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九却是不知道龙昌医院里发生的事情,此时的他正盘膝坐在床上,默诵着如意心经,达到了先天之境,杨九才明白了如意心经的奇妙之处。
没有特定的行功路线,只是随着心念而吸收,直接吸纳天地间最本源的力量,没有任何限制的吸收。
脑海中默默背诵如意心经,杨九能够清晰的感受到天地间那股中正平和的力量,从全身的毛孔灌入了自己的体内,然后直接向着眉心处的一个小气漩聚集。
随着天地灵气的灌入,那气旋也开始缓缓变大,变深
呼吸呼吸
杨九的心脏以一种奇异的律动吸收着天地灵气,在这呼吸吐纳之中,天上的月亮、星星似乎都发出一条细细的光线灌入了杨九租下的那件屋子,杨九体内的真气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成长着。
也是直到此时,杨九才明白先前救了自己的性命的能量,正是如意心经的能量。那一个星期,并非没有作用,只是那灵气全在杨九不知不觉中汇聚到了眉心之处。
这如意心经,当真是佛门的无上神功
就在杨九入定之时,黑胧胧的铁犁山顶,德远和尚正躺在一棵高达的松树之上仰望着星空,突然发现了天地间那若隐若现的细细光线,不禁怔了一怔,旋即惊愕道:“这小子,这么快就领悟了如意心经”
第十一章修炼太极蕴力式
第十一章修炼太极蕴力式
漫天的金线像犹如光雨般洒向杨九,杨九体内的真气似乎蜷缩了起来。只剩下眉心处一米粒般大小的气旋在快速旋转着,将涌入体内的灵气尽数吸纳。随着灵气的涌入,气旋也在逐渐变大,杨九似乎感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莫名的变化。
那种强大的感觉充斥着他的每一寸神经,当天边的第一束曙光亮起,杨九也从入定中醒来。清晨的空气微微有些凉意,只是短短一夜时间,杨九眉心处的气旋就由米粒大小变作了黄豆般大小。
“呼”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感受着爆炸性的力量,杨九兴奋的睁开了双眼:“呃”可杨九一睁开眼睛就怔住了,因为他发现自己正坐在冰凉的地板上,旁边的窗户打开着,瑟瑟的冷风倒灌而入,怪不得感到浑身凉飕飕的。
“靠”看着床上睡的舒服万分的和尚,杨九感到一阵无语。这和尚也太牛叉了吧,就这样跑到我这里来了幸亏杨九的心态远非常人可比,不然他一定会大吼一声,然后把德远扔出屋外。
“嗯哦,你醒了哦”德远的耳朵却是很好使,一听到杨九的声音就立刻从床上爬了起来。貌似昨天晚上想来指点一下这小子的,怎么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呢,
“,大师,您怎么一大早跑到我这儿来了”杨九倒是不奇怪德远怎么找到自己的,随手拿出如意心经这种神功送人,这德远一定有着天大的神通,找个人,似乎很容易。
不过杨九倒不知道,这如意心经也算是德远的看家本领了,这世界上能够超过如意心经的秘籍也没有几本。
“哦,那个,你可能搞错了,我昨天晚上就来了,本来想要指点你一下的,没想到你小子一入定就到了现在唉,话说回来,你这床睡着还挺舒服的”德远起身,揉了揉还有些惺忪的眼睛,伸了个懒腰。
“”看着德远一本正经的样子,杨九突然发现原来正经到了一种地步,也可以算是无耻了。不过即使狠得牙痒痒,但杨九也还是没有发作,谁让他得了人家一本神功秘籍来着,拿人的手软
“小子,你怎么了,脸色不太好看啊,是不是夜里着凉了”德远瞥了眼杨九有些发青的脸色,奇怪道。
“,没事,大师,您来我这儿是干什么来了”心里暗骂了德远一顿,杨九还是决定转移话题。杨九毫不怀疑,再讨论着凉这个问题,自己一定会发飙。
德远这才想起了来这儿的目的:“哦,呵呵,小子,我找你能有什么事,还不是为了帮你提升实力”
“嗯”杨九顿时愣住了。貌似,如意心经这馅饼还是个连环的可是自己好像和这个无德和尚没有什么交情啊,怎么对自己这么好莫非这和尚有什么不良嗜好
一想起,德远半夜跑来,把自己放在了地上,自己还一无所知,杨九就感到自己脆弱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打击,整个胸口都拔凉拔凉的。
“哈哈跟我来吧”德远也不啰嗦,直接拉起杨九直接从窗户跳了出去,顺着街道一路狂奔,冲着那铁犁山而去。杨九本来还想问什么,可是一张口,那由于急速奔跑倒灌而来的风顿时把他的话憋了回去。
修炼如意心经,又达到了先天之境,杨九的速度已经到了一个恐怖的地步,但相比德远和尚,他还是有些跟不上。
“这和尚,不简单啊”杨九心底暗惊。
不过短短两分钟,杨九就跟在德远身后到了铁犁山顶。这个时候,太阳正好刚刚升起,整个松林都被蒙上了一层淡黄色的薄纱,在松林中的空地之上,几个头发花白的老翁正在一板一眼的打着太极拳。
乍一看,很普通的招式,似乎这太极拳在中国已经很流行了,人们都把它当做了没有杀伤力、用来强身健体的东西,尤其是中老年人大都练习这太极拳。
可杨九却从这几名老者的招式运转间,发现了不同。缓慢,凝重,而又轻灵,飘忽。矛盾但却奇妙的感觉从这几名老者的行动之中散发而出,似乎在树林中形成了一个怪异的场。
“这是”杨九已经愣住了,他根本无法从这几名老者身上感到能量的波动,可是却能够清晰的感受到整个树林中的那股势的存在,令他心头沉甸甸的。
“浑圆太极,圆转如意,才能够最好的发挥能量,一般人动手,能量会流失大半,而这种太极方式的蕴力,却能够最好的保存能量,不浪费一丝一毫”德远抚须笑道。
太极蕴力,就是他这次要交给杨九的东西。但能够领悟到多少,还是要靠杨九自己的悟性。所谓太极,两仪之始。所谓浑圆,武道之宗。杨九作为一个武者,对太极自然不会陌生。这种武术已经不是简单的武学,太极之道。这其中更多蕴含着道的存在。
一直以来,杨九对这种软绵绵的武学都没有什么兴趣,可看到这几名老者的太极拳,杨九才重视起来。太极的真正精髓,并非是招式,练太极的人悟的也并不是太极,而是道。太极之道,阴阳交合,刚柔并济,所谓物极必反,动极生静,静极生动便是讲究的动与静,刚与柔的关联和演化道理。一旦悟透,那么天地万物皆可变化自如。
这几名老者的太极之道虽然还没有达到浑圆天成的地步,但也已经能够外力内蕴了。外力内蕴,使浑身的气力都含而不发,这样在战斗之时,避免了能量的浪费,而外表看着平静,其实内里狂暴。一旦和对手相斗,那内敛的狂暴力量就会骤然而发,攻敌内里。
这种由内及外,含力不发的境界便是内蕴。一般人,打拳打的是招式,而只有懂武,懂道之人才会在一招一式的连贯变换之内去体悟飘渺而存的道。
“如何这太极之道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