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37(2 / 2)

报名工作持续了三天,报名地点设在明德门外约十里处的一块空旷地上。

报名点上飘扬上三个军卫各自的军旗,特卫独特的军旗特别的引人注目。

特卫军旗是李业诩设计的,以闪电和利剑交叉的图案作为主题,这就是李业诩在后世特战队时候的战旗,喻示着特战队是一支能以闪电般给予敌人致命一击的队伍,如今的特卫也要做到如此。

闪电表示快速,利剑表示那强大的打击力,这个闪电和利剑的图案是李业诩一辈子都忘记不掉的。

特卫军旗的设计也得到了李世民的夸奖。

按兵部的要求,特卫这次募集的人员有三千名,而左右卫各只有五百名,因此特卫报名的地方人潮最密集,还有一点,因李业诩率特卫在这次征战中打的几仗是太漂亮了,在长安附近民间传得神神乎乎。因此大多报名的人都是冲着特卫的名头而来,原来最有名气的左右卫反而报名的人少了,让那些负责募兵的兵部官员和左右卫的军官很是眼红。

报名完毕,三卫各自招满名额。许多来报名的人因为体检不合格,都没被录用,只能无奈地回去,这些报名人员,朝廷例外的都发给他们回程路上的费用。

其实按李业诩的想法,如此集中的募兵方法并不太好,因交通不方便,这些想从军报国的热血青年,若兴冲冲而来,却败兴而归,是件很打击人的事。一些人可能没有盘缠路费。且天气又将变冷,那可能会心生怨恨。因此李业诩建议给这些人一定的盘缠。

依李业诩的建议,以后还是各州县先选好兵员,再集中送到长安来,经过接受军官的复检,合格的留下,那也少费些工夫。

在特卫军营里,李业诩如前面两次一样,照例翻看这些新招募的士兵名录,李恪在一旁说着话儿。

“业诩兄,你近段时间常去东宫”李业诩的房内没有其他人,李恪歪坐在一旁,似是随口说道,脸上却是有妒意。

“嗯,是去过几次,是你那父皇和母后要我去指教你那位太子大哥”李业诩没好气地说道。

这些日子李业诩也曾去过几次东宫,并没有指导李承乾什么,只是拉家常般聊一些天,无论什么都说,作为普通人的品行及行为准则,还有关于这个年纪内心想法的交流,就像后世军校里那些政治辅导员一样,用最平常的话讲那些大道理,一些在后世书本上学的,也讲了出来,把个李承乾听得津津有味,仿佛性子也改了一些。

长乐公主也曾来过几次,不过也只是坐在一旁听着,并没再要求赠字画或者做诗,也很少与李业诩说话。长乐在的时候,都让李业诩很是难受。看着那又满是忧色的大眼睛看着自己,很是无助的李业诩不觉得心里有些心疼。

这也让李业诩后来几次去都提心吊胆,生怕又碰到长乐公主在。

幸好天气凉下来后,长乐公主也没再遇上,听李恪说,她的婚期就在十月,看看日子也快了。

“你和我大哥都聊些什么”李恪继续问着。

李业诩瞧过去。却发觉李恪却是一脸凝重的神色,不由的心里一动,“恪弟,你问这些做什么”

“没什么,只是随便问问,听父皇说,太子大哥近段时间变了很多,也不在那么顽劣了,看似都是你的功劳”李恪坐直身子,再一本正经地说着,“只是你不知道,朝中已经有人说你,刻意与太子套近乎”

“哦这没什么意外的,肯定有人说,但随他们说,我只是在完成你父皇的交付的使命,若没得空闲了,我就不去,又没挂什么职”李业诩其实就就听到风言风语了。

“你为何不问我是谁在说你啊”李恪有些着急的样子。

“你知道谁在说我”李业诩来了兴趣。

“是我四弟的人,”李恪说得很认真,“四弟一直不服我大哥,而且也常在父皇面前说我大哥及我的不是”

“我明白了,”李业诩听出了李恪话里的意思。

“业诩兄,你说这皇位真的那么吸引人吗”李恪犹豫着说道。

“我这哪知道,”李业诩放下名册,出去吩咐守在门外的李成、李万等亲卫,不许任何人靠近。

把门关上,再走回来到李恪身边,“恪弟,你你还记得我几年前说过的吗”

“我一直记得,来军中这两年,已经有人嫉恨于我的,所以年后,我会向父皇请命,到封地里去,行那大都督职,”李恪小声地说着,“你放心,有我大哥在,我不会有任何想法”

“你才情比你大哥,四弟都要高,还有那个九弟,我们一向交好,你父皇又对我异常看重,我怕是对你不利,所以也就应承去指教你的太子大哥,但无论什么事儿,我都会站在你这边,”李业诩也是用很低着声音道,“记住,凡事不能强求,顺势而为就行”

“恪记住了,”李恪用力地点点头。

李业诩不再说话,继续翻看着眼前的名册,突然名册中的几个名字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再仔细看看,确实没看错,李业诩有些欣喜若狂。

李业诩看完名单,又从头再看了一遍,没再发现什么特别让人震撼的人名,在李恪一脸惊异的目光中,走出自己的营房,吩咐亲卫道,“到新募集的士兵中,把薛仁贵、裴行俭、刘仁轨、席君卖几人唤过来”

第三卷兵锋第八十七章一堆名将

李业诩的亲卫李辉带着几人去新募集士兵所住的营房中。找这几个被李业诩点名的人。

当初建造特卫军营、军器监、特情处时,依李业诩的建议,三个地方占地都是极大,总占地约八千亩,包括一些山头和小湖,而更以特卫军营最大,有三千多亩地。

特卫军中所建的营房数量众多,并按地形共建有五个区块,每个区块能容纳五千人,基本能保证二万五千人左右入住。

这次虽然新招募了三千人,加上原有的,全军也只有九千余人,军营中还有不少的营房空置着。营房虽然都是登记在册且有编号,每个营房内入住的士兵也都全部详细登记,但因场地太大,李辉等人还是费了一些时候才找到被李业诩点名的这四人。

刚被招募进来的这些士兵正自兴奋,领了各自的军服被褥及用物后,都在营房内热火朝天地聊着话儿,打探一道而居的人是哪里人氏,有何拿手的绝活,乍然间看到这些面无表情的军士们来营中找人。许多人都有些被吓住了。

被叫到名儿的这几人更是心里在打着鼓儿,不知道把他们叫去有什么事儿,特别是年龄最大的刘仁轨,有些全身冒汗的感觉。

刘仁轨也试着向这些穿特殊服装的威严军士打探情况,但却没人搭理他,这几名军士眼中那冷冷的目光让人莫明地恐惧。年龄最小的裴行俭却没有任何惧色,想着募兵时候一系列的考核都通过了,必定不会有坏事等着他们,说不定当