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99(2 / 2)

让李业诩很是意外的是,今日只有房玄龄和马周两人进府来,并没其他随从人员。

“贤侄,今日我们又来叨唠你了,”房玄龄呵呵笑着先开口说道。

跟在房玄龄身后的马周则没言语,脸上带着一些不自然的笑。

“房相,马大夫,快屋里请,”李业诩看这架势,知道此案审查差不多有了结果。

几人来到书房,分主客坐下。

“李将军,你所抓获的那些吐蕃人。我们都已经审问了,确实是禄东赞派出想造谣生乱的人。我们也对早时候的那些证人证物进行了甄别核查,与这些吐蕃人的口供进行核对,发现那些证人提供的证言都是作假的,证物也是假的”马周开门见山即说道,“只是”

马周停下了话语,看了看房玄龄,房玄龄并没表示什么,马周这才接着道:“只是情报院所移交过来的几名汉人疑犯,在狱中自缢身亡了”

移交的汉人共五名,马周在第二日使人提审他们时,却发现这几人都已经自杀身亡了,这让他很是恼怒,命令严查看管的狱卒。

“啊”李业诩大吃一惊,这几人竟然有可能自杀身亡,这太不可思议了。

这几人若关在情报院的营地里,是不可能有机会自杀的,情报院二十四小时都有人监看着的。

“贤侄,这是我们没预料到的,”房玄龄甚是遗憾的表情。

“房相,马大夫,既是如此,那惟有从那几名提供假证的人身上下手查了”李业诩很不心甘

“我们都已经彻底查了,那几人只是受人指使,拿了人家钱财的普通百姓,”马周脸上有些尴尬的样子,也为自己和自己的属下被这样普通的人所蒙骗而感到惭愧,“这几人是长安附近的衣食无着落的流浪者,他们在十多天前拿着不明身份的人给他们的告发信。还有一些所谓的证物,拦住下去巡视的监察御史,将这些东西呈送给监察御史,审问他们时,什么事儿都不知道”

“哦,原来如此”李业诩听了更是失望如此一说,明知道这些人受人指使,也很难再查下去。

“贤侄,我们是没有想到这么多,不过我们会尽量查下去,”房玄龄也是一副抱歉的神情,“不过终是洗去你身上的嫌疑,还你清白,这是最主要的事儿”

“多谢房相和马大夫”房玄龄如此说,李业诩也不好责怪什么,不过他心里有一丝奇怪的想法,这中间蹊跷的事挺多的。谁能给这些流浪者这些所谓的证物,还有如何知道监察御史要下去巡查,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

看来若要彻底追究,还是要自己的人,御史台和刑部的人,终归能力差一些,与自己训练出来的情报人员比。那是差太多了。但如今已经过去多日,要追查清楚难度太大,李业诩隐隐有些明白其中的原由

“贤侄,我们已经将调查的奏报上交给陛下,相信过些日子陛下就会发而诏令,公布此次调查的结果”房玄龄看着李业诩若有所思的表情,脸上肌肉不由自主地抽了一下。

“李将军,今日我们来,就是想亲自告诉你此案的结果,告辞了”马周说着即站起了身。

“马大夫,某还有一些事想与李将军聊聊。你先行一步吧”房玄龄道。

“是那某先告辞了”马周说着即先离去。

李业诩忙吩咐管家李年送客。

李业诩也不知道房龄要和他聊什么事儿,却听房玄龄说道:“贤侄,兵制改革的事,陛下已经催促多次了,所以我们要马上将此计划完善后以交于陛下,在朝会上讨论后即施行,争取在秋收后开始征募第一批兵员”

“房相,方案我已经写得差不多了,已经多次校改,只待交给陛下和您过目,”李业诩疑惑今日房玄龄说此话的意思。

“这样就好,贤侄啊,我对军务上的事不太懂,还是要你多多费些心思”

“这是翼理当做的事”

“贤侄,我还有一事要求你”房玄龄有些吞吐地说道。

“房相有事尽管吩咐,怎么还如此客气呢”堂堂百官之首的房玄龄竟还是事要来求自己,李业诩很是吃惊。

“皇上有将高阳公主许于犬子遗爱的意思,只是遗爱玩劣成性,被他宠坏了,我也是无能为力,”房玄龄有些尴尬地说道,“我也怕公主过府后,遗爱与公主闹矛盾,因此想让遗爱到军中呆一些时日,所以想在这次募兵时候就让他到军中,我知道你部特卫军纪最严,因此想让你多多管教”

“房相客气了,房相愿把自己的儿子送入军中,此甚是让翼敬佩,”李业诩说着,想起那个多年未见没什么礼教的房遗爱,还有也很久未见,以前老是粘着自己,如今已经长成大姑娘的高阳公主。

历史还是惊人地重复着,高阳公主还是下嫁给了房遗爱,只是希望有自己这个穿越者在,不要再闹出与历史上一样的事情。

房遗爱到军中来。那是最好的事,李业诩有信心将这个被房夫人宠坏的坏小子改造过来

“如此就多谢贤侄了,我先告辞了,”房玄龄站起身,向李业诩施了礼,即出门而去

―――――――

“女儿啊,我和你说一事儿”鸨姐有些遮掩的味道。

“妈妈,什么”颜如宾还是在作画。

鸨姐看着眼带英气的一男子跃然纸上,重重地叹了口气说道,“女儿啊,妈妈还是劝你把那林公子忘记了吧”

“妈妈为何如此说你已经知道林公子在哪了”颜如宾颤抖着声音说道,言语中有惊喜,也很是急切。

“林公子身份尊贵,不是你能攀附的,”鸨姐眼光闪烁。

“比长孙公子还尊贵吗”颜如宾问道。

“正是,说来也是运气,东家听了,去打探,没想到那林公子与大东家竟然颇有交情,只是大东家虽然与他相熟,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