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9(1 / 2)

的帽子”

“你然道不知道收听敌台,是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吗”

“知道是知道,可是可是大家都在听呀”

“好个大家都在听你的意思是,大家都在做的事情,明知是违法的,也可以知法犯法吗你这是在委过他人,想替自己的罪行开脱”

“不是,不是,真的不是我真的不是在接受什么秘密指令,我根本不知道那个那个台会发布什么指令啊”他嘶哑着嗓子,拳头一会儿握紧,一会儿松开,恨不得跪在地上,大喊冤枉。

他的说辞警方是否相信,不得而知,但至少他们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对他穷追不舍了。

换了两名民警进来讯问唐启明,讯问的内容也变了。

警方要他详细说明,两起凶案发生当晚他的行踪。

这个问题他已经在心中演练了好几遍了,但他还是歪着脑袋、皱着眉头,假装在回忆。

此刻,他已不像先前那么紧张,尽管内心仍然忐忑不安。

他说,第一起凶案发生当晚,吴远翔到他屋里来聊天,是八点多一点来的。大约九点钟的时候,他的女友李红来了,他们仨聊了一阵,将近十点钟的时候,吴远翔便告辞了。李红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走,两人一块儿去上班。

第二起凶案发生那晚,因为有点误会,他、李红以及另一名女士施晓佳,在他的屋里一直谈到凌晨一点多。后来他把李红和施晓佳送回她们的宿舍,三个人是一起离开的,先把施晓佳送到她宿舍,后送的李红。离开李红时已经将近两点钟了。

警方要他说明,他们三人之间是什么误会。

他面孔微微发红,盯着自己的双手说,李红对于他跟施晓佳之间的关系有点误会,要他解释,后来又找来了施晓佳,最后弄成了三人对质的局面。

他的说辞,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他很清楚,警方肯定会去核实自己的说法。但他并不耽心,因为他相信她俩会为他提供有利的证词的。

正当他浮想联翩之际,警方提了个在他看来没什么震撼力的问题-----他是否曾经有过一部自行车,或者曾经向谁借过自行车

他很爽快地答道:“没有,我没有自行车。不过我确实曾经向朋友借过自行车。”

“是什么时候的事”

“大概是去年十月份吧。”

“这位朋友的姓名和工作单位”

“她在纺织厂工作,名叫张招娣。”

就在他以为风暴即将过去之际,警方又抛出了一个令他心惊的问题。

“你那双四十二码翻毛皮鞋,现在什么地方”

他抖嗦着下巴,结结巴巴道:“我我一向是穿穿四十一码鞋,没没有四十二码鞋啊”

“提醒你一下。你最近一次领取工作鞋是去年三月份吧”警方以罕见的耐心说道,颇有点猫戏耗子的意味。

“是的”

“你当时领得是多大的鞋子”

“四十一码鞋啊。”唐启明一脸真诚地答道。

讯问人员点了点头,好像是在证实他回答的真实性。

唐启明象受到表扬的小学生一样,高兴地跟着点头,脸上绽放出笑容。

“几天之后,你又去了一趟劳保用品科,对吧”

唐启明脸上的笑容疆住了,张了张嘴,但没有发出声音。

“为什么不回答”

若干种辩辞跃入他的脑海,但每一种似乎都不攻自破。

“我我是又去了一趟”

“去干什么”

“这个去去换鞋”

“换成多少码的”

“四十二码”

“为什么要换成四十二码”

“当时,我的脚上长了个东西,肿了起来,所以所以想换双大点的”

“你当时没去厂部医院处理”

警方这么问,可不是为了表示关心,而是在寻找又一个可能揭穿他谎言的漏洞。

“没有”

“那双鞋现在什么地方”

“我扔了”

“扔了为什么”

“穿过的鞋再送给别人,不太礼貌,所以就扔了”

“什么时候扔掉的”

“脚好之后不久”

“说具体时间。”

“大概是去年六、七月份”

“扔在什么地方”

“宿舍楼外面的垃圾箱里。”

这句话回答得毫不不拖泥带水,大概是唯一的一句真话。

“你不要自以为聪明,可以轻易蒙混过关。你这么不停地撒谎,对你没有任何好处。你老实回答,到底什么时候处理的那双鞋”

“我”,他挣扎了一下,最后决定放弃,“是保卫处通知大家去提取脚印的那天晚上”

他绝望地挣扎着说出了最后那几个要命的字眼。

“起先为什么要说是去年六、七月份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