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2(2 / 2)

好在,那个村民后来也并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只是盯着秦贵仁看。而秦贵仁右手被那村民扣住,左手却已经暗自握紧了绑在小腿上的短刀,异常警惕地看着那个村民。

可是,两个人谁也不先动,场面一时间竟然显得有些尴尬。很快,那个守夜的村民就赶了过来,看着秦贵仁,嘴里哇啦哇啦地讲着些什么,其他人也陆续被他吵醒。秦贵和等人一看秦贵仁被那村民扣住手腕,似乎火药味十足,也都急忙端起枪来站到秦贵仁的身后。

“别乱动你动老子就一枪崩了你”秦贵和吼道。

他这一吼,其他的几个村民也都跟着吼了起来,只是对方哇啦哇啦的,实在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

“谁也不许开枪”秦贵仁喊道,这一嗓子,声音极大,立即压过了那一片混乱的叫嚷声。

秦贵仁看了看那个抓住他手腕的村民,试探性地往回缩了缩手,那村民见此情形也放松了手劲。两个人都很警惕,一点一点地站起身来,最后,那村民送开了手。

一见那村民松手,秦贵和马上端起步枪就要射击。秦贵仁马上伸手阻拦,道:“不是都告诉你了么,不要开枪”

众士兵面面相觑,都不知道秦贵仁在想些什么,虽然那村民的确没有做出什么伤害秦贵仁的事情,但那眼神中的敌意已经表明,这些村民对他们的态度并不和善。

两伙人相对而立,秦贵仁率先走到前面,看了看刚才握住他手臂的村民,恭敬地行了个礼,然后说道:“我只是对这青铜棺感到好奇,并没有对你们村长不敬的意思,刚才如果有冒犯的地方,希望你们多多包涵。”

那六个村民听了秦贵仁的话后,彼此互相看了看,低声交流了几句,然后就又都躺在地上,看样子是准备继续睡觉。

炊事兵在一旁有些不服气,说道:“队长,我们怕他们干嘛,一群山民,就算再厉害还敌得过子弹”

秦贵仁没有理他,只是摆摆手,无力地说道:“都回去睡觉吧,我继续来守夜。”

大家似乎都不太情愿就这么不明不白地了事,犹犹豫豫地看着那几个村民,似乎有些忌讳。秦贵仁突然变得十分不耐烦,吼道:“我说了,都回去睡觉”

大家一看秦贵仁动了怒,才重新回到火堆旁边去睡觉。但是,和其他人相比,秦贵和显然更了解他大哥的秉性,他知道,秦贵仁不是遇事喜欢糊里糊涂就这么过去的人,他刚才做出那样的举动,一定有其中的道理。

于是,秦贵和悄悄走到了他大哥的身边,蹲下身来,递上去一支烟。这一走进不要紧,只看那秦贵仁此刻面如土色嘴唇发紫,整个身体似乎还有些微微颤抖,似乎是受到了某种强烈的惊吓。

秦贵和感到纳闷,在战场上,枪林弹雨从脸庞呼啸而过使,秦贵仁连眉毛都不曾皱过一下,而如今,到底是什么事情,使他这般恐惧呢

“哥,你怎么了”秦贵和关切地问道。

秦贵仁点燃了香烟,猛吸了两口,看了看自己的弟弟,一开口,却更像是在自言自语,道:“我们到底遇见了一帮什么人呀”

秦贵和一皱眉,用极小的声音问道:“那些村民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秦贵仁摇了摇头,“村民自然古怪,不过,那口青铜棺材却更邪乎。”

秦贵和没有插嘴,而是静静等待秦贵仁自己把话说下去。

过了好一会儿,秦贵仁才战战兢兢地说道:“刚才,我想去看看那青铜棺就竟有多重,可是,我还没等碰到棺材,那村民就抓住了我的手腕。就在那一瞬间,我、我好像看见,看见那青铜棺的棺盖似乎抬起了一条缝,一只、一只绿色的眼睛从里面在向外张望着什么。”

秦贵和一听这话,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旁边那个高颧骨的村民,只见那村民正带着好奇和警惕的眼神盯着他们看。他顿时感到似乎有一阵阴风从背后袭来,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想想这几天的经历也的确很神秘,他们先是无意之中发现了一个不知名的小村落,村落里除了村长以外其他人都不会说汉语,接着三天以后老村长突然暴毙身亡,接着村民们为他做了一场形式诡异仪式,第二天早晨他们就跟着这六个抬棺的村民走进这深山老林。

这些村民到底是什么人那场诡异的仪式又代表了什么六个村民抬着装有老村长尸体的青铜棺又要去往何处

秦贵和感到有太多的事情无法解释,但他现在却只能故作镇静,因为他的大哥显然已经收到了严重的惊吓,这个时候若不及时安慰,很有可能会面临精神崩溃。于是,秦贵和拍了拍大哥的后背,说道:“别瞎想了,大概是你自己眼花了,死了的人又怎么会从棺材里往外看呢。你自己也说了,是好像看见了,但事实并不一定如此呀,我看你这几天是太累了,时候也不早了,你快去早点睡觉,我来值第二个班岗。”

秦贵仁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万事小心,万事小心。”

第二天早晨,两拨人继续赶路,虽然双方都没有再提昨天晚上的事情,但是两伙人原本就很脆弱微妙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了。在此,我们闲话少叙,他们这样又走了两天,突然听见了水流的声音,六个村民指着一个方向,破天荒地对秦贵仁等人说了一句“陌共”。

“陌共这是什么意思呀”炊事兵有些疑惑。

大家想了一会儿,秦贵仁恍然大悟,说道:“他应该说的是湄公湄公河也就是澜沧江前面的水流声音应该就是澜沧江或者是其中的一条支流,我们顺着河流就可以找到回去的路了”

一听到能回家了,大家都是一片欢呼,而那六个村民却并没有理会他们,而是沿着另一条截然相反的方向走去。

在这之后,秦贵仁的部队发生过一次讨论,一部分人归心似箭,想早点回家,而秦氏二兄弟和那个炊事兵却对那六个村民的去向十分感兴趣。其中的具体细节我就不再重复,总而言之,最后秦氏兄弟和那个炊事兵选择偷偷跟踪那六个村民的脚步,看看他们到底要去哪里,而剩下的一拨人则选择沿着澜沧江找到回家的路。

就这样,这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