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赵无极先生,我们一条一条来确定。关于访问米国的时间,我们希望是在米国国庆庆典期间,也即6月28日到7月8日期间,这个时间,没问题吧”
“帕拉克先生真是善解人意,我正想去米国看看米国的国庆庆典盛况呢。这个安排,我没问题。”赵无极爽快地答应道。
这些内容,赵无极就是要“逼”帕拉克等人亲口说出来。
“第二项,关于演讲的地点,我们提供三个地方供赵无极先生选择,一是国会,二是哈佛大学,三是纽约市政厅。不知赵无极想在哪个地方演讲”
帕拉克这话,其实避开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谁来听演讲,帕拉克能够决定的,其实是哈佛大学,大学生们听一听来自神奇东方的一名青年的演讲,再加上此前有媒体报道,效果应该是不错的。如果在国会演讲,要说动国会议员,得由国会决定,这个,帕拉克还没那个影响力。
而他提出国会地点,是他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地点在国会,但听众却不一定是国会议员,他完全可以安排青年学生去听。
“这个啊,我选择哈佛大学吧。帕拉克先生,我是一个青年,而且又身负青年形象大使荣誉,如果让我与纽约的普通市民对话,或与国会议员对话,我还真的有点怯场。”
“尼媒,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好说话了”帕拉克有些郁闷,不过,还是接着说了第三点,“关于演出的地点,我们准备安排在肯尼迪艺术中心音乐厅,不知赵无极先生感觉如何”
“哦,很好。我记得肯尼迪音乐厅拥有2759个座位,够了,够了,就那儿吧。谢谢帕拉克先生的安排。”赵无极当即表态说道。
“天啊我说的是肯尼迪艺术中心顶楼的小音乐厅,有513个座位的那个,至于那个最大的音乐厅,天啊,演出节目安排都排到一年之后了,他们能够安排出档期吗”帕拉克此时才知道,这赵无极真不是盏省油的灯。
不过,赵无极的难缠还没完,在帕拉克同意尽力联系之后,赵无极又说道:“这次米国政府能授予我这么高的荣誉,我也不能没有表示。这是我写的一部小说,还麻烦杰克李先生帮我联系一下米国的出版商,这部小说的名字叫哈利波特,特别适合拥有西方文化背景的青少年阅读。”
赵无极说着,从随身行李中摸出一本全英文的打印稿,“先生们,请看看,我在这里写了两句阅读无极限,快乐每一天献给米利坚合众国的青少年朋友们”
除了书名和那两句话外,书稿上有赵无极漂亮的华语签名和英文签名。
第286章凤山新篇
赵无极说的是华语,但稿子上是英语,因此,赵无极一拿出来,在帕拉克和皮特两人看过封面后,立即被杰克李抢在了手上。尼媒,赵无极大师级的英语水平,以及他出众的文笔,写的小说能差得了吗
“这是第1本,此后,还有9本,共计10本,我将在一年时间内全部把它写出来。对了,杰克李先生,关于版权的事,还得麻烦您帮忙运作了,这也是华米两国人民友谊的见证嘛。”
赵无极不出手则已,一旦出手,就要占据一个制高点。
对于哈利波特,刚刚重生不久的赵无极纠结于道德的约束,后来,他终于从“平行时空”的概念找到了自己做一些事情的理由。
而且,赵无极也相信一个道理,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赵无极取得了哈利波特的版权,并不表示就断了那啥j罗琳的饭碗,因为她毕竟还没开始构思,此前算不得剽窃。而如果j罗琳真的是天才的话,她的创意也绝不止一本哈利波特,说不定因为赵无极的刺激,j罗琳会创作出远超哈利波特的作品呢。
赵无极这样分析,是有道理的。不能说某个湿淫构想出了一首好湿,其他人就不写湿了。譬如唐朝的李杜,在当时看来已经把湿给写尽了,可是,后世还是出了那么多著名的湿淫。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化艺术的“繁荣”正在于此。它不像亚马国的铁矿,如果你去开采了,我就没有了。地球上的物质资源是惟一的,有限的;而艺术创造力是超越时空的。无限的。
此后,赵无极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前后在米活动10天,如果只有这三个活动的话,显得很空落,因此。希望米国方面多安排一些活动,最好每天一次。”
“好的。赵无极先生,我们尽快与国内联系。”帕拉克真的是怕了。如果早知赵无极如此难缠,他有可能不会提出这个建议。
只是,帕拉克以及皮特等人都没想到,赵无极踏上米国的土地之后。所表现出来的风采,远不是华视春晚那么一点点,完全可以称其为“人类有史以来的天才巨星”
当然,现在的赵无极还不是。
京都,大内。赵无极与米国大使帕拉克会谈后的第三天,华夏的巨头们再次坐在一起。讨论与赵无极有关的一件事,那就是组建“华夏青年代表团”与赵无极一起去华夏访问的问题。
代表团的规模,赵无极建议以30人左右为宜,而且还要求是“各行各业的精英”。这个,让巨头们的工作量一下子增长了好多。
此前,他们的模式是,找来35岁以下的县处级官员。筛选一下政治背景等因素,剩下的就可以出国了,而且规格还可以提得更高,“华夏青年政治代表团”,尼媒,俺是搞政治的呢,是你米国商人能比得了的吗
巨头们到没觉得赵无极的建议不对,确实,如果只选官场上的人员,他们的工作要简单得多。但“各行各业的精英”,却比较麻烦。
譬如选个博士吧,谁知这个博士到了米国之后,会不会闹出神马事来,甚至要求“政治避难”华夏这些年出国访问。又不是没出过类似的闹剧。
华夏这些年来,在国际上拿得出手的人才,并没有多少。
譬如科学家,与米国同行交流什么仅有的那点看家本领即便不错,也不敢拿出去说。譬如经济学家,此时华夏有吗就是巨头们也不觉得华夏有神马经济学家,因为,华夏的经济与米国的经济完全是两码事,属于牛头不对马嘴。再譬如企业家、商人华夏依然没有
当然,也不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