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样说,有人还不理解。那么城市的出租车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不管什么人,坐了出租车后都主动交钱,甚至零钱还不让找了。这个,除了出租车司机本身属于“有钱人”需要一部分本钱外,难道与出租车行业形成了有序的管理没有关系
在后世的一些地方,由于政府对人力三轮的发展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意见,导致很多地方的人力三轮泛滥,竟然出现了单双号“限行”的情况,这种情况,对三轮车经营者来说,也是一个损失。
“呵呵,小子,你这点子还算不错。你把他整理出来,再给我吧。”赵德正同志表扬了赵无极这个官场新兵一句,而赵无极自然回到房间去整理方案去了。
看到赵无极回了自己的房间,赵德正同志却思想开了。这小子,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想法,一个司空惯见的人力三轮车现象,几乎每个城市人每个官员都知之甚深的一群进城农民,硬让他给“上纲上线”到社会治安、城市管理、政府形象的层面。
赵德正同志虽然在官场中太老好,太本份,但他并不是笨,也不是能力低。他很快就想通了赵无极说的这番话的意义。人力三轮,是必然必须存在的,所谓有需求就有供给,但这东西要占道,要流动,还涉及到经营,涉及到三轮车夫与市民之间的关系,不可避免地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类似于警方这样的部门去过问去管理,就极有可能酿成大问题。
此外,如果把人力三轮管理好了,卢江显得整洁有序了,让社会各方满意了,不但政府可能在其中获得巨大的形象利益,甚至还可以将这一项经验推广到其他行业的管理,譬如建筑工地工人的管理,菜市场临时菜贩和固定菜贩的管理,服务行业人员的管理等。
或许可以说,赵无极这个人力三轮车的管理思路,让赵德正同志提前思考到了“城市管理”这个主题。而这个问题,在前世,一直是社会矛盾的焦点,不管怎么管,管或者不管,都有人说三道四。而其中最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城市管理部门前期的不作为,才导致了后期的粗暴作为。
赵无极回到房间后,迅速躲入系统开始奋笔疾书,他要泡制的文件有两个,一个是刚才给老爸说的,关于加强人力三轮有序管理的思路;另一个则是给陈程的,名字叫远程三轮车公司经营管理制度及经营合同。
陈程曾经叫“陈远程”,上学时,他自己觉得“陈程”二字更好,便弃“远”字而不用。赵无极这样写,也符合三轮车公司的行业特点。
在给赵老爸“加强人力三轮有序管理的思路”这个文件里,除了上面提到的内容,赵无极将其细化外,特别加重了警方和政府“服务民众”的理念,这一理念,正是党的宗旨的体现,因此,“服务民众”就占在了伦理的制高点上,让政府也好警方也好,轻易放弃不得。
那么,如何“服务民众”呢赵无极在文件中特别阐明了,警方在管理人力三轮时,不能只管理只收费而不服务,管理,不能高高在上,好像是救世主一般;收费,也必须公平合理,其收取管理费的额度,应该由警方、三轮车公司、三轮车经营者三方,甚至邀请民众代表举行“听证会”。在服务民众的具体措施上,赵无极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譬如首问责任制,及时出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三轮车经营者的意见等。
第117章响亮的耳光
次日一早,写作、修炼、学习了一夜的赵无极不见一点疲倦,神清气爽地把给老爸的文件与给陈程的文件分别送给他们,然后乘车去了凤山。
当然,赵无极也没忘了冯家平的嘱托,给赵老爸留了一张便条,请他麻烦一中校长录取一个名叫冯家玉的初中毕业生进一中读高中的事情,至于冯家平是谁,赵无极自然将其说成是陈程手下的员工,很能干,对陈程的生意帮助很大。
办这种小事,赵无极可没什么“以权谋私”的心理负担。
在车上,赵无极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系统更改特别任务规则的机会,尽可能每天都获得一个“特别任务”,但赵无极想来想去,这种“特别任务”还真不是那么容易想出来的。原因就在于,如果自己想了一个所谓的任务,而系统不认定,那么就等于失去了一个机会,如果连续失去了三个机会,这一天就再也不会出现特别任务的情形。
当然,有些事情赵无极也有极大的把握让系统“认定”为特别任务,但那些任务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如果真要将其作为任务,中途就会失去其他任务,算起来有些得不偿失。
就这样,赵无极一路纠结着到达了凤山。
而刚刚到达凤山的赵无极,就遇到了上河村村长、凤山竹编合作社理事会主任刘长富。刘长富是来报告喜讯的,赵无极交给他们合作社的11种竹编工艺品,有8种已经试制成功,并已开始大量编织,另外三种也就这两天会实现产品化。
赵无极自然知道,刘长富这哪是来报告喜讯,而是来“将军”的。因为当时说好的,凡是赵无极交给他们的编织品种,其销售最终得由赵无极来负责。这些只能看不能用的东西,在凤山绝对是卖不出去的,而即便摆在凤山的农贸市场里,也未必能销售出去。
“这个东西,需要多少时间编织一个”赵无极拿起一个比较复杂的工艺品问道。严格地说,赵无极拿起的是一个竹篮,边上外缘有“福禄寿喜”四个古体汉字,底盘内还有一幅或蟠桃或仙鹤或仙翁的竹编图片,虽然不能说精美无敌,但在这个时代绝对算得上美仑美奂,显得特别新颖。
“熟练的人一天能编一个,其他的人三天两个或两天一个。”刘长富说道。
“这个,要用多少斤竹子”赵无极又问道。
“大约10斤竹子吧,另外,有些蔑片还可以作为它用。”刘长富看着赵无极说道,心头在想,不知赵干部如此问有什么意思。
“这样吧,10斤竹子的成本,我给你算1元钱的本钱,一个标准熟练手工,一天给你算4元的工钱,因此,这个竹篮可以卖到5元钱。”赵无极说道。
“赵干部,会不会太高了,你最初说的可是3块5左右呢。”刘长富虽然急于让赵无极将编织好的东西卖出去,但要说卖这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