块令牌都是用青铜打造,薄厚均匀,单凭这一点就知道这东西制的极为讲究。
孙谦看后就是一惊,指着这青铜令的外边道:“你们看这个令牌的外边。古时候这种令牌基本上有两种用途,一是军队所用的手令,也称符,比如虎符。这个我只知道个大概”
罗文一摆手打断孙谦的话:“你指的是行军符,古代的军事信物,调兵遣将都靠它,任务委派都靠这种行军符来传达命令。这种行军符制成之后一分为二,君有半块,将有半块,当皇帝需要用兵之时,就遣宣旨官员携自己的半块行军符到军营,与带兵的将领的那半块相对。
如果确实是严丝合缝,那就证明此次调集兵马确实是皇帝的意思,无论是何种要求都必须无条件执行,所以向来也有只认东西不认人的说法。倘若两个半块行军符相对,并没有拼成一整块行军符,或者中间有些许瑕疵,没有完全吻合,那就说明此行军符有可能是假的,那这旨意也有可能就是伪造的。
军营将领就必须将这人关押起来,然后整军代发,遣人入京面见皇帝,并将此事拟成奏折密函呈与皇帝,禀奏皇帝,朝中有人怀了不臣之心。这块青铜令从外观上来看正是行军符的标准样式。”
孙谦附和道:“罗领队所言不虚,确实如此,从这个青铜令的长宽比例来看,的确是行军符的样式,但是罗领队,你不觉得这个青铜令很奇怪吗”
罗文点点头:“的确奇怪,一般的行军符都是分为两段,一半在将领手里作为调兵用的军令,一半在皇帝手里作为遣将的信物,而这两块合二为一的情况的确少见,我之前一直在想有没有可能是这古滇国铸造好的令牌,但是没来得及切割”
孙谦不同意的摇了摇头:“你们看这里”说着三人的目光就被孙谦吸引到两排的背面“这令牌氧化十分严重,但是还依稀能辨别这是个汉字,字体不用多讲了,是篆书。可问题在于古滇国并不使用篆书,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这明显就是汉朝的东西”
经孙谦一说,三人也确实觉得这里有古怪,可还没等三人发问,就听孙谦阴冷冷的接着说道:“这些我们先放在一边,真正更令我诧异的是,这令牌的第二种用途。”
第一百三十章令上鬼
“第二种用途”大海着急道“啥啊”
孙谦看见大海这种一脸没文化,又求知浓厚的表情,不禁又开始飘飘然,一种卖弄的心里有开始作祟,于是声音不再像之前那般谦和,而是拔了一个声调,高深莫测的说:“第二种用途要说起来也算是我国历史上最神秘莫测的,纵观五千年历史长河,可以说从源头开始就已经存在,令无数人向往,哪怕直至今日也是让人趋之若鹜,但又心怀忐忑与敬畏”
大海抬手照着孙谦脸上就是一个耳光:“你他娘给我麻利儿的”
孙谦被这突如其来的耳光完全打懵了,刚才还在云顶飘忽,此刻一下子被打落地狱,一瞬间有点无所适从,愣愣的看着大海半天才突然提高了声音嚷道:“你不就是罗领队的一个小跟班吗你有什么权利打我我年纪差不多和你父亲一样大你就不怕遭天谴吗”
大海挑着一边眉毛咬着嘴唇看着孙谦,然后忽然抬手又是一个耳光,这次大海稍微用了点力,孙谦脸上当时就落下个五指火红的指印
“你跟谁这个那个的呢你再说我爹跟你一样试试你信不信我分分钟就能把你肠子从屁股里拉出来,晾成哈尔滨风干肠喂你吃喽”大海指着孙谦鼻子大声骂道,一看是真有点生气了。
孙谦被大海这么一吼吓得当时就有点浑身发软,差点当场翻白眼吐了沫子。
“你再说一遍你想咋的”大海拧眉瞪眼的直戳孙谦的脑门。
孙谦心都跟着一颤,吓得直看罗文。
大海又是一个耳光:“我他娘的跟你说话呢你往哪看呢是耳朵聋啦还是眼睛瞎啦”
“你不能换一边打吗”孙谦真是控制不住情绪了,估计从小到大都没受过这欺负,眼瞧着就要哭出来。
三人一看,果然,孙谦左边脸都被打得肿了起来,而那颗硕大的酒糟鼻子也因为受了牵连,被刮了好几下,现在看上去好像一个要烂了橘子,此刻有点变型的厉害。
罗文看着这一切一直都没出声,因为他心里明白孙谦这个人肚子里有花花肠子,要是不一次让他服气了,以后保不齐关键时刻给你来那么一下子,到时候把这三人都算计进去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必须一开始就给他来个下马威,让他知道这三个人的厉害,起码让他知道自己该规规矩矩的。
罗文一看时机差不多了,就打个圆场,一边假模假样的骂了大海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一边又安慰了孙谦几句。可孙谦也不傻,罗文说了一溜十三招也没说要给自己讨个说法,就知道这事十有八九都可能是之前就串通好的,这黄连不咽也得咽。
让大海一顿胖揍后,孙谦倒也真的变得谦和了很多,甚至有点唯唯诺诺,每次说话之前先看一眼大海,生怕招来这活祖宗不高兴。就这么着,才慢慢把他说的第二种用途渐渐道来。
第二种用途就是道家所用,叫做令牌,也叫做令箭。但这种道家所用的令牌都是呈条状,长宽比会差很多。如果说军营中用的令牌是快板中所用的短板的话,那道家所用的令牌就是快板中所用的长板,其外形就相差甚远。
道教的令牌多为木制,其形状是顶端为弧形、下端为直线形的长条状,取的是天圆地方之意。制作令牌所选取的木头也有讲究,令牌必须是用雷击过的枣木制成,长十六厘米,宽八厘米,厚接近两厘米。
应选择黄历上的吉日,按照道教的仪轨来制造,令牌的四面雕刻二十八星宿的名号,制好后应放在锦囊中收藏。其含义借鉴了令牌在古代军事上的用途,把它作为道士在举行法事时号令鬼神听从自己命令的象征,举起令牌高呼,就表示可以召唤相应的“天兵天将”来到法坛供自己差遣;放下令牌猛拍桌面,就表示对鬼神下达命令。
据说,如果道士在法坛上召神未至,就可以猛拍令牌三下,通常被召唤的神将就得赶紧到坛听用。
“三位且看”孙谦拿着青铜令指了指上面的外边“这令牌的外侧边缘其实是细细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